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評論
-
2018年03月21日 學術性是文學評論的硬指標衡量文學評論的標準多種多樣,但“學術”及“學術性”,是更純粹、更嚴苛、更高深的一種。面對文學評論界存在的種種問題與流弊,特別需要重提文學評論的學術性問題,強化評論家的學術意識,提升文學評論的學術性,使文學評論真正回歸學術屬性。
-
2018年03月19日 將史詩實踐轉化為史詩作品我們期待和呼喚史詩性文學作品出現。這在根本上是由于,我們正身處一個史詩般的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今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2018年03月15日 泱泱中華 文明博大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生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生產中積淀形成的精神財富,是凝聚民族認同的“共同記憶”,也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根脈和靈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
-
2018年03月15日 戲曲藝術如何更好地融入新時代中國古代戲曲與古希臘戲劇、印度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劇”。中國戲曲以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屹立于世界民族藝術之林,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發展,傳統戲曲藝術面臨著失傳與萎縮,保護、弘揚與傳承迫在眉睫。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大...
-
2018年03月13日 范迪安:鑄就文藝高峰 凝聚精神力量習近平文藝思想以總結中國文藝光輝成就和比照世界文藝發展經驗的宏闊眼光,精辟地指出“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生產出無愧于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
-
2018年03月09日 吳文科委員:新時代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戰略判斷,不僅給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各個方面的工作,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而且給包括文藝工作在內的整個文化建設事...
-
2018年03月08日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馬頭洗選廠舉辦首季“工會大…3月6日,河北冀中能源峰峰集團馬頭洗選廠職工會堂內座無虛席,廠工會舉辦的2018年首季工會工作大講堂正在進行,工會辦公室人員通過課件與音頻播放的形式對新時代下工會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任務,集團公司工會2018年工作報告內容和廠工會自身工作,五大主題實踐活...
-
2018年03月08日 梁東詩詞近作選刊—— 附孔汝煌《2010-2017…葉朗說,意境是以鮮活的圖景反映宇宙生命形而上的道(氣)。宗白華所說的更有操作性:文藝作品是一面鏡子,映照人生,反映文化精神,而自身則是一個自足的審美的宇宙。梁東先生的詩詞作品給人的最初感受是光華絢爛,靈動多姿,這便是意象世界呈現的鮮活圖景之美;又...
-
2018年03月05日 倡導推行新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美育禮樂文明是中華文明濃重的文化底色,沒有禮樂教化就沒有先秦大周的和諧萬邦與華夏禮樂文明。其中“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禮記·文王世子》),禮樂是培養胄子,培養國家統治人才的教育核心內容。“樂由中出,禮自外作”(《...
-
2018年03月01日 中國舞劇發展格局的新想象相對于中國戲曲、中國民族歌劇的發展而言,中國舞劇的繁榮與發展是自然而然的。所謂“自然而然”,是無需刻意的扶持或精心的照料,我們的舞劇創作就如“雨后春筍節節高”,就如“陽坡秋菊漫漫香”……
-
2018年02月28日 《經典詠流傳》:讓古典詩詞乘著歌聲的翅膀飛翔《經典詠流傳》將中華優秀的詩詞文化與電視媒介豐富多樣的傳播手段有機結合,兼顧內容上的意境悠遠和形式上的通俗易懂,把文學經典喚醒、擦亮,讓古典詩詞乘著歌聲的翅膀盡情飛翔,以現代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2018年02月28日 惡搞經典必須休矣那些惡搞《黃河大合唱》視頻,之所以引起反感、令人尷尬,在于編演者對戲仿手段但得一知半解而誤入野狐外道,以為只要顛覆崇高就能取悅眾人,只要丑化英雄就能令人歡笑。殊不知,它們實在選錯了對象——《黃河大合唱》的崇高是真崇高,其歌詠的英雄乃是真英雄,因...
-
2018年02月28日 大眾文藝要“有趣” 不要“有趣至上”當人們被手機、網絡以及背后涌動的數據流包圍時,我們正充分暴露在一種叫作“有趣”的空氣中。如何審視和評判它的任務卻就此擱置,無從展開。對大眾文化來說,這個問題卻是必須面對和回答的。
-
2018年02月27日 打工春晚:民眾節日文藝的新創造目前的各種春晚,一是以打工者為表現主體的節目偏少,跟這一群體人數不相稱;二是節目往往簡單把打工者當成某種傳統美德(誠實守信、老實奉獻)的載體加以贊揚或同情,或者當作一種落后、呆傻或狡黠的陪襯形象來呈現,很少展現他們從事具體勞動的艱辛過程和自身對...
