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
-
2015年07月22日 漢代篆書的文化精神漢代的篆書,多見于碑版、碑額題字,其風格豐富多變,一碑有一碑之面目,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是跌宕不拘,爛漫多姿者,如《西狹頌》碑額篆書,方折處挺出而輕靈,圓轉處勁健而飄動,結體嚴謹活潑,呈現出恣肆雄偉的氣象。二是優美從容,圓轉流麗者,如《華山廟碑...
-
2015年07月15日 “祥云”圖案已有三千年 源于中國商周時期云紋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廣泛使用了“祥云”紋樣。特別是火炬的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云”圖案,給世界各國的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朵朵優雅的云彩,仿佛還冉冉升起在人們的心頭。
-
2015年07月07日 儒墨之爭給儒學帶來了什么?早期儒學的傳承創新既是早期儒家自身傳承的結果,又是在排拒與融合其他學說的結晶。墨子“非儒”與孟子“辟墨”是儒、墨兩家爭鳴的重頭戲,對儒、墨學派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凸顯出早期儒學的傳承與創新路徑。
-
2015年06月30日 解密《清明上河圖》玄機:隱藏作者對社會的隱憂“宋本”畫中隱藏著對現實社會中一些隱患的憂慮:他將船與橋的矛盾和橋上文武官員的矛盾交織為全卷的視覺中心,通過表現船橋險情等諸多場景,深刻揭示出當時的社會痼疾。“明清本”,更多地表現其樂融融的官民生活和繁華的商貿活動。上圖依次分別為“宋本”、“明...
-
2015年06月26日 唐寅茶畫中的茶藝思想唐伯虎一生作過不少畫,茶畫是他畫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唐伯虎的茶畫,也是明代茶畫的一絕。明代的茶藝思想,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哲學思想加深,主張契合自然,茶與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間俗飲不斷發展,茶人友愛、和諧的思想深深影響各階層民眾。
-
2015年06月19日 “書圣”王羲之成名史:歷史上曾出現三次學王…漢字書寫作為文人之必備,作為一種高尚藝術行為,發展到東晉時代,已經是諸體皆備,且呈現出明顯的社會教化功能的流向和氣質。王羲之時代的中國書壇文化可謂百花齊放、星光燦爛、人才輩出,繁花似錦。此時,若論書法技藝和成就,可以說,王羲之只是百家中的一家,...
-
2015年06月11日 蘇軾的藝術人生智慧蘇軾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產生巨人的時代,是文化最發達的時代。公元十一世紀中葉,經歷過晚唐長期的戰亂,宋王朝建立之后就致力于文化復興, 經過了將近100年的時代積累,逐漸產生了一大批文化巨人。王國維先生在《宋代之金石學》里面有一段話,“天水一朝人智之活...
-
2015年05月20日 中國古代藏書樓:千年余韻泛書香中國是世界上熱愛讀書和藏書的國家之一,延綿數千年的藏書文化是我們堪為珍視的傳統文化。據史料記載,中華大地曾有過數以千計的藏書樓,隨著歲月變遷,世事滄桑,除少數幸運兒外,現留存于世寥若晨星的藏書樓命運大都岌岌可危。
-
2015年05月14日 “語文”一詞從何而來?葉圣陶是創始人編研一體,學術立社,此則人民教育出版社作為具有出版資質的國家級課程教材研究單位堅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請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百年教科書整理與研究”終獲批準(課題批準號:10&ZD095),數百名編輯人員與國內相關高校、科研院所的...
-
2015年04月28日 “中國”一詞的來龍去脈:最早出現于東周成書講到中國,不妨與大家一起梳理一下“中國”一詞的來龍去脈。在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從字形上可以看出,一個邦國是以都城為中心而與四域的農村結合在一起的,它是以都城的存在為標志的。“中國” 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中國”一詞出現...
-
2015年03月25日 是誰創制了滿文?它的生命力緣何這樣脆弱?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之前,并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說,記載了清朝300多年歷史的重要文字之一滿文,其歷史至今也不過四百余年。然而如今,全國滿語翻譯和研究人員不足百人,在民間也僅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些滿族村屯的少數幾位老人仍能使用純正的滿語進行交流。
-
2015年03月19日 歐陽修的“大師風范”:掀北宋“三蘇旋風”北宋至和、嘉祐年間,蘇洵與他兒子蘇軾、蘇轍,離開家鄉四川眉山,乘舟東下,過三峽,出夔門,到了北宋的京師汴梁應試。時任翰林學士的歐陽修“上其所著書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爭傳之,一時學者競效蘇氏為文章。”由于這位大師級的文人推薦,三位川籍作家在開封...
-
2015年03月09日 司馬遷《史記》何以流傳?家族不乏英雄豪杰1949 年, 中共中央機關開始由西柏坡遷往北平,毛澤東主席意味深長地對大家說“這次是進京趕考”,因此,他從已經裝箱的個人藏書里,特意挑出《史記》和《資治通鑒》兩部書隨身攜帶。毛澤東主席指出:中國有兩部大書——《史記》和《資治通鑒》,都是有才氣的人在...
