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評論
-
2020年05月16日 華君武的漫畫路 新中國的“華家樣”漫畫,作為老少咸宜的一種藝術形式一直深受普通老百姓的喜愛。了解中國漫畫史的人都知道,在新中國漫畫史上,若推出一位領軍人物、當之無愧的漫畫大師,非華君武莫屬。中國戲曲學院的王九成教授是著名的漫畫家,也是研究華君武漫畫的學者。4月17日,王教授走進疫情...
-
2020年05月12日 當代文學的思想性問題 ——漫談近年來小說創…很高興請來了四位當代重要的文藝批評家和學者,共同來聊聊當代的文藝狀況。話題沒有太做限定,與其說是一個題目,還不如說是一個思想碰撞的平臺。今天的議題雖然說是當代文學的思想性問題,卻不會局限于一般意義上的文學,也包括電影、電視劇,還有那些一般意義上...
-
2020年05月09日 詩上莊:以詩教提振人心“詩上莊”,這個隸屬于河北省興隆縣安子嶺鄉的小山村,隱藏在八百里燕山深處的小褶皺里。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窮山溝里,先后走出了4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和11位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并有眾多的村民喜歡讀詩、寫詩。近些年來,詩上莊注重以詩教提振人心,以詩興村、...
-
2020年05月05日 一個時代的形影——回望新文化運動百年《新文化運動史料叢編》,不過是浩瀚資料的一部分,但說是新文化運動的一個縮影也未嘗不對。新文化運動,開啟了中華文明的新路,至今依然影響著國人的心理。我們的工作,乃是對百年前之思想進行一次回望。過程中,竟發現領域之廣與思想之豐,都非教科書描述那么簡約。
-
2020年05月05日 文學中的勞動者與青年形象關于勞動和勞動者概念的討論非常精彩,如果我們回到文學的范疇,勞動可能會具有更為具體的層次,比如勞動作為一種評價標準,作為一種生存權利,甚至可能具有某種神圣性。我記得在趙樹理的《登記》和張愛玲的《秧歌》中,有關于兩名適齡青年登記結婚場景的描寫,在...
-
2020年05月05日 他締造了一個時代——悼劉德海自居為“爬坡人”的劉德海,從不記掛世間給予他的盛大功名,一生行來,愛不釋手是琵琶,魂牽夢縈是琵琶,喜樂是琵琶,愁悶還是琵琶。恰似他曲中的那匹白馬,見過了繁盛,經歷了風雪,不辭辛苦,踽踽獨行,駝著的是與這個木頭伙伴七十載的深重情意,留下的是世人可...
-
2020年04月28日 劉慶邦:書寫疼痛,超越疼痛“我不喜歡輕飄飄的東西。我們的歷史是沉重的,現實是沉重的,作家的心也是沉重的。一個誠實的勞動者不知不覺就寫出了沉重的東西,這沒辦法。”劉慶邦說,作家寫小說,從來都不是堅強的表現,而是脆弱的表現;從來都不是喜悅的表現,而是痛心的表現。作家容易看到...
-
2020年04月28日 梁鴻講述新作《四象》: 在這個泛寫作的時代…“梁莊”系列是梁鴻以自己的故鄉“梁莊”為敘事中心展開的一系列作品,現已出版《中國在梁莊》《出梁莊記》兩部非虛構作品和《神圣家族》《梁光正的光》兩部虛構作品,今年出版的《四象》是“梁莊”系列的最新一部長篇小說。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之際,梁鴻做客十...
-
2020年04月26日 創造最新最美的戲劇藝術(高峰之路) ——談…構建“中國演劇體系”,就是要在世界戲劇之林,樹立特色鮮明的中國形象體系。這個體系無愧于古老中華文明,又具有充分現代性,在現實中國和未來世界都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
2020年04月22日 好將一點紅爐雪 散作人間照夜燈 ——葉嘉瑩先…葉嘉瑩先生說: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詩詞傳給下一代人。“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葉先生是用整個生命去傳承和傳播古典詩詞,同時她非常關心古典詩詞的普及工作。最近,葉先生和她的弟子南開大學的張靜老師,由《中國詩詞大會》緣起,談到了中國...
-
2020年04月15日 為什么面對屏幕,我們更容易做出錯誤的選擇?全民戰疫而不得不宅在家中的這些天,很多人簡直是終日與手機、電腦、Kindle、電視等多個屏幕相對、互動。面對屏幕,我們擁有更多信息和更多選擇,同時也能以驚人的速度對這些信息與選擇做出反應。行為經濟學領域的領軍者什洛莫·貝納茨卻在《屏幕上的聰明決策》一...
