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勞動——重讀路遙《平凡的世界》隨想
從《平凡的世界》問世,當我第五次重讀作品時,那種常讀常新的感覺依然沒有減退和削弱。這部在讀者中從未冷清的作品無論電視劇的熱播和無數次的再版一直與各層面的讀者產生著共鳴。這部作品后來曾經使很多作家、學者、評論家感到汗顏和愧疚。這是因為作品的問世曾出現過“專家冷,讀者熱的奇怪現象。而后,也引起了文學界的關注與反思。
當時不怎么看好的作品在經歷了命運的坎坷和歲月的洗禮后,才引起學者和評論家的思考與認識,他的文學與思想價值確實改變了人們對這部作品的更新思考與評價體系。現實生活的壓迫,在求天天不應,求地地不靈的境況下,只能通過自身的勞動去改變生活的壓迫和帶來的困境,使主人公們不認命、不頹廢,試圖用勞動改變一切的創業品質和精神力量的呈現無不感動著自己,也感動著身邊的人。
這種勇攀高峰,追求美好的執著精神,充分說明了路遙崇拜勞動的最好詮釋,我認為崇拜勞動和勞動對人們帶來的美好和夢想,讓更多的普通勞動者的大眾讀者產生共鳴和對人生對命運的思考與感悟,這是這部作讓“專家冷、讀者熱”關鍵點之一。
一
厚重的作品,是用厚重的心來書寫的;艱苦的創作,是用艱苦的靈魂來創作的。“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 是作家崇拜勞動最好的寫照,也是最好的詮釋。勞動是偉大的、勞動是光榮的、勞動是輝煌的、勞動是燦爛的,勞動也是艱苦的、勞動也是悲重的、勞動也是苦難的、勞動也是嚴峻的。同時,勞動是快樂的、勞動是美麗的,勞動也是崇高的。作家以史詩般的手筆述寫最普通的勞動民眾的生活與情感。他來源于勞動人民、扎根與勞動人民,用自身的經歷與他們同甘苦、共命運,他長期生活在貧窮的勞動人民中,用身同感受的情感和深入人心的觀察與思考寫出勞動者的情感與向往。小說對主人公在艱難生活中執著奮斗精神的描繪和通過自身不怕苦不怕累執著于勞動改變一切的追求,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每個讀者的心靈。也因為追求勞動,崇拜勞動而展開的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深入人心的價值取向而產生的藝術美感和震撼心靈的人物細節的真情描敘,將作者自己對勞動的整體理解融匯到作品之中,看到了不同人物對勞動的不同追求,也是作者對不同人物對勞動的理解與思考。
這種求真,既囊括作家對勞動的觀察與描摹,也包括作家對這個時代和歷史傳承勞動創造未來的整體認識和判斷。這是作家自身的感悟,也是追求未來夢想的最真實、最基本的生活態度。總想通過勞動改變命運,達到自尊、自強的本真追求和在精神世界里爭取尊嚴和靈魂的安妥。
對生活的奮爭,這是主人公或者那個時代仍至人類社會所有人的價值觀念和價值追求。用自己的勞動(包含真誠、善良、美好、上進、追求)的社會價值,感染者、影響者我們無論年輕、無論暮年、無論男人、無論女人、無論普通、無論高貴、無論富有、無論貧窮的人們的人生。如孫少安、孫少平的美好追求,吃再多的苦,干再卑微的活,內心都裝著未來、裝著夢想。田曉霞對采訪工作的認真負責,從而失去了生命。田福軍對改變貧窮的執著,放棄城市,回到鄉村。對二爸卑視和希望都源于勞動,源于對勞動的理解,無不體現著勞動者對勞動的崇拜。也讓每個人的命運緊緊地與本真的勞動相互結合、相互影響,相互起浮。
二
勞動不僅推動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也使猿通過勞動進化為人類。
二戰中丘吉爾對英國人民演講的一句話讓世界銘記:“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這是我讀《平凡的世界》時的深刻認同。
每次重讀,領悟最深除了人物的命運,就是那種平凡的勞動是書寫人生的最偉大的綻放的感知。
路遙筆下的人物是在內心的追求里流浪,這種流浪也是追求勞動的流浪,以給自己及家庭帶來生活的改變。為了有飯吃,為了有衣穿,為了自己活的有尊嚴,為了命運的轉變,所有的人物則都是行走在現實的路上。用最原始的方法去通過自己的勞作來實現生活的改變,人物的命運也就書寫了一部奮斗和被奮斗的歷史。這也是為什么路遙《平凡的世界》的人物充滿了塵土飛揚、奮斗不息、夢想高遠、震撼靈魂的氣息、靈魂深處折射出的是自強不息、頑強奮斗、不向生活低頭、不向現實低頭、不向命運低頭,本著只要我勤奮、只要我勞作,就會有收獲的最基本的生活態度。可是生活的悲催,給人帶來的卻是另一種生活的模糊,雖說頭腦的清楚讓人們知道該怎么做,可是最終的收獲總是與付出產生的那么不協調、不匹配。從而是無奈的接收、無奈的追求,最終是無奈的殊途同歸,消失在自己的命運的長河里,并在時間的長河里跌宕的流去,哪里有神圣的勞動帶來最后的收獲。體現的是那個時代大家共同的命運,也讓我們感念給我們帶來的啟迪和感喟!