-
2015年03月02日 蘇東坡應為“微博之祖” 美文字數寥寥寫盡灑脫微博祖宗乃美國twitter,這個詞原是“鳥語”———“嘰嘰喳喳”之意,它的發明,宣告了一個人人都可以吐口水的時代終于誕生了。其發明者雄心壯志令人崇拜,這個想法囊括了世上所有能跟互聯網鏈接的設備。———今后若物聯網概念能坐實,可能真有“萬物互聯”的大一...
-
2015年02月15日 古代的精英移民團:士大夫山水之間尋找桃花源有人說,山水是中國士人的圣經,一點不假,中國士人對山水有一種鄉愁式的眷戀,鄉愁是自然生命里的一份人文遺產,而那份潛藏在生命底色里的山水鄉愁,才是士人精神的自由出口。老莊哲學在山水與人文之間開鑿了一條走向自由的通道,在審美領域筑就了一道精神獨立的...
-
2015年02月10日 臥龍寺與青龍寺:吳道子與李商隱中國古代歷法中的天干和地支,循環組合,周而復始,稱為六十甲子。龍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是唯一虛構的動物,牛頭或馬頭,羊須或虎須,鷹爪或鳳爪或狗爪,鹿角蛇身魚尾,可謂九不像。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呼風喚雨,隱顯自如,成了人們崇尚的靈異動物與萬獸...
-
2015年02月04日 白居易的俗和雅相傳白居易寫完詩后,會把詩讀給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嫗聽,遇到老嫗不懂的地方就改,一直改到老嫗能懂為止。這個故事頗具煽惑力,不過煽惑的不是詩人,而是讀者,因為如果都按照“老嫗能解”這4個字去要求歷代詩人,發展下去就是“勞動人民看不懂的東西就不是好東西”...
-
2015年02月02日 孟子思想的時代價值《孟子》是儒家經典,是先秦杰出散文,具有很高的思想價值和藝術成就,在歷史上曾產生過極為深刻、廣泛的影響,直至今日依然為人們所珍視。孟子思想博大精深,政治上倡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主張具仁心,施仁政;經濟上提出恢復井田制度,授田于民,輕徭...
-
2015年01月30日 “刻薄”“少恩”非商君在多數人看來,先秦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商鞅是“刻薄”“少恩”的典型。這一說法或許源于《史記·商君列傳》:“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跡其欲干孝公以帝王術,挾持浮說,非其質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將卬(昂),不師趙良之言,亦足發明商君...
-
2015年01月29日 出土文獻引《書》與《古文尚書》《古文尚書》問題是學術史上的重大課題,清代《古文尚書》辨偽的范式、方法與結論尤為后世學界推重。近年來,一些學者對《古文尚書》案提出反思和質疑,特別對其辨偽證據進行檢討和再辨證。與此同時,這些反思、辨證也受到其他一些學者的反質疑,呈現糾葛狀態。張...
-
2015年01月27日 《鄭伯克段于鄢》之“鄢”在新近出版的《易中天中華史》第一部第五卷《從春秋到戰國》第5—6頁里,作者對這個春秋編號第一大案提出了質疑。書中附有地圖并作解說。京,在今河南省滎陽市,位于新鄭西北;鄢,在今河南省鄢陵縣,位于新鄭東南。京、鄭、鄢,剛好連成一條直線。也就是說,叔段從...
-
2015年01月26日 《淮南子》與儒道兩家人性論先秦諸子經過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至秦漢時期逐漸趨于融合。《淮南子》是先秦子學到兩漢經學轉折點上的巨著,上承諸子,下啟經學,在各種問題上試圖兼容諸子百家之長,綜合而成“帝王南面之術”。其人性論是對諸子百家的繼承,而主要是儒、道兩家,兩家人性論既有...
-
2015年01月23日 《關雎》釋疑《關雎》既不是言“后妃之德也”(《毛詩序》),也不是如今流行的說法“男求女的情詩”。《關雎》為“風”之始,與“小雅”中的《鹿鳴》、“大雅”中的《文王》、“頌”詩中的《清廟》同稱為“四始”。“四始”皆為祭祀之樂也。《關雎》為春祭大典樂歌;《鹿鳴》亦為...
-
2015年01月22日 具茨山巖畫:中華文明可考的源頭中國巖畫的分布傳統上認為都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而本世紀初在河南省具茨山的發現表明,中原地區存在著規模大、分布廣、種類多的古代巖畫。這些以凹穴巖畫為主的具茨山巖畫,與巨石、祭壇、古建筑遺址等組成規模宏大的古文化遺址群。繼具茨山巖畫大量發現之后,又...
-
2015年01月21日 晚明文化與昆曲盛世“晚明文化與昆曲盛世”,是從文化史的角度來思考昆曲在晚明興盛的歷史文化環境。昆曲在中國傳統文化晚期發展階段,扮演很重要的審美品位角色,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審美精神的追求在表演藝術領域最精致的表現。昆曲的興衰,見證了這四百年來中國文化由盛轉衰,又重新...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