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推進煤礦企業安全生產
當我們的親人出門工作的時候,我們總會或有意或習慣的叮囑一句:“注意安全,早點回來?!蓖瑯邮沁@句簡單的囑托,在一些職工卻意味著重要的責任,在一些職工家屬內心卻隱藏著莫大的擔憂。沒錯,生活在山西煤都的我們,很容易就想到了,這說的正是那些礦工和他的親人們。煤礦安全,這不單單是一句口號,而是整個社會進步的需要;這不單單是某個企業,某個領導的責任,更是這個社會對“以人為本”文化的認可和不斷深化才能實現的結果。
“以人為本”最直接的解釋就是以人為“根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的根本利益出發,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以人為本,不僅主張人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還回答了為什么發展、發展“為了誰”的問題;以人為本,不僅主張人是發展的根本動力,回答了怎樣發展、發展“依靠誰”的問題。“為了誰”和“依靠誰”是分不開的。人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發展的根本動力,一切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統一構成以人為本的完整內容。
具體到企業里,以人為本應該是人力資源管理的范疇,因為企業需建立健全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才能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人為本”的管理,就是指在管理過程中以人為出發點和中心,圍繞著激發和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展開的,以實現人與企業共同發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動?!耙匀藶楸尽惫芾淼幕舅枷胧?,“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人是能動的,與環境是一種交互作用:創造良好的環境可以促進人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是可以協調的,將企業變成一個學習型組織,可以使得員工實現自己目標,在此過程中,企業進一步了解員工使得企業目標更能體現員工利益和員工目標;以人為本的管理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人的發展是企業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前提。
再說到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耙匀藶楸尽惫芾淼闹匾栽谟谒翘岣咂髽I安全生產的重要條件。首先,要做好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在思想認識上要有足夠的重視,應當時時刻刻把我們的生命,企業的效益和社會的責任聯系在一起。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安全工作,提出“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安全生產理念,更體現了安全的重要性。但如何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再進一步切實將安全生產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呢,這就需要企業以及職工在日常工作中處處以人為本,堅持安全第一原則,不但明白生命的重要意義,更明白安全和經濟效益的統一。作為一個企業只講安全,不追求經濟效益是不切合實際的,應該說,安全是實現經濟效益的前提條件,安全是不能用經濟效益來彌補的,它是我們對自己、對他人的責任,在現代化的生產建設中,它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保障地位。只有大家都充分意識到安全生產對人、對企業、對社會的極端重要性,才能通過社會全員的主動、積極參與而減少事故的發生,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減少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負面經濟效益。
企業的安全工作來不得半點僥幸心理,安全生產就是企業最大的效益,是企業生存發展的保障。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是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前提條件,我們絕不能為一時的眼前利益去鋌而走險,而是應該擺正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實現安全投入與經濟效益的“雙贏”。企業正常的安全投入都應該在安全的失穩點與安全的保障點之間,超過安全保障點的安全投入可能就是盲目的投入,得到的效果,必然會適得其反,不但會增加安全管理的難度,還有可能真的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如果按全資金投入不足,企業盲目生產,從根本上不能消除事故的發生,將直接影響安全工作,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企業對安全的投入應該有預算,力爭使用合理的安全投入,發揮其最大的經濟效益。以人為本的煤礦企業管理,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減少礦工職工對于被解雇的懼怕;
2.在樹立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文化的基礎上,謹慎的雇傭每一名職工;
3.幫助礦工建立自我管理機制;
4.依據礦工安全生產的表現給與報酬或獎勵;
5.對礦工進行安全生產的系列培訓,從上至下的全面培訓;
6.建立職工們的集體觀,深化集體安全的重要性;
7.樹立企業對每一名礦工的信任,更做好與職工的溝通,做好職工安全生
產的保障工作。
同時,企業還需要用監督檢查等手段對企業安全資金投入使用情況進行必要的監督檢查。另外,企業應當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并且通過加大科學技術的應用和培訓力度,以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生產能力和管理水平。力爭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做最合理的投入,最大限度的發揮安全投入的作用,減少事故經濟損失。以最少的投入換取最大的經濟效益,這就是安全工作所追求的最佳狀態。
“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管理,是以高素質的員工為中心,把員工自我價值的實現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相融合,把管理制度的強制性實施,改變為員工自覺遵守和執行,這是對嚴格規范管理的升華。煤礦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考慮建立如下一些機制:
1.激勵機制。包括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煤礦企業管理者應能找準要安全生產的職工的真正需要,并將滿足職工需要的措施與企業安全生產的目標的實現有效的結合起來。
2.壓力機制。包括競爭壓力和目標責任壓力。競爭經常使人面臨挑戰,使人有一種危機感;正是這種危機感和挑戰,會使職工產生一種拼搏向前的力量,并促使職工將安全生產時刻銘記于心,并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目標責任制在于使人有明確的奮斗方向和責任,迫使職工去努力履行自己安全生產的職責。
3.約束機制。包括制度規范和倫理道德規范。制度是一種有形的約束,倫理道德是一種無形的約束;制度指企業的法規使職工的行為有所遵循,使大家知道應當做什么,如何去做并怎樣做對,是一種強制約束。倫理道德是自我約束和社會輿論約束。雖然方法不同,但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
4.保證機制。包括法律保證和社會保障體系的保證。法律保證主要是指通過法律保證人的基本權利、利益、名譽、人格等不受侵害。社會保障體系主要是保證員工在病、老、傷、殘及失業等情況下的正常生活。在社會保障體系之外的企業福利制度,則是作為一種激勵和增強企業凝聚力的手段,更是一種安全生產責任的物質保障。
5.環境機制。主要指人際關系和工作本身的條件和環境。和諧、友善、融洽的人際關系,會使人心情舒暢,在友好合作、互相關懷中愉快地進行工作。創造良好的人際關系環境和工作條件環境,讓所有員工在歡暢、快樂的心境中工作和生活,不僅會促進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會促進文明程度的提高。
在煤礦企業,只有有了健康的安全文化氛圍,正確的安全文化理念,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和方法,才可以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積極性,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間接地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是人,其關鍵是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建立制度,開展活動采取激勵措施等來轉變員工的安全價值觀,使實現職業安全健康成為全體員工的共同的價值觀,保證生產安全,防止事故發生成為員工共同追求的目標,實現企業生產價值與實現員工自身價值的高度統一成為全體員工共同的行為準則。建設企業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業各個方面、所有活動、一切生產過程中營造出一個強大的安全文化氛圍。使全體員工在這個文化氛圍中,其行為被潛移默化地規范在崇尚安全價值取向和安全行為準則之中,用安全文化造就具有健康完善的心理定式和正確的安全理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行為取向和文明的生產秩序的現代化員工隊伍。
如果我們的社會,具體到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個人都能把“以人為本”作為發展的最高價值取向,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把不斷滿足人的全面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以“人”作為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相信那一句“注意安全,早點回來”的叮囑,飽含著更多的是溫情,而少幾分擔憂。
(作者單位:中煤保險人力資源部)
煤礦文聯動態
-
4月16日至18日,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詳細]
-
1月25日,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服務活... [詳細]
- 2024年煤炭文化十大新聞
- 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山西古交開展“萬…
- 中國煤炭報:川煤杯2024年“煤炭紀…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淮北礦業杯…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