讀書時間
-
2018年08月06日 “人被物驅使下的當代詩歌”論壇暨莫笑愚詩集…莫笑愚是用中英雙語寫作的詩人、譯者,湖南岳陽人,《穿過那片發光的海》是她的首部個人詩集。她的寫作揭示了人在技術時代的命運,具有超越性別與日常生活經驗之外的精神的力量。詩人葉延濱說,莫笑愚的詩是一個人對物質驅使的抗拒和對自我的堅守。《穿過那片發光...
-
2018年08月06日 余秋雨新書《古典今譯》:講述尋找中國古典的…余秋雨在新作《古典今譯》中精選中國古代歷史上10篇風格迥異的古典美文,以詞美意達、文氣飽滿貫通的文字翻譯成現代散文。這其中有屈原、莊子、司馬遷、陶淵明、韓愈、柳宗元、蘇東坡等大家喜愛和熟悉的歷史上名家作品。新作《古典今譯》是余秋雨在散文創作中的一...
-
2018年08月02日 《你從梁家河走來》受讀者熱捧7月19日—7月22日在深圳舉辦的第28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程冠軍新著《你從梁家河走來》與讀者見面。該書是以長詩《你從梁家河走來》為主題的詩歌集,分為上下兩篇。
-
2018年07月30日 “在不識字的大眾里,是一向就有作家的”讀《…《群眾文化的現代化》是深刻總結了群眾文化工作經驗、全面論述群眾文化現代化的專著,在這本書中,杜染同志把群眾文化的概念、內涵、學科建設、具體工作經驗甚至操作方法等等,都做了很好的論述。內容豐富多彩,文字明白曉暢,常常給人以思想的啟發。
-
2018年07月30日 李劼:文心不是用作雕龍的“文心,不是用作雕龍的,而是文人墨客借此傾訴情愛的摯愛之心,借此抒發胸臆的悲憫之心。有我無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情無情,有愛無愛,有尊嚴無尊嚴,有悲憫無悲憫,”李劼在他的《唐詩宋詞解》中寫道,“功名如云,情如風。風,是常在的。”賞心樂事,不喜...
-
2018年07月26日 海量信息推送往往“窄化”過剩,學者提醒,高…高質量閱讀是曠日持久的修行,是充滿發現的探索奇旅,有時甚至如攻城戰役般艱難。一些經過加工的付費閱讀產品或許節省了時間成本,但難逃碎片化、扁平化、流行化的窠臼,容易讓人錯過經典中的動人風景。
-
2018年07月23日 王瀟新書《時間看得見》:支招如何精進人生的…王瀟把這本書定義為一本工具書,也是一本自由意志之書。它不僅能夠幫助讀者解決一些問題,同時還能夠引人思考生活的態度,個人生命的意義。
-
2018年07月23日 滄海種田——葉嘉瑩先生的詩詞人生在中國古典詩詞研究方面,葉嘉瑩先生成就之高是眾所皆知的。葉先生出身于書香門第,心底對古典詩詞的熱愛是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很小的時候,家里人就教她識字、辨平仄、分四聲、吟誦與作詩。《滄海波澄:我的詩詞與人生》與很多傳記不同之處在于,書中的詩詞像海...
-
2018年07月19日 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2018年春節后不久,我在上班地鐵上隨手拍下一張文藝男青年讀《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的照片。從此開啟了“地鐵上的讀書人”系列照片“朋友圈攝影展”。在四個多月時間里,我拍下百余位地鐵上的讀書人。就如豆瓣網友“臟兮兮早就”所說,“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
-
2018年07月17日 四種閱讀時間及其美育意義敘事學在區分故事時間與敘事時間的基礎上對小說文本內的時間建構進行深刻的剖析,其理論成果相當豐富,但對閱讀時間卻有所忽略。意大利小說家兼符號學家艾柯曾研究過閱讀時間,他對比了米奇·斯皮蘭的小說《一個寂寞的夜晚》和伊安·弗萊明的小說《忠誠的卡西諾》...
-
2018年07月16日 深厚的民族審美經驗,讓批評活潑成生命今年6月9日是著名戲劇大師翁偶虹先生誕辰110周年。最近,翁先生的三部文集由北京出版集團公司下屬的北京出版社與文津出版社相繼出版,其中包括《梨園鴻雪錄》《菊圃掇英錄》和《名伶歌影錄》(以下簡稱“三錄”)。
-
2018年07月16日 “文起八代之衰”葛曉音教授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潛心中國古典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已逾40年。本書是在她積累多年專業研究成果之后,為非專業讀者寫的一本文筆優美、選材精當的小書。在這本書中,她精選了韓愈、柳宗元、歐陽修、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和蘇轍八家文章,共33篇,對八位名...
