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夕陽”與“朝輝”——鮑店煤礦十年暖心行動溫情守護“一老一小”
春日暖的鮑店煤礦愛心廣場上,雷鋒理發隊的剪刀在銀發間翻飛,義診臺前老人排隊咨詢健康問題,消防知識普及區里“紅領巾”們圍著消防員學習安全技能……這一幕,是鮑店煤礦十年暖心行動的縮影。從空巢老人的“代理兒女”到困境兒童的“愛心媽媽”,從365天在線的“碼上辦”服務到輻射千里的“暖心文化大篷車”,這座礦山以“黨旗紅”引領“暖心紅”,十年如一日守護“夕陽”,托舉“朝暉”,讓“老吾老”“幼吾幼”的社會愿景照進礦區現實生活。
真情守護“夕陽紅”,讓空巢老人老有所依
推開趙德文家的門,志愿者楊海防處理了趙大哥家的暖氣管道漏水問題,又輕車熟路地檢查水管、擦拭窗臺。這位雙目失明的老人獨居十年,冰箱里發霉的饅頭、爬滿螞蟻的蘋果,曾是志愿者們初次上門時的揪心畫面。十年來,“一米陽光”幫扶小組的志愿者上門服務300余次:修水管、交電費、包餃子、陪守歲,老人剛念叨“想要個不銹鋼水杯”,下次上門服務就送到手上。連續十個除夕夜包水餃陪伴過年,當志愿者端出熱氣騰騰的年夜飯,趙德文老人拭著眼角的淚哽咽:“你們就是俺的眼睛。”

這樣的溫情,浸潤著礦區的每個角落。83歲的趙思鳳獨自照顧癱瘓兒子,“環繞”幫扶小組連續五年上門理發、送藥,老人感動地送上“愛心奉獻 情暖人間”的錦旗;母親節當天,養老院的劉阿姨第一次收到康乃馨,攥著花束念叨:“這輩子頭一回哩!”;“頭拍、肩拍,大拇指拍拍……”老人們跟著志愿者李明云一起做拍拍操,一個個開心地手舞足蹈。從“被需要”到“被信賴”,守護“夕陽紅”實現了“老有所依”到“老有所樂”的跨越。

數據見證著承諾:雷鋒理發隊累計為老人義務理發5000余次;26個幫扶小組,12支專業服務隊,8個項目組,7個工作部,“代理兒女”走進空巢老人家中,噓寒問暖、親情陪伴……“孩子參加對外開發,以前在家很孤單,現在志愿者常來家中,比兒女來得還勤。”老人們的感慨,成為礦山溫情的注腳。
愛心托舉“礦工娃”,解職工后顧之憂
一群孩童圍繞在90歲抗美援朝退伍老兵身旁,聽爺爺講那過去的事情,銀發與童顏交相輝映,“一老一小”的生命軌跡在溫暖中交織,勾勒出幸福礦山的最美圖景。這是該礦暖心夏令營走進鮑店頤養中心“紅色教育課堂”上的一幕。

“孩子在這里安全又快樂,我們上班再無后顧之憂。”職工王謙的話道出300余個家庭的心聲。每年暖心夏令營、冬令營的“七彩課堂”是“礦工娃”的樂園,課程從作業輔導擴展到安全演練、心理沙盤、瘋狂英語、書法國畫、舞蹈、烘焙等15門特色課,孩子們在這里學知識、交朋友、長見識。這項連續開展10年的公益項目,以“托管+教育+公益”模式解決職工帶娃難題,累計惠及對外開發職工子女、單親困難家庭兒童等300余名“礦工娃”。

十年來,夏令營從解決“看護難”升級為“成長樂園”,志愿者與孩子們亦師亦友。更令人動容的是像黃一凡、薄藝茹、鄒諾然、倪書萌、宋昕語、步允禎、張元淳等“志愿者二代”,這些大學生志愿者受父母的影響加入暖心志愿團隊,發揮自己特長,在夏令營為孩子們開設各種課程。這種志愿精神的傳承,延續著生生不息、心心向陽的志愿服務精神,為孩子們樹立起榜樣,孩子們化身“小小志愿者”,走進養老院表演節目、參與環保行動、到井口親情囑安全,用稚嫩童聲朗誦《爸爸我想對你說》,讓井下職工倍感溫暖。“愛出者愛返,我們播撒的是種子,收獲的卻是整片森林。”志愿者史亞麗感慨道。
在礦區,還有一群“愛心媽媽”默默撐起困境兒童的“暖心傘”。樂樂姐妹三人自幼失去父母,與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暖心團隊將她們納入長期幫扶對象,每年生日送上蛋糕、衣物和學習用品,并且日常陪伴學習、疏導心理。志愿者劉欣回憶:“從陌生到擁抱,孩子們的笑容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
微光成炬暖四方,踐行國企擔當
在甘肅甘南扎古錄鎮,牧民孩子穿上鮑店志愿者寄來的羽絨服;志愿團隊向西部山區捐贈圖書2.3萬冊;在鄒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暖心大篷車”用快板書傳播孝老美德;在山東省防汛應急演練現場,“志愿紅”與“消防橙”并肩作戰,成為最美風景......
“暖心志愿服務要立足礦區、服務社區、走向社會。”該礦黨委書記趙計華說。從“幫扶一個人”到“溫暖一座煤城”,鮑店煤礦用行動證明:國企的溫度不僅在于安全生產的硬實力,更在于為民服務的軟情懷。該礦將志愿服務與民生需求深度融合,“10+N”民生實事、“碼上辦”平臺,康美驛站、惠工驛站,1000余名志愿者、4.7萬小時服務時長……每一項創新都讓溫暖觸手可及。

十年間,志愿服務的半徑不斷延伸,暖心行動不僅扎根礦山,更輻射到周邊鄉鎮,微光成炬照四方。這群“紅衣衫”走進貧困山區、走進社區敬老院,成立“愛心媽媽”幫扶小組,與鄒城市周邊鄉鎮困難家庭共結幫扶對子,志愿者以平凡善舉書寫不平凡的故事,冬送溫暖、夏送清涼、節送祝福,溫暖守護“朝夕美好”……據統計,該礦累計舉辦大型公益活動340余場,捐贈物資惠及甘肅甘南等困難地區。
十年暖心路,溫情滿礦山。作為喬羽筆下“光和熱的故鄉”,鮑店煤礦以志愿服務的“微光”照亮“一老一小”的幸福之路,用責任與擔當書寫新時代國企的民生答卷。正如志愿者誓言:“盡己所能,傳遞人間溫暖,共建溫情家園。”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