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獎:親情文化在王村煤礦安全管理中的實踐
【摘要】煤礦是一個高危行業,煤礦的安全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對于煤礦安全工作,我們在注重制度管理同時,也應更加重視職工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影響安全的因素,有客觀環境因素、也有主觀人為因素,并且絕大多數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引起的,特別是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素質不高造成的。近幾年來,王村煤礦在加強職工安全思想教育,增強職工安全意識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特別借助親情文化這個特色載體,把安全思想宣傳教育形象化、具體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旨在通過探討交流的方式,進一步推動安全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創新。
【關鍵詞】親情文化 安全管理 實際成效
親情是人類最寶貴的一種感情,主要指那些以血緣、姻緣、情緣等關系為紐帶,通過交流交往而形成的親戚、戰友、工友、學友等之間難以割舍的感情。親情文化就是突出情感為紐帶,為了共同利益取向、共同價值觀念、共同價值追求,形成對家庭、親人、企業、社會、國家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煤礦親情文化屬于安全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煤礦親情關愛體現著對生命價值的尊重,其目的是促使人們自覺樹牢安全意識、規范安全行為,切實抓好自身的安全生產和礦井的安全生產,進而確保自己家庭和親人的幸福以及礦井所有職工家庭的幸福。王村煤礦地處渭北高原合陽縣境內,屬于典型“三軟”煤層,頂板易碎、地板沉陷、可采煤層偏破,這些都是造成支護不穩定性,設備易出現上竄下滑,端面煤巖易片幫、冒頂,給生產帶來極大危害。全國類似條件下采煤發生大面積冒頂事故經常發生,“三軟”煤層開采成為當今井下采煤安全治理重點。面對“三軟煤層”開采帶來安全問題,王村煤礦通過親情文化以情明理、以情動心、以情促安,豐富了職工安全思想工作教育方式,提高職工安全自保意識,做了一些有益嘗試和探索。
一、王村煤礦親情文化提出的背景
背景一:王村煤礦是1988年12月建成投產的煤礦。王村煤礦發展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從小到幾萬噸到幾十萬噸乃至200萬噸,前后歷經24年風雨歷程。在奮斗拼搏中,從粗獷式炮式掘進采煤到實現機械化采煤,王村煤礦得益于一直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職工隊伍,得益于一直特別講團結、特別愛奉獻的職工隊伍。那么,凝聚力來自何處?王村煤礦的總結是來自職工對企業發展的依存,來自職工對共同理想的追求,來自工友之間兄弟般的深厚情誼。
背景二:煤礦是一個臟苦險累的行業。王村煤礦地處渭北高原,煤炭埋藏相對分散、埋藏度較深,無露天開采條件,全部都是地下開采。此外,渭北地質復雜,在造成煤層薄厚、傾角大小變化多端,同時煤礦的采掘工人每天都要深入幾百米的地下煤層,面對突發性的種種地質自然災害——瓦斯的逸泄、積水的涌出、地壓的突變、頂板的坍塌、煤炭的氧化與自燃……面對著這些死亡的威脅,為了給國家多生產煤炭,煤礦工人付出了智慧、汗水,甚至生命,煤礦工人承擔巨大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是常人不能忍受的。注重親情關愛成為可以使壓力需得到釋放,心理得到疏導。
