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書”隨感錄
一套毫無任何潤飾的安全科技書刊可以為求知者提供一生安康和一把罩惠他人的佑安傘。
一本絕不染指煽情的事故案例實錄書籍可以令閱讀者在撼動心靈、潸然落淚之余重新界定自我的工作行為軌跡。
讀安全書,似舉步在身體安康之途。
讀安全書,像仰吮著幸福和潤之霖。
讀安全書,如牽握生命守護神之手。
不言而喻,安全之書沒有純文學書刊那樣的動人遐思,也沒有純學術書刊那樣的蘊藉深遠。但安全之書可以打通我們踐安精神的穴位和經絡,而且還可以幫助我們消除對待隱患方面的悖謬思維。
毋庸諱言,盡管現代文明社會中安全已成為人們的第一大需求,而各地區紅紅火火的書店中卻極少有安全書籍的一席之位,更不敢奢望其榮登“暢銷書刊”的排名榜。盡管煤礦瓦斯大爆炸的警鐘以超高頻率響徹神州大地,而部分群眾卻還在吃人的隱患面前扮演著渾渾噩噩的可憐角色,事故教訓的書香根本無法飄入農民礦工的鼻孔。盡管人們豐衣足食、電器盈堂、書柜爆滿,而在富麗華廳中翻個底朝天卻未必覓得區區一本安全常識之卷的芳蹤。盡管人們無須重新拈量“安全重于泰山”之中是否真正飄舞著鴻毛,而安全生產法、安全規章的“白皮書”卻不折不扣地揭開了部分企業“理論與實踐”兩層皮的傷疤。當事故案例變得俯拾皆是時,我們又不得不痛心直面安全意識淡泊、安全知識匱乏、安全思維遲鈍、安全能力退化、安全操守滯后的危險變故。
作為一名從事十余載安全科學研究,到過全國三百多個事故現場進行事故成因理論調研、采訪、宣講的第一位安全生產志愿者,在滿腦子安全和事故的隙縫中,還夾藏著兩個看似幼稚的問題和答案:
問:是什么東西將人變成鬼?
答:是金錢、是貪欲、是僥幸、是麻痹、是無知……
問:是什么東西將安全變成事故?
答:是短利、是違章、是隱患、是迷信、是松懈、是無知……
問題雖然隨意但很沉重,答案雖然抽象但很簡練。源自于數百次事故采訪后痛苦的自問自答實在無法消除我的“憤患”情緒。在無知面前,事故發生得越多,安全書籍就越顯少得可憐。
人們腦中如果缺乏安全知識,便可恍惚覺察到事故魔眼放射出來的窺盯兇光。當你的安全理性在衰退、負化的時候;當你的安全責任在擯棄、流喪的時候;當你的安全思想在消亡、飛逝的時候;當你的安全信譽在漠傾、腐爛的時候;當你的安全行為在逆變、鈍化的時候,你就會迷失于“是什么東西將人變成鬼”這個幼稚的難題中。
人們手中少了安全書籍,安全屏障便會在事故面前轟然崩潰。不讀安全書,就會日益疏離幸福。不讀安全書,就會逐漸迷失親人。不讀安全書,就會倦怠身體安康。不讀安全書,就會滋生荒誕禍患。不讀安全書,就會在無知無意中踐踏自己和他人的寶貴生命。事實毋庸置疑,彌漫和橫亙在人和安全之間的東西便是隱患。隱患沒有固定的存在模式,也沒有什么簡簡單單的黃金定律能確保多元化的隱患被剔除。隱患是事故的唯一禍魁,安全書籍就是人們治理隱患的高效載體,是人們依賴的“治患”良方。
讀安全文學書,我們可以在文學的海洋中漫步之余,感觸到平安的幸福魔力。
讀安全科技書,我們可以辨識隱患、測控隱患,并采用正確有效方法消滅隱患。
讀事故案例書,我們可以在頭腦中將警鐘敲得更響,常年做到安全遵章行為的不松懈、不變異。
安全之書是滋潤人們干涸安全心田的汩汩清泉,安全之書是人們理應祈盼仰飲的滴滴甘露。常讀安全書的人總會有一種向自然散發的內斂、慎世和沉靜。常讀安全書的人總會對生活、生產中的危險變故表現出一種處險不慌、從容練達、應付裕如的瀟灑。而廣泛存在于事故致因理論中的僥幸心理、麻痹思想、“三違”行為在安全學者眼中會統統變成異化與荒誕。