-
2018年07月11日 受國際歡迎,這些書做對了什么一本圖書能夠承載些什么?它不僅是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精神價值,在于給心靈以啟迪,給精神以力量。而一本“走出去”的中國圖書呢?那便是一種鮮活的、真實的中國形象展示,直接關系到中外文化交流。
-
2018年07月09日 雷達:長篇小說具備這四條,才夠得上茅獎水準本文選自2018年4月出版的新書《深度對話茅獎作家》。這是《中華讀書報》的著名記者舒晉瑜追蹤采訪31位茅獎獲得者的訪談錄。從對首屆茅獎獲得者之一的李國文的訪談,到對第九屆茅獎獲得者格非、王蒙、金宇澄、李佩甫、蘇童等作家,包括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茅獎作家...
-
2018年07月09日 “讀屏”時代,不應忘記讀書的價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主持的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近日出爐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年滿18歲的成年人中有63%的人群一本書也沒讀過,包括紙本書和電子書。數字化的今天,該如何讀書?互聯網時代,該如何看待閱讀的價值?多元化時代,閱讀的選擇也更加...
-
2018年07月05日 《國家寶藏》:立字成書,溫潤持久近日,電視節目集結成的同名書籍《國家寶藏》,由獲得獨家授權的中信出版社出版。“我們把創作的成果立字成書,讓那些偉大的文明、燦爛的智慧,不僅可以在節目中點燃眾人沸騰的熱血,還能以一種更為溫潤持久的方式,走進千家萬戶的生活,豐富更多人的日常閱讀。”...
-
2018年07月05日 《全宋筆記》歷時十九載全十編出齊 與《全宋…宋人筆記是宋代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數量龐大。現存宋人筆記約有五百余種,內容幾乎涉及宋代社會的各個領域,具有較高的史料和文化價值。6月30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成果《全宋筆記》新書發布座談會在上海舉行,由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全宋筆記》第十編正式亮相,...
-
2018年07月02日 《閱讀·閱美》:讀書是漲知識、增智慧、得快…6月11日下午,江蘇衛視《閱讀·閱美》第二季新聞發布會拉開帷幕。發布會現場,南京圖書館館長徐小躍、南京圖書館黨委書記韓顯紅、共青團江蘇省委宣傳部部長戴路、江蘇衛視副總監兼節目中心主任王希、南京市玄武區旅游局查璐霞副處長、《閱讀·閱美》傾聽嘉賓馬薇薇...
-
2018年07月02日 中國史書的三大體裁編年體是中國古代史書最早采用的體裁,所謂編年體,就是按照時間先后的順序編排史事。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是《春秋》。《春秋》本是魯國的國史,經過孔子的修訂后,這部編年體史書被賦予了十分濃厚的政治與道德意涵,因而名列經部書籍,而被尊為《春秋經》。
-
2018年07月02日 一百多年前,西人筆下的環滬漫記19世紀后半葉開始,大量外國人涌入上海及其周邊。一些人紛紛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成冊、印刷流布,在東西洋產生過不小的影響。《環滬漫記》不僅有蜻蜓點水般的“漫記”,而且更多的是親歷親訪與調查研究。作者對上海及江南地方民俗文化的興趣與投入度,超過我們的...
-
2018年06月26日 句短情長 家風護佑 《謝謝了,我的家》新書發…《謝謝了,我的家》是2018年初中文國際頻道推出的一檔全球華人家庭文化傳承節目,以海內外54個家庭的故事串連起中華傳統家風的脈絡。人民文學出版社在全面回顧和學習新時期家風建設相關內容的基礎上,深刻意識到每一個家庭、每一種家教中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2018年06月25日 24位散文家書寫24節氣,用文字帶讀者回歸土地6月17日,由24位散文家合力編著的新書《中國書寫:二十四節氣》在上海言幾又·長寧來福士店發布,該書作者之一、散文家趙荔紅、汗漫、復旦大學教授梁永安出席了新書分享會,與讀者一同致敬中華古老文明。
-
2018年06月21日 央視紀錄片《文學與故鄉》引關注 莫言等名家…故鄉與文學,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最近因央視紀錄頻道攝制的六集紀錄片《文學與故鄉》再度引發關注。攝制組歷時兩年拍攝,深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茅獎得主賈平凹、劉震云、阿來、遲子建、畢飛宇等六位作家的故鄉,以鏡頭語言,展示作家與故鄉的錯綜復雜的關系。
-
2018年06月20日 愛上閱讀,這些書教你如何讀除了關注有哪些新書好書可讀,也越來越關注讀書的方法,以前一些比較小眾的談論閱讀技巧、研究閱讀活動的閱讀學專著,如《如何閱讀一本書》《閱讀的力量》《深閱讀》《閱讀力》等等,當下卻成為深受大眾讀者歡迎的暢銷書。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