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
-
2014年12月05日 中國古代錢幣的文化內涵淺談中國古代錢幣具有很強的文化屬性。隨著生產的發展,人類社會出現了最初的分工。當產品有了剩余,就出現了交易。《詩經》所記載的“抱布貿絲”、“握粟出卜”,就反映了早期的交易情況。有了交易,就會產生貨幣。從商代中晚期出現銅貝開始,歷經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布...
-
2014年12月04日 真金也怕火煉真金不怕火煉,是從金子本身的物理特性說的。其實,真金也有怕火煉的時候。譬如,金子做成的各種物品,一經火煉,雖不會變質,卻會失去使用價值。人才通常被比喻為真金。人才經過“火煉”,可以辨其真偽,但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不講方法、沒有節制的“火煉”,也...
-
2014年12月03日 儒家慈善文化的歷史建構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慈善事業之健康發展,需要具有中國特色的慈善理論建設提供支撐。以儒家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蘊涵著悠久而豐富的慈善思想資源,正有待于我們去加以深入發掘、系統研究,并在中西比較的視野里,開展多元對話。從本期開始,本刊選登幾篇從不同...
-
2014年12月02日 漢代士人民間慈善行為論析孔子說的“仁者愛人”,本質上是一種慈善觀念。儒家的慈善“仁愛”觀念經孔門后學,特別是孟子等人闡發,到漢朝時已逐漸被世人接受。漢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后,這一思想更為深入人心。漢代士人是儒家文化的接受者、實踐者和傳播者。原始...
-
2014年12月01日 崔鶯鶯們的唇膏唐傳奇《鶯鶯傳》里有這樣一個情節:崔鶯鶯收到張生從京城捎來的手札和物品,回信道:“捧覽來詞,撫愛過深。兒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勝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飾。”這里提到的口脂,又名唇脂、唇膏,是一件頗有意思的物什,它大致與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口...
-
2014年11月27日 酒食飯食霉變,產生酶素,催化發酵,醞釀成酒。過程很長,費時甚多,久久始成,所以叫酒。甲骨文酒,左右兩條波線,也就是后來的三點水,中間是酒壇子,尖底,上置漏斗。揣想早在造字之前,先民已經會造酒了。甲骨文酉像酒壇子之形。酒壇子是貯酒用的陶制容器。醪糟酒...
-
2014年11月24日 從萬歷三十六年的一則日記說起萬歷三十六年,袁中道放舟遠游。中道是公安三袁中最小的,大哥宗道,二哥宏道,都是晚明史中重要的文學人物。這其中,宏道的貢獻最大,中道次之,宗道殿后。但在宦海的風波里,中道卻最是不順。宏道二十五歲中進士,宗道二十七歲舉會試第一,都是在人生的華年時代...
-
2014年11月21日 “人不知不慍”略說儒家論學,有“樂學”之說。《論語·學而》首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此章論為學之道,即體現了一種“樂學”的精神。今人從學,常常感受到的是“苦”而不是“樂”。這是因為,今人為學的態度,多...
-
2014年11月20日 豈止一字之差——“禮義之邦”考辨我國被譽為文明古國、禮義之邦。然而,國人卻不知從何時起,將“禮義之邦”誤為“禮儀之邦”。并且,這一錯誤在各種媒體中觸目皆是,大有積非成是、愈演愈烈之勢。例如,中華書局近年出版某學者關于禮樂文化的專著,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說:“中華是禮儀之邦”。在...
-
2014年11月19日 唐詩的理解與誤解之《少年行》關于“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明唐汝詢《唐詩解》卷二六《七言絕句》二曰:“此羽林少年羨布衣任俠而為憤激之詞。言我始補羽林,即有漁陽之戰,自謂勛業堪記,然安知不向邊庭之苦者乃能垂身后名,是我之勤王不若也。此蓋指郭解之流,雖或捐軀,而俠烈...