如果沒有“安全書”的香乳,在金錢面前惡性膨脹的貪欲會戰勝冷靜的安全思維,在利益面前不顧一切的追逐會取代本來就搖擺不定的安全行為。在緊急生產指標面前艱難的取舍抉擇過程中,干部們肯定沒有了“安全第一”的豪言壯語,轉而是底氣不足的“一定要堅決保證完成生產任務,這個安全也應該保證嘛”。領導們輕松圓滑地把模棱兩可的燙手山芋甩到了普通職工手中,接下來就是榆木疙瘩也能猜出工人們是先要何物、后要何物了。
在太多的誘惑與威脅面前,人們迷茫了。在已經豐衣足食的今天,難道還有比“安全”更重要的東西存在嗎?我國鐵路提速為什么會分成數個階段完成,而不是一次提速到位。我國在神舟五號飛船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之前為什么要有神四、神三的前期模擬航天載人試驗飛行,而不是第一次發射火箭就送人上天。我國核電工業為什么要先建一個大亞灣核電站,數年之后再建一個秦嶺核電站,而不是一次性建上十個、二十個核電站。答案只有一個:“安全”。為了確保安全,必須一步一步摸索著前進。試想,國家的重大航天、核電工程都如此重視安全,在基層還會有什么東西能夠凌駕于“安全”之上呢?
然而,我們的心靈卻被一次次惡性事故不斷撞擊著。
沒有讀過安全書、受過安全教育的農民礦工們可以為每天“30元”的鈔票而貿然邁進危機四伏的小煤窯賣苦力挖煤,縱然能否升井下班還是個問號。泛著童真眼神的輟學兒童可以為每天“八元”的鈔票而置身于隨時都會爆炸的煙花鞭炮堆里埋頭干活,縱然能否平安回家還是個問號。為了圖痛快酒后駕車,圖瀟灑超速飆車,圖金錢超載開車,圖省事違章停車的現象人們早已司空見慣,縱然電視、廣播、報紙中滿眼、滿耳、滿腦都充斥著每年多達十萬之巨的交通事故新聞報道。
許許多多漠視安全之后冠冕堂皇的理由已無法再撫平人們傷痛的心靈、博得人們的信任;許許多多血腥事故之后圓滿的緊急援助事跡已無法再取得人們發自內心的“喝彩”,許許多多葬身于千米煤層、滾滾車輪、熊熊烈火、滔滔江河之中的無辜遇難者已無法再贏得人們更多的“同情淚花”。
古人云:“吃一塹,長一智”。數不清的事故在將警鐘敲破的同時,也慷慨贈予了我們許多寶貴的“塹”,借他人血腥災光后留在書本上的“塹”長自己的“安全智”,這樣的“安全書奶酪”,我們怎么會忍心不吃。但是,各地區門庭若市的書店中卻極少有這樣的珍貴奶酪,從“生命安全重于泰山”的角度理解,“物以稀為貴”實在是恰如其分。
毋須闡釋更多,“安全之書”會帶給我們更多、更久遠的安康收益,愿它佑安我們今生今世。
(作者單位:長治市安全文化宣教基地)
煤礦文聯動態
-
4月16日至18日,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詳細]
-
1月25日,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服務活... [詳細]
- 2024年煤炭文化十大新聞
- 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山西古交開展“萬…
- 中國煤炭報:川煤杯2024年“煤炭紀…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淮北礦業杯…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