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中攫取力量——讀董卿的《朗讀者》
名人朗讀名家的著作,這讓董卿主持的央視綜藝節(jié)目《朗讀者》一播出就被追捧。捧的不僅是形式,還有那散發(fā)著墨香、直抵世人心靈深處的文字。而當這些永不褪色的文字集結成1-3輯的書籍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看似平實無奇的文字,卻蘊含著人生的寬度、厚度和濃度,竟可喚醒沉睡已久的靈魂。
《朗讀者》(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8月第一版)共收錄70篇訪談、94篇文本,可謂是“朗讀者”第一季12期節(jié)目的全記錄,并在訪談和文本部分進行了補充和擴展,增加了朗讀者小傳和名家點評,而且還使用了AR技術,讓一本靜態(tài)的圖書變成了一部可移動的活電視。在書中,從“遇見、陪伴、選擇、禮物”,到“第一次、眼淚、告別、勇氣”,再到“家、味道、那一天、青春”,這些充滿寓意串聯(lián)起不同人生的關鍵詞,將朗讀者的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進行了完美的聯(lián)姻。書中文字不僅是打動朗讀者、激勵甚至改變他們?nèi)松慕?jīng)典,而且還讓我們在沉淀的甜美和安寧中,找尋自我。
優(yōu)秀的作品,是對當下社會現(xiàn)狀以及情緒的投射,而《朗讀者》呈現(xiàn)的則是浸透著深層次文化撫慰的內(nèi)涵。“沒有他,我也許一輩子也不會入學讀書。沒有他,我也許永遠想不起幫助別人有什么樂趣與意義。”愛心大使濮存昕借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師》,表達了對治好他瘸腿病的榮國威大夫的感恩之情。宗月大師如在世佛的慈悲,在無數(shù)人心中種下了善。那來自于人性的美好和相似的經(jīng)歷,不僅讓濮存昕與老舍心有靈犀,而且還讓他們銘記感恩、懂得給愛于人。世界小姐張梓琳以劉瑜的《愿你慢慢長大》,祝福女兒幸運地找到自己的夢想。不求“望子成龍”,只求“她快樂、自由,有勇氣,有夢想,有求知欲,有責任心,學會寬容與慈悲,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這不僅是一位母親的心聲,還是教育的風向標。普通夫婦殷潔、周小林,以著名翻譯家朱生豪的情書,“我遇見你,就像找到了真的自己”的愛情摯言,講述了一個四川小伙與一個北京姑娘在鮮花山谷的浪漫愛戀和20年愛情依然保鮮的秘訣。七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喬榛以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我愿是激流》,感恩老伴的一路陪伴……生活就是心懷善意在荊棘中穿行,不改初衷。這些故事和美文看似關于別人,其實映照著最為普世的情感,讓我們一出家門就“看到了滿天星光,照亮了我們的路”。
人生,因文字里的道理變得厚重和顯見。著名企業(yè)家柳傳志用兒子婚禮上的致辭,“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在我的一生中,經(jīng)歷坎坷,天上地下,水中火中,但這句話,讓我直面環(huán)境,坦蕩相對。”解讀了自己半生商場拼殺的成功經(jīng)驗。簡單的“正直”包含了忠誠坦蕩、光明磊落等多種真善美的處世哲學。96歲的翻譯泰斗許淵沖,用林徽因的《別丟掉》講述自己一直堅持翻譯和執(zhí)著追求的緣由,“翻譯就是應該把一個國家創(chuàng)造的美轉(zhuǎn)化為全世界的美。創(chuàng)造美是人類最高的幸福,這也就是我人生的意義。”……這些經(jīng)典,不僅是一股欣慰的愜意芬芳,給人一種溫暖的力量,而且還跨越年齡和代際鴻溝,把種種高貴和美好的品質(zhì)傳遞給無盡的后來人。
一本好書,就像是一扇窗子,讓你看到更絢麗的世界。“在這樣一個喧囂的時代,要敢于重新把目光投注到最簡單也最豐富、最質(zhì)樸也最深刻的文字世界,扛起這樣一面文化的大旗。”董卿坦言主編《朗讀者》的初衷。而該書也再次向我們證明,誠摯、深沉、優(yōu)美、健康的內(nèi)容,在今天依然能夠獲得普遍的關注,好的文學永遠擁有直指人心的偉大力量。
煤礦文聯(lián)動態(tài)
-
4月16日至18日,2025年煤炭行業(yè)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詳細]
-
1月25日,中國煤礦文聯(lián)“萬福迎春”文藝志愿服務活... [詳細]
- 2024年煤炭文化十大新聞
- 中國煤礦文聯(lián)“萬福迎春”文藝志愿…
- 中國煤礦文聯(lián)走進山西古交開展“萬…
- 中國煤炭報:川煤杯2024年“煤炭紀…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jié)“淮北礦業(yè)杯…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