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心事當拿云——讀《平凡的世界》
——讀《平凡的世界》
法國作家雨果說:“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卑堰@句話用在評價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上,應該是最恰當不過了。這部傾注了作者心血和感情的長篇小說,自問世以來,以其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內涵被人們所喜愛,帶給了許多人感動與力量,特別是那些身處困厄與逆境中的人們。
1995年的秋天,17歲的我離開了隴東地區大山深處的農村,來到了幾百里之外的一所中等專業學校讀書。出身貧寒導致的經濟生活上的窘迫,一度讓我十分自卑。有時候,我甚至能在早晨洗臉的清水中,看到自己雛鳥一般驚恐的眼神。天氣漸冷,沙漠地帶的風吹到身上如同刺骨割肉,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和同舍的伙伴一樣,有一件既暖和又合體的風衣穿呀,但是,那需要一百多元,夠我整整一個月的生活費,所以只能在心里想想了……多少年之后,翻開那些塵封的日記,仍然深深地為少年時代那段艱澀的生活而自憐。
書籍與人,該不會也有前世注定的緣分吧?就是在那樣艱難的日子里,我有幸讀到了《平凡的世界》。這部書一開卷的情節就深深地牽引住了我的心:“他(孫少平)蹽開兩條瘦長的腿,撲踏撲踏地踩著泥水走著。這也許就是那幾個黑面饃的主人?看他那一身可憐的穿戴想必也只能吃這種伙食……”我當時就愣住了,這不是在寫我嗎?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吸引著我在一個星期之內就完成了對《平凡的世界》的初讀。那一個星期,為擠時間讀書,我一日三餐只吃開水泡饃。但奇怪的是,那一周下來,我不但沒有因為營養不足引起困乏,正好相反,渾身充滿了一種無名的力量。《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的那種不為命運所屈服的負重前行,孫少平的那種不甘平庸執著追夢,田福軍的那種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及田潤葉、田曉霞姊妹的純潔、美麗與善良,都化作了豐沛的精神甘霖,滋潤了我干涸的心田,滌凈了我的卑瑣、怯懦與平庸。在一個雪霽的下午,當我讀完最后一章,眼前的一切都似乎與路遙筆下的情境一樣了——透過宿舍的窗戶看去,校園外密集的樓群與廣袤的群山,都披上一層銀色的外衣,天空中,出現了太陽永恒的微笑。依稀地,我也似乎聽見,“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滿活力的歌在耳邊回響”,那是“贊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自此,《平凡的世界》作為我精神的支柱,伴我度過了異鄉求學的歲月。三年后,又是這本書跟隨著我在一家礦山企業參加了工作。也是命運的巧合吧?我竟然真的過上了和自己崇拜的文學人物孫少平一樣的礦工生活,數年后,還和他一樣,當上了井下的班長。
我剛參加工作的那幾年,煤炭行業還處于困難期,雖然我們礦井的安全生產條件比路遙先生筆下的大牙灣煤礦要好出許多,但煤炭行業嚴苛的自然條件和長期以來形成的粗放式經營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觀,“黑亂臟差險”依然是煤礦的代名詞。除了沒有田曉霞那樣的大家閨秀或金秀一樣的高級知識分子愛上我們礦工以外,路遙筆下“掌子面”冒頂的情景、墻面上糊著鼻涕的單身宿舍、放肆地談討女人的工友,我都見過。
曾經一段時期內,我對煤礦的感情真是復雜得難以言說。煤炭充當著國家的經濟食糧,煤礦養活著千千萬萬的礦工,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沒有理由不愛她;但煤礦又似乎總是那么桀驁不馴,或者像一位得了“失心瘋”的母親,動不動就會傷害到她的孩子,這一點又讓我不得不時刻對她保持警惕,甚至也想過永遠地離開。這時,又是《平凡的世界》教育了我,那段時間我重讀這部巨著,并結合工作以來的生活閱歷進行了深入思考。“貧而不憊、窮且益堅”成了我作為礦工的座右銘,一直到十多年以后,我們的礦山企業逐步發展壯大,我也成長為一名管理人員。
當然,《平凡的世界》作為一部思想內容極為深刻豐富的藝術作品,文字內外的“真、善、美”遠非一時半會的管窺蠡測可盡。僅我自己的同學、朋友,也是見仁見智。有人推崇普通農民孫玉厚、孫少安父子的厚道,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恕”道的“活化石”;有人激賞具有平民情懷的喬伯年、田福軍等領導的官德,認為是干部正確政績觀教育的楷模;還有人從那一對對普通人的情感生活的恩恩怨怨上,感慨世事的復雜、普通人的無奈。但是,無論著眼哪個角度,不管出于什么立場,通過讀這部書,大家都能在普通人超越平凡與普通的必要性上達成共識,那便是,人要成其為“人”,就必須不懈地奮斗,正如唐代詩人李賀詩云:“少年心事當拿云,誰念幽寒坐嗚呃”。
煤礦文聯動態
-
1月25日,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服務活... [詳細]
-
【廣泛深入開展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在2024年元旦、... [詳細]
- 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山西古交開展“萬…
- 中國煤炭報:川煤杯2024年“煤炭紀…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淮北礦業杯…
- 《“特別能戰斗”新時代煤礦工人之…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