-
2020年04月15日 錢鍾書誕辰110周年 汪榮祖談如何書寫錢先生心…恰逢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汪榮祖所著《槐聚心史:錢鍾書的自我及其微世界》近日由中華書局出版。這本書最早于2014年在臺灣面世,此次大陸引進,在這特殊的年份以饗錢先生的研究者和崇敬者。
-
2020年04月11日 對話| 有必要聊聊“疫情時期的藝術”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管理系日前舉辦了以“疫情時期的藝術”為主題的網絡學術論壇,通過學界和業界的對話,共同分析和展望疫情背景下藝術發展的前景。論壇由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管理系主任楊紅主持,藝術相關行業從業者、相關專業碩博研究生等近3000人次參與線上論壇。
-
2020年04月11日 文壇“勞模”賈平凹的春天故事近段時間,整個文壇都翹首以待,想一睹那本豪華陣容的戰“疫”專刊——《共同戰“疫”》的“芳容”。而這本專刊的策劃者、主編就是文壇“勞模”賈平凹。疫情之下,賈平凹向國內的作家約稿,籌備戰“疫”專刊。他振臂一呼,全國作家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茅盾文學...
-
2020年04月11日 用文學視界守望故鄉 ——訪作家秦嶺作家楊顯惠曾在《文藝爭鳴》撰文:“秦嶺是明智的,他的雙眼不會輕易被蒙蔽,歷史的鏡子,永遠被他牢牢地攥在手里,他是一位懂小說的中國作家。”秦嶺是誰呢?那么,請隨著記者的筆觸來了解這個生長于隴原大地,成長在渤海之濱的作家……
-
2020年04月03日 清明節多項民俗活動與山東有緣風箏,古時稱“鳶”,當時為木材所造,發明者為墨子。墨子為滕國(今山東滕州)人,古代思想家、科學家。《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墨子的學生、魯國工匠魯班在墨子設計的基礎上,又進行創新和發展。
-
2020年03月28日 秦嶺:用多重視角洞悉和書寫脫貧攻堅中國作協于去年9月組織了“脫貧攻堅題材報告文學創作工程”,遴選25位小說家、報告文學作家和詩人奔赴全國20多個省區市的扶貧點進行采訪創作。其中,作家秦嶺選擇前往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進行采訪。
-
2020年03月25日 騰訊研究院產業觀察:未來短視頻什么樣?在物聯網理念的推動下,傳感器數據的收集和可視化開始普及,短視頻內容不再局限于傳統信源,技術的進步將集成萬物數據,短視頻作為最受歡迎的可視化呈現方式,將借助各種傳感器,探測和集成各種物質的網絡數據,幫助人們感知世界。 而運用5G和AI技術,高清慢直播...
-
2020年03月22日 劉慶邦: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現場關于教育的話題,我在別的短篇小說和中篇小說里,曾零零星星涉及過。以一部長篇的篇幅,來集中地寫教育,在我還是第一次。我們每個人都是家長,或者說都跟家長有關系。同時,我們每個人都身在教育之中,一輩子都離不開教育。在教育方面,我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議。只...
-
2020年03月22日 住在名畫里的春天春天是什么樣的呢?春天是色彩斑斕的,是勃勃生機的,也是充滿詩情畫意的。而今年這個春天,注定與眾不同。因為疫情肆虐,明媚春光暫時蒙上了一層陰霾,全國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譜寫著別樣的春天故事。宅家也能賞春,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光,去感悟那些“住在名...
-
2020年03月18日 當代舞臺上的醫護形象:抒寫崇高 致敬天使2020年春天,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的視線聚焦到醫護人員的身上,“最美逆行者”的背影讓我們每個人都覺得原來天使在人間,最極致的外部環境給了我們重新認識醫護人員、理解醫護人員的機會,他們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新時代“最可...
-
2020年03月17日 讓職工文化在疫情防控中發揮應有作用職工文化為疫情防控注入了強大正能量。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生動講述抗疫一線職工的感人事跡,激發職工的奉獻和敬業精神,以健康文明、昂揚向上的職工文化助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和工會改革。
-
2020年03月15日 “防疫”主題宣傳畫的正能量這一系列宣傳畫在內容上,普及防疫知識,宣傳政策措施,表現感人事跡,反映防控重點,鼓舞信心斗志,具有突出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在形式上,融會了不同畫種和平面設計的表現手法,風格明快,通俗易懂,富有感召力和感染力;在信息視覺化、圖像化的網絡時代,發揮了...
-
2020年03月15日 或許,我們低估了詩歌的力量阿萊士·施蒂格的創作成就,得到了當代德國著名詩人格林拜恩的好評,詩集《從傷口另一端》就附有這位德國詩人的評論文章,他贊譽道:“那個歐洲的青年,是被一種奇特的全球化孤獨塑造的新物種的典范……年輕歲月里的阿萊士·施蒂格已經用數種新范式豐富和壯大了我...
-
2020年03月07日 語言蘊含情感——積極的話語同樣是一劑良藥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新媒體平臺的碎片化內容、裂變式傳播和即時性互動,給輿情傳播帶來了新的影響。我們有必要分析新媒體話語的應對策略,增強信心,溫暖人心,萬眾一心抗擊疫情。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