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評論
-
2014年12月12日 文學品質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類的精神生活與物質條件緊密相關。商業消費和新媒體時代,消遣、娛樂型作品漸成當下大眾閱讀的熱門選擇。受此影響,迎合讀者閱讀趣味的寫作十分流行,網絡作家在這方面表現最為突出,同時也連帶著影響到傳統文學的創作。傳統觀念認為,作家應該自覺肩負心靈構建...
-
2014年12月11日 新媒體時代的文學黑塞曾寫過一篇《讀經典,還是讀副刊?》的文章,講的是報紙媒體時代的文學問題。他說,副刊文字時代從來不缺乏思想,卻是一個市民氣彌漫、廣泛屈從于個人主義的時代,那些匆匆而成的急就章,把名人與文化扯在一起的專訪,占據了人們大量的閱讀時光。他對副刊文學...
-
2014年12月11日 大自然文學的特點與價值20世紀后期,隨著改革開放腳步的加快,工業化、城市化和商業化使得我國自然山河受到大面積的破壞,人與自然的矛盾加劇。環境問題成為一個影響國計民生的大問題。因此,大自然文學創作也是有時代背景和大的文化土壤的。既表現自然生命的真實,揭示大自然奧秘,也呼...
-
2014年12月10日 萬建中:給予民間文學應有的發展空間80年前,鐘敬文先生在《民間文藝學的建設》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民間文藝學”的學科名稱,指出民間文藝學的學科內容,“就是關于民間文學的一般特點、起源、發展以及功能等重要方面的敘述與說明”。簡言之,民間文藝學是一門研究民間文學的學科,在現行學科目錄中...
-
2014年12月10日 李春雷:心底有深情 筆下開鮮花我們常說文學是民族精神的火炬。火炬舉在高處,走在前面,具有特殊的燭照和引領作用。的確,文學是人類高尚的精神活動,代表著社會良心,引領著社會風尚。我是一位基層作家。多年來,為了真正接地氣、打深井,曾多次深入生活,親身體驗。眾所周知,工業題材在當代...
-
2014年12月09日 曲藝創作唱身邊事,老百姓聽了還想聽2012年,我們河南省曲藝團年逾古稀的曲藝作家張九來,把他在中牟縣白沙鎮農村長期深入生活創作的河洛大鼓《龍鳳呈祥》、山東快書《群星燦爛》、小品《爭遙控》《開花印章》等20多個曲目,無償交給了省曲藝團,由省曲藝團的演員排練后,到當地農村巡回演出。適逢初...
-
2014年12月09日 關于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研究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過程中,科學地論證了文化產生的原因,說明了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反作用,揭示了人類在什么階段就有什么性質的文化,提出了共產主義的文化功能在于造就出自...
-
2014年12月08日 酒店的魔咒在《水滸傳》中,酒店與人物是一種什么關系,或者說,酒店作為事件發生的場所,對于行走江湖的好漢,對于他們命運的變化與轉折,起到了哪些作用,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且以武松為例。用《水滸傳》中話說,武松是“一個頂天立地、嚙齒戴發男子漢”,吃一分酒,有...
-
2014年12月08日 賈磊磊:只有傳統而不見當代,中國文化難以走…什么是中國?當我們提到中國這個概念的時候,頭腦中所呈現的既有故宮、天安門這樣的古代的元素,也有鳥巢、國家大劇院這樣的現代元素。實際上,在人類的認知系統和記憶系統中,傳統與現代是相互交匯的。因此,對于歷史傳統的繼承與弘揚,并不是單向的命題,而是一...
-
2014年12月05日 文學期刊“分道”怎么看上世紀90年代以來,文學期刊經歷著雙重邊緣化的考驗,一方面是文學在社會生活中的邊緣化,另一方面是隨著新媒體影響力的日益擴張,文學期刊在媒體格局中的邊緣化。相當一部分純文學期刊因此陷入陣痛期,相繼“改嫁”或“關門”,以至于世紀末出現了文學期刊紛紛停...
-
2014年12月04日 陳來:儒家能否提出一種新普世價值?前不久,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復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辦的“海上儒林——《何謂普世?誰之價值?》新書發布會暨中國當代儒家學者上海論壇”召開。會上,專家學者就《何謂普世?誰之價值?》進行了討論,更深入到該書所涉及的重大命題中,就目前極富爭論的一些思想...
