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評論
-
2018年07月16日 以高峰研究促進高峰創作古今中外文藝高峰告訴我們,由文藝理論、藝術史和文藝批評等所組成的文藝研究,總是能夠為文藝創作提供智慧支持,并且為后世體驗和把握這些文藝高峰確立話語規范。今天,在筑就新時代中國文藝高峰的道路上,文藝研究更應當與文藝創作攜起手來,致力于創造“扛鼎之...
-
2018年07月16日 優秀文學是一種沉默的堅守 角逐名利將成文壇…從柳青、路遙、胡冬林等長期扎根基層的作家身上,我們看到了有責任感的作家在用自己的筆去展現時代的光芒,去用自己的文學甚至生命去探索。因此,在文藝創作中,只有真正的堅守,全身心地投入,才能收獲文學的果實。
-
2018年07月16日 好作品都是精雕細琢出來的藝術創作的方法因人而異。自古以來,雖然不乏“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一杯未盡詩已成,涌詩向天天亦驚”這樣的天才偶得、立馬可待之作,但更多青史留名的經典作品,大多都凝聚著“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
-
2018年07月11日 殘雪:一種快要消失的職業殘雪,湖南長沙人。中國新實驗文學的創始人。她從1983年開始嘗試一種中西合璧的實驗創作,逐漸開拓出一塊文學的新領地。至今為止,她已創作了七百多萬字的新實驗文學作品。種類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文學評論,哲學論文和各類讀書隨筆。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國...
-
2018年07月09日 工業影像的背后作為中國攝影家協會顧問、中國工業攝影協會主席的王玉文是全國聞名的攝影家,近四十年來,他孜孜以求地投身到攝影藝術特別是工業攝影之中,堪稱新中國工業影像的“建檔員”。不久前,王玉文的作品集《工業時代1978—2017:中國攝影家王玉文》付梓出版,這部攝影集...
-
2018年07月06日 以藝術之心 繪時代畫卷——回望改革開放四十…藝術創作的演進與時代精神的召喚,歷來是社會文化進程和藝術史發展中的一對重要范疇。二者的呼應、契合關系,也構成了表現革命歷史、社會現實題材的主題性美術創作的核心問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回望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主題性美術創作的發展脈絡,總結其社會文化屬...
-
2018年07月06日 奚美娟|一名文藝工作者的文化自覺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奚美娟近日來北京參加央視的節目制作的間隙,記者利用她短暫的休息時間,前去探望并做了訪談。近期,她正出現在央視一套的熱播劇《樓外樓》中。這部以舊中國為背景的電視劇作品,講述了封建思想與新思潮的沖擊之下一個家族企業的興衰。
-
2018年07月02日 怎樣應對古今中外文化沖擊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如何走向和諧共生,是新時代文化建設必須思考的一個重要命題。對廣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研究者來說,如何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主導,兼收并蓄、包容理解,進而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現實課題。
-
2018年07月02日 網絡時代 如何打造中國文化符號6月17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與騰訊影業等聯合承辦的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產業論壇——文創產業分論壇在上海召開,來自國內影視產業鏈各環節的知名代表人士出席論壇,圍繞上...
-
2018年07月02日 文化志愿者也是一道文化風景提到公共文化服務,地標式的硬件建設非常容易博人眼球,引人關注。而活躍在硬件設施內外的文化志愿者們,雖然默默無聞,樸實無華,其實也是一道道精彩絢麗的文化風景,給人溫馨,留人嘆賞。
-
2018年07月02日 陳建功:追隨改革開放四十年“樂天知命,寬厚處世,轉著圈兒理解別人、理解人生、理解時代,這就是北京滋味……”陳建功說的是北京人,但他說的,仿佛就是他自己。從京西煤礦的采掘工人,到北大中文系才子,再到中國作協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副主席,陳建功的寫作,甚至他在作協擔任領導的...
-
2018年06月28日 舞劇姓“舞” 理當舞起來針對文藝作品召開研討會的很多,但像國家藝術基金一樣把研討會開成“吐槽大會”的卻不多見。在近日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滾動資助項目民族舞劇《杜甫》專家研討會上,現場聽到的全都是直戳“痛點”的點評和真知灼見的“干貨”。針對當前舞劇創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
2018年06月25日 文學教育再追問 記錄最美中國當代文學文學該不該進課堂?創作能不能被講授?這些問題一度引發爭執,大家在反復追問中國的文學教育該何去何從。近日,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舉辦成立五周年紀念儀式,并啟動系列學術活動,圍繞“世界視野、人文傳統與當代中國的文學教育”主題,探索文學創作與文學教...
