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白鹿原》
時隔20年,重讀《白鹿原》,感觸與以往大不相同。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
看過《百年孤獨》之后,再看《白鹿原》,總覺得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說《白鹿原》是中國的《百年孤獨》,相信沒有誰會反對。
看過《白鹿原》之后,才知道《潛伏》中假扮夫妻的橋段的出處。龍一先生肯定受到了鹿兆鵬與白靈假扮夫妻,在西安進行敵后工作的啟發。
陜西省出作家,更出名作家。路遙、賈平凹、京夫,特別是農民作家陳忠實。當年賈平凹說,當我寫完《廢都》最后一個字,我激動地打開窗子,把筆扔出了窗外。有人問陳忠實,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想法,陳忠實說,我不敢喀,我就一支筆。
對黃土高原,對窯洞,對羊肉泡饃,對臊子面,對秦腔的認識,由《廢都》開始,從《平凡的世界》入巷,通過《白鹿原》深入,這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黃土高原的土地貧瘠,但三秦子弟多壯士。無論是孫少平、孫少安,還是白嘉軒、鹿子霖、冷先生、朱先生,再到那個作家莊之蝶,他們都有鮮明個性,他們懂得處世之道,卻又堅守自己的處世原則,為了一個義字,寧可去死,為了一個理字,你是俺“大”也不行。這些個人物,都不愧為壯士。
具體到《白鹿原》,圍繞著白、鹿兩家上下四代,鎖定特定的歷史時期的50多年糾葛,給讀者呈現了一幅壯麗的圖畫。當讀完這本小說,輕輕地閉上眼睛,快速回憶小說的主要人物,無論是貫穿全篇的白嘉軒、鹿子霖、黑娃、田小娥、鹿三、田福賢,還是僅僅有姓無名的鹿兆鵬媳婦的冷家女子,每個人的面貌、性格、故事,都是那么完整、清晰。在這里,沒有了對與錯,沒有了是與非,沒有了功與過,每個人物都有獨立的思想,都是有血有肉的人。
白嘉軒作為族長,給人的印象是堅毅、冷漠,其實他內心火熱。他堅信按照公理辦事,即便是自己的大兒子孝文有了丑事,也要秉公執法,分了家,他是死是活,就不管了。鹿兆海是他死對頭的兒子,抗日犧牲了,也要按照族規進行發喪。買別人家的地,在對方提出的基礎上加碼,出了糾紛后,表現得寬容和大度,超乎常人的想象。對待長工鹿三,他更像是一個大哥,根本看不出是什么主仆關系。把什么事都看得一清二楚,把什么事都關照得明明白白。
鹿子霖作為原上的另一個大戶,有財力,也有能力,但不能承繼族長,感覺總是低白家一頭,他就到處拈花惹草,享受生活是他的人生信條。當民國成立后,請他出來當鄉約,他也樂意去做,而且能把諸項事宜弄得有條不紊。他不像白嘉軒那樣堅守人生理念,他善于改變,尤其是善于隨機應變,他堅信,只有在變化的過程中,才能占得先機。他善于鉆營,巧于心計,能夠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產生對自己有利的結果。但他也有自己的底線,比如冷家女子,他的兒媳向自己拋出橄欖枝的時候,他還是斷然拒絕了。
朱先生作為關中大儒,顯得特別有棱角,但卻能于亂世中獨善其身,自有其處世之道。這個道既是人道也是天道。無論做什么事,他把良心擺在第一位,他堅守的是外圓內方,這是中國文人的行事做人之箴言。無論外面的情況如何變化,朱先生卻能穩穩地占據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為強勢左右,不向強權低頭。對于弱者,他能幫助就幫助,當有機會掌握權力和資源的時候,他卻不為自己謀取一分一毫的私利。朱先生不愧為人中豪杰,確實是中國讀書人的榜樣。但他也過于迂腐,不知道把握大勢,不愿意為推動社會進程貢獻一絲力量,他寧愿當一個隱者,靜觀其變。
冷先生是一個醫生,他既懸壺濟世,卻也能夠賺取利益,而且明白通過一切手段保持自己的地位和財富。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白、鹿兩家就是明證,一個尚可,一個就進了火坑。這無非是害了自己的孩子。他為了保自己的女婿,散盡家財,卻也沒有將他拉回來。為維護自己的清譽,敢于下猛藥弄啞自己的女兒,鹿兆鵬的媳婦。他醫術高超,醫好鄉黨無數,當治不好自己病時,就說壽數到了。他姓冷,人也冷,有時還能夠出一些餿主意,比如孝義不能生育,他就說什么棒槌神之類的。
田小娥作為一個傳奇人物,是絕對的女主角,不得不說。本來他的父親是個秀才,也有一些文化底蘊,估計是貪圖彩禮,把女兒嫁給了郭舉人做妾。郭舉人偏偏怕媳婦,自然不能十分關照小娥。當機會出現時,小娥抓住了,她成功地勾引了黑娃。黑娃本身是長工,不能給她名分,不能給她物質,還淪落為土匪。鹿子霖乘虛而入,這象征著黑勢力與貧民階級的媾和與妥協。把黑娃與小娥兩個人物組合到一起,寓意十分明顯,不屈服于現有狀況,與命運抗爭。然而,最終黑娃還是歸化于儒學,進入了祠堂。田小娥在人們的眼中是個破爛貨,但她如同白靈,能夠撇開世俗眼光,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如同潘金蓮尋找西門慶一樣,但殺死武大郎就不對了。
關于對男女之間情節的描寫,之所以稱之為男女之間情節,個人認為還不構成色情的程度,這是故事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不可能沒有男女,不可能沒有愛情,不可能沒有情事,除非是清教徒,除非刻意地去回避,刻意地去掩蓋,也不是不能做到,但那樣就會顯得多么不自然,如同《廢都》,此處略去250個字。
小說中對陜西地區的歷史淵源、風土人情、物產資源、氣候美景,等等,也作了全景式的,由近及遠、由巨至微、粗細相宜的描寫,不乏是陜西微縮博物館。
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巴爾扎克真的沒有騙人。
煤礦文聯動態
-
4月16日至18日,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詳細]
-
1月25日,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服務活... [詳細]
- 2024年煤炭文化十大新聞
- 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山西古交開展“萬…
- 中國煤炭報:川煤杯2024年“煤炭紀…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淮北礦業杯…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