-
2014年12月04日 語言,該規范就要規范如何看待網絡語言,是近些年爭論不休的話題,近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關于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中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通知》,再次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也引發了諸多不同意見。
-
2014年12月03日 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是否能并舉在當前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已經形成了兩個對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只能保護不能開發,一旦開發便會導致破壞;另一個觀點是,文化遺產項目只有在開發中才能更好地獲得保護。要解決這一難題,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什么是“產業化”。
-
2014年12月03日 高滿堂:堅持為人民立傳“要堅持以人民為創作中心,要始終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樂傾注在自己筆端。”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多次提到人民這兩個字,深刻解答了文藝為什么人的問題。發人深省。
-
2014年12月02日 用高品質電影突圍藝術失重困局近兩年,中國電影創作有兩大可喜進展:一是創作人才新人輩出,徐崢、趙薇、鄧超、路陽等一批青年導演浮出水面,成為市場生力軍;二是國產電影類型化發展路線初顯成果,形成青春片、愛情片、古裝武俠片、懸疑恐怖片、喜劇片等片種的規模市場,為中國電影可持續發展奠...
-
2014年12月02日 從曲藝廳到跑馬湯徐州琴書自1949年發展成為舞臺文化后,培養的演員就極少去唱堂會,更不用提去一個環境紛雜的餐館去演出;在演員心目中,徐州琴書已逐漸脫離田間地頭的百姓,在創腔、曲詞方面的創作趨于舞臺化。徐州琴書第十八代傳承人魏云彩是20世紀60年代成長起來的知名演員,他起...
-
2014年12月01日 尋歷史鏡鑒 存歷史正氣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11月24日,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和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在京聯合主辦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走向研討會。與會專家以歷史劇《大秦帝國》為例,總結了近年來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創作經驗,指出了當下歷史題材電視劇創作上...
-
2014年12月01日 舞劇《朱鹮》:用曾經失去叩問如何珍惜氤氳繚繞的煙雨湖邊,羽色粉紅的朱鹮款步而致,時而展翅掠過血色夕陽,時而以赤色腳掌輕打漣漪,恬靜唯美、優雅高貴……這是由上海歌舞團傾力打造的又一環保題材力作、以瀕危保護動物朱鹮為題材的原創舞劇《朱鹮》讓人醉心的詩意畫面。應日本民主音樂協會之邀請,...
-
2014年11月27日 李冰:關于報告文學的卮言散議當今,報告文學在世界各地頗為風行,不過稱法有些不同。20世紀30年代初,“報告文學”這一概念被引入中國,從此報告文學便從本土的文學和歷史傳統中不斷汲取營養,蓬勃發展起來。1931年8月“左聯”曾通過《無產階級文學運動新的情勢及我們的任務》的決議,大力號召...
-
2014年11月27日 梅蘭芳、齊如山導演藝術初探梅蘭芳作為演員在舞臺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令人盛贊不已。演員的光環卻讓人們忽略了一個問題:他是否也參與了導演工作?如果是,他又是以什么樣的方式來“跨職業”(演員——導演)的呢?這個論題可謂是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所以本文的分析探索只能從梅蘭芳和齊如山的...
-
2014年11月24日 當代電影的“中國化”作為一種抵抗而存在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發展非常快。2013年全國總票房217.69億元,同比增長27.51%。可是美國、北美市場去年的增幅才1%,歐洲還是負增長。去年我們新增銀幕5077塊,平均每天增加13.5塊。這幾乎是創造了世界奇跡。電影作為藝術和社會生活的一道亮色,源于正能量的釋放...
-
2014年11月24日 戲曲傳承首先是傳統文化的傳承日前,作為“慶祝新中國六十五華誕·同圓中國夢——福建戲劇優秀劇目進京展演”活動的組成部分,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福建省文化廳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福建省藝術研究院承辦的福建地方戲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為福建地方戲劇目創作、舞臺表演...
-
2014年11月21日 中國電影:故事里的硬實力與全球化的話語權中國電影不僅需要提升軟實力,而且需要在增強自身硬實力的同時通過故事講述呈現更為豐富、更加安全并充滿自信的國家硬實力。只有改變中國電影故事在面對國家硬實力之時表現出來的普遍的單一、被動和悲情狀況,中國電影才有可能真正體現并成為中國夢的一部分,進而...
-
2014年11月21日 梅葆玖:京劇一定要姓“京”著名表演藝術家梅葆玖12日在第七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上表示,京劇需要不斷創新,虛擬影像、立體音效、LED展示等現代科技方式和手段完全可以為京劇服務,但不能遠離京劇的本源,京劇一定姓“京”,而不能姓“歌劇”“芭蕾”等。由擔任藝術指導的第七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參...
-
2014年11月20日 禁《水滸》的那些往事清代順治年間蘇州大才子金圣嘆罹禍被殺,直接原因是作為生員的他,充當了民間意見領袖的角色,在順治駕崩后的國喪期內,組織地方士民去孔廟哭靈,抗議地方官對蘇州百姓的盤剝。用血腥手段平定江南的清朝統治者對這種有膽有識有強大動員能力的漢族讀書人,決不會手...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