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閱讀益無窮
在生活中,有的人喜歡養花蒔草,有的人喜歡垂釣湖邊,有的人醉心琴棋書畫,我卻對書籍有一種特別親近的情感,嗜讀書,亦好藏書,天長日久,居然收藏了古今中外各類書籍盈箱滿柜,得益甚豐。每當閑時,一家人坐在桌前翻閱藏書,過去讀書藏書的往事便歷歷在目,歲月流逝,這些藏書卻始終被我們一家真誠地擁有過,并永久地留在我們的心田。
小人書可以說是我們那一代人最早的啟蒙老師。物質生活的拮據決定了文化生活的貧瘠。那時候的書店是閉架式的,不可能隨意拿書來看,而圖書館那種莊嚴神圣的地方既缺乏也只有大人們才有資格出入。屬于我們孩子的也只有小人書了,小人書可以說是那個時代最經濟也最普及的“兒童大眾文化”了。那時在小伙伴中,誰藏得小人書多,誰就是小伙伴中最羨慕的中心人物。我上小學時父親因病在家休養,家庭生活非常貧困,想自己買書,在那一月只掙30多月錢的年代,這是一種多么不切實際的奢望啊。
我于是開始想辦法攢錢買書了。那時,一斤廢鐵五分錢,一斤碎玻璃二分錢,連吃剩下的骨頭也可換錢,若想買一本“小人書”,就得有三四斤廢鐵。我放學找,星期天找,家里找,甚至跑到離家很遠的水泥廠工地趁人不注意“拾得”幾塊廢鐵。就這樣,把聚集起來的廢舊物品送到收購點去賣。然后手里攥著沾滿污跡的十幾枚硬幣,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書店,終于買到了盼望已久的《雞毛信》、《紅巖》、《上甘嶺》等幾本小人書。慢慢地我用這種辦法已收藏了古今中外,林林總總各類題材的小人書一百多本,這些小人書為我的童年時代增添了極大的樂趣,也留下了彩色的記憶。
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已不滿足看這些小人書了,我開始到處尋覓借閱一些大人們看的書,每當到手一本好書,便沒日沒夜地讀,真正達到了如癡如醉,廢寢忘食的地步。記得有一年夏天,我家門前一反往日的冷落,不少人正大摞小摞地把書報往一輛馬車上搬。我出于好奇,便去翻那些廢報舊書。在發黃的舊書中,我居然翻出了一本完好無損的詩集《白屋詩選》和一本連作者、書名都不知道的,無頭無尾,書角都卷卷著起了毛的雜文集。我趕緊跟收廢品的人講好,然后以死磨硬纏從母親手中要來的兩角錢贖出。拿回家,像捧著一件絕世古董。先撣去灰塵,再小心翼翼地打開書,然后包上封皮,寫上書名,這兩本書,遂成為我最早最珍貴的藏書之一。
人生中最令我癡迷的境界當屬讀書,徜徉于書香之地,有情感的小溪在流淌,有思想的火花在迸射,有靈感的智慧在閃光……戀書、癡書,更欽羨坐擁書城,汗牛充棟的意境。常看書,便少不了買書。書市價貴,囊中卻羞澀,于是就常去“淘”舊書。每當淘得二三本得意的舊書來,一家人靜夜里坐在一起對著一盞臺燈默默誦讀,簡直是人生最得意的享受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對寫作非常崇拜,幻想有一天能當記者寫文章,可當時學習寫作非常困難,我就自學,我相信自學寫作一樣能成才。當時,我參加工作在建井工區當測量工,那時我們住在一個沒有暖氣的臨時宿舍,一到晚上只能用電爐取暖,每到這時電燈昏暗,只能看見幾根紅絲閃爍,不得已我便早早入睡,待到深夜別人不用電爐時,燈光充足,則擁被披衣坐起看書寫稿,有時直到凌晨,寫出的字像一群“醉八仙”卻仍然是“挑燈夜讀書,油涸意未已”。在這期間,我邊看書學習,邊刻苦寫作,一些身邊工友的人和事,被我寫成稿件,發表在《大同日報》、《大同礦工報》和大同礦務局廣播站,有一篇寫我師傅的稿件《測量大拿李才》還被《山西日報》采用,我為此被單位宣傳部派出學習新聞,回來后調入宣傳部,也就在這期間,我還考上了大同礦務局職工大學脫產三年學習。有個高級教師說過:“良好的家庭讀書氣氛比請個輔導教師更重要,也更為有效。”女兒從上幼兒園開始,我和妻子便為她訂閱了《幼兒畫報》、《作文》、《寫作》及各種童話詩歌書籍,并輪流為她朗誦、講解,使孩子從小就受到了讀書氛圍的熏陶和影響,也對孩子后來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2002年我突然患了眼底黃斑出血,右眼看字彎曲變形,也影響到左眼的視力,由于我不能長時間看書,廣播就成了我的好友,我不再像過去那樣挑燈夜讀,苦思冥想,一到晚飯后妻子和女兒就為我朗讀名家文章,女兒由此寫的《家庭朗讀益無窮》還獲得了大同市中小學生作文大賽一等獎,榮獲大同市“十佳”小作家稱號。家庭教育的最大特點在于熏陶,而不在于說教,也不在于恩威并重的物質刺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勤奮好學的孩子,多是在有上進心父母的潛移默化中成長起來的。在女兒從上小學、中學時,我和妻子幾乎很少看電視,多是我在小屋看書寫作,妻子陪女兒在大屋學習,閑暇之時,一家三口便在一起朗讀背詩,選擇有藝術性、趣味性、知識性的書籍朗讀欣賞。這些閱讀極大地促進了女兒的學習興趣,女兒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被山西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錄取。
我已年屆五十,與書的緣分已經有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來,冬去春來,世事更迭,我的藏書也不斷增加,雖達不到李謐說的“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卻也藏有各類書籍近千本,這些藏書,伴隨著我走過了三十多個春秋,留下了我的筆跡,我的汗水,我的心得……每當閑時讀著這些收藏的書籍,勝似在知識的海洋里,書籍的山林中,海闊天空,無拘無束的自由遨游,使我享受著無窮無盡的讀書之樂。向往自由閱讀,沒有任何生活的圖謀,不受任何世俗的蠱惑,也許這才是讀書的最高境界,長期嗜好讀書,對我的文學素養的提高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我還逐步養成了“讀、記、寫”的習慣,從而使我讀書的收益越來越好,對書的興趣越來越濃。從讀書到寫作,這是一個過程,我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自我超越的飛躍。多年來,我被多家報刊評為特約記者和通訊員,加入了大同市和同煤集團作家協會,我也由一名井下工人成長為一名企業宣傳干部和高級政工師。我已在國家、省、市、局級報刊、電臺等發表各類稿件近兩千篇(次),有150多篇各類文章獲各級征文、征稿獎。我的女兒也在報刊發表稿件30余篇,獲得了各種榮譽20多個,其中僅全國性的征文、作文比賽就有五項榮譽。我的妻子也多次獲得各類征文、征稿獎勵。是的,讀書點燃了我的人生,寫作使燃燒的人生永恒!在我們今后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書籍將伴隨著我們繼續迎接坎坷,迎接風雨,迎接憧憬,迎接喜悅,一路遠行。家庭閱讀,為我們提供了描繪未來的夢,也為我們筑起了一條充實的人生之路。
煤礦文聯動態
-
4月16日至18日,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詳細]
-
1月25日,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服務活... [詳細]
- 2024年煤炭文化十大新聞
- 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山西古交開展“萬…
- 中國煤炭報:川煤杯2024年“煤炭紀…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淮北礦業杯…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