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書相守
在整理書稿時,無意中看到不知何時記下的一句話:“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貴者因書而守成。”像是突然有一個遭遇,我頓時停了手,竟靈魂出竅一般發呆長久,所有的經歷都一古腦兒順著這些文字搭建的通道滾滾而來。
與書結緣進而相守,乃平生之大幸也。我常想,如果沒有書籍相伴,漫漫一生,多少個無眠的黑夜和無聊的白日將會是怎樣的難熬,而這樣的人生是多么無趣和蒼白。的的確確,有書相伴,這一生顯得充裕而有意義。每走一步,回想到從書中獲得的點滴收獲,都會在心中涌滿喜悅,進而由衷欣慰,隨即增強讀書的志趣,進而堅定與書相守的信念。至于讀書更有的諸多好處,難以足舉。而就是這點小小功利,足以擊中我,使我自覺在書中徜佯,不愿出來。
這一情結當然由來已久。少年時代,充當啟蒙的父母和老師,滔滔不絕講述智慧世界里的事情,多少次深深打動了我。這似乎一下子定格成了我人生依存的坐標系,年齡和書同時相向延長,我不斷回望一段一段人生歷程中讀過什么,似乎如此才能在自己的路牌上記下點什么,感到這一段時空沒有被荒廢,不然的話這些曲線就會被標記在軸標的下面成為負數。一些生動情節,也成為一個個被著重號標志了的點契入生活畫面。剛入學時的一個冬天,狂風肆虐,幾乎將我整個人吹起,而我雙手緊緊捂著書包,在田地里轉圈,不愿舍棄一頁紙。上高中時,住校的我手中有些必要的生活費,它們也常被挪用來購取精神養分。那時在縣城的舊書攤上,幾毛錢就可以買上一本;在學校大門東側的租書屋里,一毛錢可以看上一天,這些地方我經常光顧,以至于青春時期光長了個子沒有積累下一點肉,并成為定勢至今還扭轉不過來局面。大學時代,家庭經濟進入最低谷,好在那時學校還發給必要的生活津貼,可心里那一點欲望仍然不能被貧困所遏止。記得有一次在一個小書店看到一本《儒家思想研究》,那時我正對傳統文化癡迷,瞄了很多次,志在必得,經過反復的思想斗爭,終于把它給抱了回來。上班后有了自己的收入,但時有入不敷出的感覺,可買書必須打入預算,以至于書柜漸豐,心情漸好,常常在書柜前轉悠半天,以為自己擁有了巨大財富。有一年我搬家,由于外在原因,很多書不能隨我搬出,那些都是我的摯愛,丟下它們,讓我心痛到現在,一想起來就覺得魂魄飛去,還是伏在那兒找尋。在書方面,我承認自己是最小氣的,對借書不還,尤其是我推薦閱讀而無歸者,我總是銘記在心,耿耿于懷,甚至改變對這個人的看法。
書如戀情,可遇不可求。這一點認識也是我失書之痛的根源。如果我要刻意去買一本書,尋遍百攤千店,可能仍然不得。得書之運在于閑,不經意之中,逛逛看看,在一大堆花花綠綠之中可能就有自己心儀的一本。我看過日本電影《失樂園》之后,我迫切想讀讀英國詩人彌爾頓那詩史般的《失樂園》,我想從宗教的角度來看看人類是怎么樣難逃失樂之獄的。我找了有兩三年,沒有結果,后來我就渡邊淳一的小說寫了評論和自己理解,覺得很淺地表述了自己的人生理念,并在一個刊物上發表。3年之后的2002年夏天,我無意中在一家新華書店發現,那種仰慕已久終有一得的欣喜不可言表。有人說,書是男人的小蜜,我認為不太確切。我以為書就是忠誠自己的精神伴侶。書是永遠不會被厭棄的,真正有愛心的男人也不會厭棄情牽一路的妻子。所以,書和妻子都不會像“小蜜”一樣依靠青春來維持感情的。對于愛書的人,讀書肯定會比看老婆的時間長,而且越到后來越嚴重。這也是我老婆的觀點,而且深惡痛絕。每當晚飯后,我掂著一本書坐在書桌邊或床上閱讀,或者鋪開紙準備涂鴉幾句,老婆同時怨言即起,說自己還不如我的破書。我說書是破但敝帚自珍也能打掃頭腦中的雜念,有何不好?老婆干脆來一句阿Q式的自救:懶得理你。然后自己挑一本也看起來。