那就是愿望與現實的矛盾,只能寄托以個人的勞作帶來收獲。苦也為著這個夢想,樂也為著這個夢想,難舍的也是勞動的情愫。獲得收獲也是夢想飛揚的根基,展望任勞任怨的收成,用自己的勞動擁有對生活的自信。
三
勞動的最基本的形象特征是自強不息、頑強不屈、奮力拼搏、百折不撓。《平凡的世界》里沒有極端的形象。少安、少平、曉霞、田福軍、田潤葉、孫玉亭、金波等隨便一個人物、無論什么角色,都猶如生活在我們身邊的熟人,他們樸實的言談舉止給我們一種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如生活的翻版和描摹,寫人物的人生、寫世俗的生活、寫命運的宏闊與個人的渺小,寫人在勞動生活中真實矛盾的掙扎于承受。從而讓我們看到人生的真相,獲得健康的心智。生長出面對復雜生活的智慧與勇氣。這一直是人們對優秀作家的殷切期望,路遙做到了。
寫勞動的日常狀態,這更能反映生活的本質。比如寫勞動場面和現場的豐富場景來充實生活的豐滿更能體現出對人物的命運充滿了悲憫與同情。
《平凡的世界》的影響是永久的,不僅限于文學,小說里可以找到作家自己的影子,很多相似的情形,以及心靈和肉體的承載,都沉重地顯現著人生在奉獻勞動獲取生活的過程中帶來的嚴重創傷,有著一代人對待勞動對待生活的恐懼與記憶,并在這種狀態下不回避、不頹廢、不氣餒、不退縮,迎面承受、迎接挑戰、把殘酷的生活,用自己辛勤的勞作去面對未來、面對人生,堅韌的活著,默默地承受著,并充滿著美好期待和美好夢想的追求著。
勞動的艱辛如同一面特殊的鏡子,把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照的活靈活現。因為不同時代、不同層面的勞動,有著當時環境帶來的人類的人性本真,并在一張張人物的面孔上充分展現出來。
平民的勞動是社會的主體。但最普通的勞動者的“生”與“思”、“得”與“失”這都是文學最值得去寫的,也是最值得我們去閱讀和思考的。在《平凡的世界》的人物塑造上,所有人物都讓我們得到領悟和感動。因此,我們應該相信真正好的文學作品,要能寫出平凡世界里、平凡的人們的生存、艱辛、苦難,寫出他們思考、意志、希望,才能體現出勞動帶來的博大與精神。在這一點上,路遙以他滿腔的熱枕、以他博大的胸懷、以他精湛的文筆都作了深刻而真實的闡述。
勞動的收獲往往依據于自身的力量與意志,有時甚至要付出生命的方式來實現。這既是悖論又是真理。如礦工王世才、如田曉霞,他們的命運給我們的是崇拜勞動、也敬畏勞動,他給予的是希望,展示的是健康向上的力量。
總之,勞動是時代的、勞動是現實的、勞動是未來的,勞動也是奮進的本真。那么,在當下,我們怎么去除心態浮躁,急功近利,怎么能用投機取巧的方式,去造就不思進取的生活呢?
煤礦文聯動態
-
4月16日至18日,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詳細]
-
1月25日,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服務活... [詳細]
- 2024年煤炭文化十大新聞
- 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山西古交開展“萬…
- 中國煤炭報:川煤杯2024年“煤炭紀…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淮北礦業杯…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