-
2018年06月25日 崇實、尚飾、求新的美學品格——第六屆全國青…本次參展的青年美術家,是成長于經濟全球化語境中的新一代,他們觀念開放、思維活躍、眼界寬闊。不過,在藝術觀念激蕩、創作方式多元的當下,如何處理傳統與現代、寫實與寫意、抽象與具象、跨界與邊界的關系,仍具相當難度,年輕作者們將如何應對與解決?第六屆全...
-
2018年06月21日 筑夢新時代——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創作傳播…在全球化背景下和互聯網時代,中國夢歌曲是國家形象的代表,是民族精神的載體。中國夢歌曲必須講好中國故事,才能傳之久遠。同時,我們也要發展鞏固音樂本土市場,創作出群眾喜聞樂見的音樂作品,走民族化道路,弘揚中華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這也是發揮文藝作品引...
-
2018年06月21日 讓誦讀藝術扎根于廣大民眾誦讀作為一種有聲閱讀方式,是全民閱讀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全民閱讀的有力實踐者和推動者,更是國家文化生態體系的修復者、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書香中國的建設者。在這樣的背景下,“現代誦讀藝術”呼之欲出!
-
2018年06月19日 馬派:曲線運行成大道——寫在京劇馬派藝術人…在京劇不到兩百年的歷史上,各行當名家輩出,流派紛呈,相映生輝,匯聚成絢麗多姿的梨園景觀。流派是時代和劇種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每個流派的孕育、形成,又都是大師、藝術家心血和才智的結晶。馬連良先生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既有遠大的志向,又扎扎實實,不走...
-
2018年06月13日 金宇澄:流動的《繁花》,改編成舞臺劇是它的…6月6日,作家金宇澄、藝術家向京以《流動的繁花》為題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分享會。6月21日到24日,根據小說《繁花》改編的同名舞臺劇也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院上演。
-
2018年06月12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哲學意蘊綠水青山是人們棲息的家園,具有靈性色彩,仿佛就是人們生命的背景和底色,向人露出詩意的微笑。辛棄疾云:“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白樸也曾云:“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在古代,...
-
2018年06月12日 既然是自己的文化,為什么還要親近?前天和昨天,“花滿青藤──非遺傳承在校園”系列活動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舉行,國務院參事、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著名作家馮驥才對記者說,文化遺產日是個什么日子?實際上就是我們老百姓與自己文化親近的日子。
-
2018年06月07日 “孩子的心,更需要清泉般的滋潤和撫慰”——…從《木又寸》對獨角戲的大膽嘗試,《山羊不吃天堂草》對少年成長敘事的開掘,到《鷸·蚌·魚》對肢體、傳統戲曲元素的嫻熟運用,馮俐在兒童劇創作上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藝術探索之路。她“始終像個孩子一樣熱愛嘗試新鮮事物”,喜歡把當代社會的思考、問題寄托...
-
2018年06月05日 歌唱新時代 詞鑄“真、新、深”——“聽見中…由中國音協主辦的“中國當代歌曲創作精品工程‘聽見中國聽見你’2017年度優秀歌曲推選活動”結果日前揭曉,經過四輪推選,20首優秀歌曲脫穎而出。這20首歌曲的歌詞,在內容上歌唱新時代,在藝術上追求“真、新、深”,具體的創作手法上各有各的藝術特色。
-
2018年06月05日 國戲教授周龍:戲曲藝術傳承不是簡單照葫蘆畫瓢“從唱戲來說,術業有專攻,學戲得‘專一’。”近日,著名京劇武生演員、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周龍在北京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對京劇等戲曲藝術的傳承,他說:“我不反對搞創新、搞實驗。傳統優秀文化是我們創作的源泉,我希望搞創新時,能真正對傳統有一些本質上的認...
-
2018年05月31日 文藝批評,握好一把“中國尺”——關于文藝批…在文藝領域談及風格,一般來說將之視為文藝作品的標志,是文藝作品所體現的獨特的個性特征。文藝批評作為一種特殊形態的文藝表達,也理應有這種個性特征,即所謂的文藝批評風格。
-
2018年05月31日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在生活實踐中傳承文化東方智慧一個很重要的特色,是重視直覺思維。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理性思維比直覺思維高級。人類生來有兩個方面能力,一是通過感覺感知世界,一是通過理性認識世界,兩者互補,缺一不可。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