把老婆帶成熱愛看書的人,是我在老婆面前最值得驕傲的事情,雖然一說到此事她就直撇嘴。有了書,老婆也還是離不開的,她當然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們經常徜徉在文字世界中迷醉,并一起把書房建設成值得留連的溫暖之居。我、書、老婆,三者唇齒相依,相互關照,共同把生活打理得亮亮堂堂的。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業。現在,“終生學習”的觀念被多種場合反復提起。其實這也不新鮮。活到老學到老一直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讀書,可以當作事業來做,需要有高度熱忱的敬業精神。不過,我倒覺得這種讀書的境界還是低了一點。讀書是一種樂趣,唯有樂趣才能讓你沉迷其中,才能讓你全身心投入。就像米盧提出的“快樂足球”和一些教育界人士提出的“快樂學習”一樣。沉入書中,我就能忘乎所以。以前能擁有“雙休”時,我常常是星期五下午上樓,星期一早晨下樓,中間不會出門半步。我老婆對我這種癡情很佩服,無論她安排的什么事情、費了多大努力,都不能打擾我,使我從中出來。但她從不罵我是“書呆子”,我也不認為自己呆,我對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有相應的觀點,有時也引經據典,但不拘泥,而且管用。這對于我來說就是成就,雖然我不是有意著力而為。我讀書,能做到入鄉隨人俗、因地制宜。凡是接觸過我的人都能看到,只要我能到達的地方(除了下井和開會)都會有書。在家里,床頭、書桌、茶幾、灶臺、衛生間的手紙筐里都放有不同類型的書,需要精讀思索的放在可以認真讀的地方,只是獲取信息、快樂心情如快餐一樣的放在路過的地方。在辦公室也一樣,辦公桌、床頭、沙發邊、茶幾上都有書。我幾乎已被書包圍、埋沒,只是沒有把書當作墻,沒有覺得自己處在黑暗之中。
書的本身和讀書之得,是最可珍貴的。我幾次生活和工作的搬遷時,幫忙者都感嘆書太多太沉重。家居、辦公地點,屬于我的家具也就是書柜、書桌。頭腦里裝下的東西也大多是書,很少是人情世故。書也是身外之物,但我覺得書已切入我的生命底處,與血液深深融合。很難想象,沒有書的廝守的我怎么生活。有了書,讀了書,見了權貴我也不再有怯意,不再覺得矮人幾分,我自信人格的魅力不比別人差多少,我的知識和智慧也不淺薄,又何必低眉順眼地去刻意逢迎別人呢?說到此,有書似已富貴,可我還是持否定態度。有書之讀,是心靈的安靜,去除了浮躁,當然不在意富貴貧賤了。如此無欲豈不正是如書之立?所以,我總以為我與書是互為因果,因為有書讀,我對生命充滿著熱愛和依戀,感覺此生終可停靠,因而可以守住心性;因為有我的珍愛,書在生活中顯得神采奕奕,彌足珍貴,因而光照怡人。
有書相依為命,足以安然。
煤礦文聯動態
-
1月25日,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服務活... [詳細]
-
【廣泛深入開展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在2024年元旦、... [詳細]
- 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山西古交開展“萬…
- 中國煤炭報:川煤杯2024年“煤炭紀…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淮北礦業杯…
- 《“特別能戰斗”新時代煤礦工人之…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