-
2018年02月27日 文學藝術就是把實用的變成不實用的——賈平凹…生活是一切創造的源泉。不管學啥,書法、繪畫、音樂、舞蹈還是文學創作,功夫都不在本身,而恰恰在身外,不一定天天都要創作。——朱中原 漢語有一個結構美。什么樣的語言是好語言呢?我理解,能準確表達出此時此地的情緒的語言就是好語言。——賈平凹
-
2018年02月22日 新時代文化建設何以體現中國精神新時代,我們面對的不僅是新的政治環境和新的經濟發展狀況,還會面對新的文化形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影響著中國人民的思維方式和言行舉止,對我國的思想道德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需要我們始終認真學習貫徹。
-
2018年02月22日 中華文化當春風化雨有人曾這樣比喻,如果中國文化是凝聚在天上的云彩,就一定要變成雨落地。如此說來,中國文化刮起的旋風,既要有風馳電掣的激蕩,也要有潤物無聲的溫柔。滿足世界市場對中華文化的巨大需求,我們不僅要在春節這樣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濃縮中華文化的精髓,也要在日常生...
-
2018年02月14日 馮驥才:年意淡化是文化的缺失年,是我們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節日,從臘八到轉年正月十五,歷時一個多月,都屬于“年”的范疇。年文化本質是精神的、理想的,是中華民族精神、文化、道德、價值觀和審美的傳承載體。歡樂、祥和、團聚的節日主題,蘊藏著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為四海華人所認同和共享。
-
2018年02月12日 君子不器 依仁游藝 ——論饒宗頤先生高邁出塵…饒先生的學術藝術境界高邁出塵——出經入史、博大精深、詩文書畫、著作等身。一個學者在101年的壽命中能寫出60多部著作、500多篇論文,還精通六七門外語,再加上書法、繪畫,令人匪夷所思。我認為饒先生的成就可以概括十個方面:敦煌學、甲骨學、詞學、史學、目錄...
-
2018年02月08日 新時代文學“新”在哪里“新時代文學”是中國文學發展到新階段產生的文學,其內涵、外延、功能、使命,都在發生新變化,需要我們調整思維習慣、知識結構與判斷標準,從“新時代”視角重新思考文學,思考文學與現實、與世界的關系,以促進文學發展。
-
2018年02月08日 饒宗頤先生并未經過正規學院教育,但何以著述…與古代文人不同的是,饒宗頤先生沒有通過科舉而獲得官階;與當代文人不同的是,他沒有經過正規的學院教育,沒有名校的光環和學位的榮耀,因此,也就沒有將自己固定在某一個專業之上。但是,他的學術領域寬廣,學術成就豐碩,著作等身,有口皆碑。在當代社會,他靠...
-
2018年02月08日 書法,非一蹴而就之事學好書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學書者,從對書法的淺層次的表象認識到能夠深刻體會碑帖的內涵,需要時間的累積,需要文化的浸潤,需要對書法藝術耐心的追尋,而這種追尋,與一個人的思想、才華和知識素養密切相關。藝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
-
2018年02月07日 中國文學:如何邁向“工業時代”? 無論是莫…今天,中國工業進入了騰飛的境地,中國制造名片閃亮世界,與之相對的是,在一些學者和批評家眼里,中國工業題材文學已陷入困境走向式微。不禁有人發問:昔日輝煌的工業題材文學,如今為何處于失語狀態?此類作品的內涵又有哪些轉變?若想“自救”該如何找到突破口...
-
2018年02月06日 專訪濮存昕:在朗誦中 與打動心靈的時刻相逢精致考究的鏡框式舞臺、凹凸有致的吸音棚壁,大大小小的室內音響……一個高度抽象化的錄音棚被唯美還原在《聽見美濮哥讀美文朗誦會》的舞臺之上。這場1月31日在保利劇院舉行的朗誦會是公益朗誦平臺“濮哥讀美文”全國首場線下演出。
-
2018年02月06日 經典閱讀“速成”之風何以蔓延閱讀經典名著可以“速成”嗎?眼下,一批打著“幾分鐘讀懂××”“經典名著快讀”標題的圖書在吸引眼球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專家指出,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快閱讀”或許有其存在的理由。但要真正走進一部經典作品,除了逐字逐句精讀的“笨法子”...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