-
2014年11月19日 劉備為何字玄德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后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典略曰:備本臨邑侯枝屬也。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范令。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
-
2014年11月15日 湖湘文化的源、脈、氣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體系中的區域文化之一。湖湘文化的特色與優勢是什么?學術界從不同角度曾作過概括,對深化湖湘文化的研究起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但是,我們感到還不夠鮮明和深入。如何對湖湘文化的特色與優勢做精到而全面的概括?湖湘文化確是博大精深,我們可以...
-
2014年11月15日 道家就像“太空人”被喻為“東方詩哲”的方東美先生,善用比喻,他常常以傳神的比喻將深邃、難解的哲學點化為靈動的藝術:既能準確地表達出深刻的哲學內涵,又能激發起人們對哲學的興趣。不過,由于方東美學識廣博,思維獨特,又常常天馬行空,縱橫捭闔,“言此而及彼”,亦使得其妙...
-
2014年11月15日 瀏陽楹聯的故事記得老家祠堂門口有一副對聯,雖然飽經歲月風雨的侵蝕,已經有一些褪色了,但是那厚重的內容、穩健的字體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海闊憑魚躍;秋高聽鹿鳴。”尚不識字的時候,飽讀詩書的叔祖父就教我認這副對聯,并且還要說:“這個世界就是海,孩子你就是魚!...
-
2014年11月15日 陳皇后給了司馬相如多少稿費據史書記載,歷史上第一個拿到稿費的人是漢代的司馬相如,他替失寵的陳皇后給漢武帝寫了一篇情書,調和了他們的夫妻感情,獲得百斤黃金的報酬。那么,這百斤黃金究竟是多少錢?古代文人寫文章的稿費又是怎樣計算的呢?
-
2014年11月15日 《紅樓夢》可以續嗎?早些年,老一輩紅學家俞平伯曾提出“書不能續”的斷言,原因是“凡好的文章,都有個性流露,越是好的,所表現的個性越是活潑潑的。因為如此,所以文章本難續,好的文章更難續。為什么難續呢?作者有他的個性,續書人也有他的個性,萬萬不能融洽的。不能融洽的思想...
-
2014年11月15日 從“中華母親節”說開去“全世界已有40多個國家設立了母親節,不同民族的母親節是不同文化的載體,流淌著本民族的血液。大約在20年前,隨著西方強勢文化的滲透,中國引入了美國的母親節,誤認為母親節可以是‘世界的’。但正如前‘臺北文化局局長’龍應臺所說,中國人過洋節就像是進別人...
-
2014年11月15日 在全社會大力普及國學我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并且形成了一整套治國安邦、育人處世的經典國學理論。國學不僅維系了我國歷代的社會發展,也被世界上許多國家認可和引用。尤其是近年來,一些國家紛紛成立孔子學院,十分生動地說明了國學的重要性和實用價值。
-
2014年11月15日 國學傳承首要靠教育學術本無國界,“國學”一詞的出現有其特定歷史文化背景。在西方文化進入以前,中國已經有兩千年以上的學術文化傳統,形成了自己的體系。但鴉片戰爭以后,在西方軍事、經濟和文化大舉襲來的情況下,近代中國產生了國學的觀念,它作為與西學、現代學科相區別的一個...
-
2014年11月15日 國學視野中“審美人格”的建構在當前多元文化互生的氛圍中倡導國學的勝景,賦予建構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時代性,處于精神層面的審美性人格的建構,在當下更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傳統文化中歷來重視人格修養的構建。儒家學說中有著名的“孔門十哲”之論,指孔子以顏回為首的十位弟子分別擅長德行...
-
2014年11月15日 清風萬古陶彭澤在中古詩壇上,陶淵明(365-427)毫無疑問是一位拔奇領異、開徑自行的偉大詩人。他所開創的田園詩派,歌詠鄉野風光,描繪農事勞作,表現恬靜氣韻以及農家情趣,栩栩如生,自然真率,歷唐宋以至于現代影響深巨,無人能及。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