背景三:近年來,面對環境枯燥,條件艱苦的井下場所,王村煤礦提出了眾人文化理念,把為了人、依靠人、發展人落實到安全生產實際工作中,千方百計改善員工的工作、生活條件;并開展各種愛心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溝通了員工之間的情感,融洽了員工之間的關系,以真情厚誼為紐帶,把煤礦變成了溫馨的家園,在職工心中形成了我以來企業生存,企業靠我來發展相互依賴關系。親情關愛使員工在王村礦工作有了家的感覺,感覺到王村礦的溫馨與和諧,也為王村煤礦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王村煤礦親情關愛的形式及內容
“安全沒有亡羊補牢,安全沒有四舍五入”,這是王村煤礦對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它體現著企業對職工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在親情關愛中,王村煤礦主要有突顯以“關愛、尊重、理解、信任、鼓勵”五種形式親情滲透和感染,增強了職工對企業親近感、歸屬感、欣慰感、信賴感,從而樹立正確安全價值觀,培養職工自律行為,規范職工操作程序,提高職工安全素質,鑄就安全生產銅墻鐵壁。
(一)深情教育筑就安全防線
1、深入開展“安全警示日”活動。把王村煤礦歷年事故匯集成冊、拍攝成視頻,把事故日當成恥辱日、警示日,這是王村煤礦關愛關心職工的一個創舉。敢于揭傷疤,敢于亮家丑,敢于面對事故,讓血淋淋真實慘痛教訓用文字描繪、讓影像重放,更能引發職工對違章的警覺,更能認識到事故后果殘酷,更能體味到生命可貴,更能體味到生活的美好。從2014年初至今,王村煤礦堅持警示日提醒,組織職工學習本礦發生事故17起,有2200多人受到教育。
2、開展真人現場說安全活動。身邊人說身邊事,更具安全宣教感染力和說服力。近兩年來,王村煤礦先后多次邀請事故經歷者或者受害者回到礦上,請他們講解個人違章的經過、講當時事故的情景,講到因事故給自己、子女、家庭、帶來種種傷痛。同時,王村煤礦邀請工作三十多年未發生1起違章老工人,講怎樣判斷隱患,講怎樣處理違章,講怎樣應對災難,通過正反兩方面典型去感化了當事人,教育了一幫人,帶動了一片人。
3、建立礦井千米安全提醒長廊。從地面洗澡堂更換工裝那一刻起,在通往井口的必經之道上建成以安全規章十項權利警語、漫畫、標準化作業圖片為主要內容的安全文化走廊下到井下到每個工作面,區隊都有自己的安全文化長廊,將職工全家福的照片、妻子寫個丈夫的安全家書、孩子寫給父親的安全寄語、父母對兒子的安全期盼以及職工家屬手編工藝品、班組的簡短而富含哲理安全座右銘,設置在巷道兩邊,時刻提醒自己要注意安全。
4、情景短劇演繹安全就是幸福。寓教于樂、寓教于思、寓教于為,王村煤礦在安全宣教中不是照本宣科,不是按部就班,注重在思路上創新、方法上創新。在保持以前三句半、安全誦讀等基礎上,由工會、宣傳等部門邀請家屬參與,根據安全真實情節,以室內情節短劇形式,充分發揮女工家屬腿勤、嘴勤、心細的特點,根據案例編寫安全小劇本,以送文化下基層的方式,講給職工聽、誘導職工們想,讓職工深深明白違章就是害人,安全就是幸福。
(二) 濃情實惠體現王村幸福
1、實行旬休制。除職工正常享受年休假和公休外,每旬最后一天倒緊班時強制休息,及時解決了職工倒緊班時疲勞作業的問題,也讓過去這一事故的多發時段成為了真正的安全檔期。讓更多人騰出時間與家人團聚,盡享天倫之樂,讓煤礦管理做到了從“回家難”到“?;丶铱纯础?,家事公事兩不誤。
2、開展送“六?!被顒?。王村礦長期堅持給職工過生日送“祝?!被顒?,由礦工會收集職工全家福照片和拍攝視頻,并給每名員工制作成生日祝福短片,職工生日當天通過礦區電子大屏播放視頻送祝福、班前會全隊職工送祝愿、礦領導親自致生日寄語、送生日禮物、班中餐免費送蛋糕(職工餐廳送長壽面和兩個荷包蛋),今年礦又開展生日送瓜果活動,滿懷深情的祝福讓職工感受到了企業的溫暖和幸福。
3、推行帶薪年休假旅游制度和提高職工福利制。鼓勵職工攜家屬外出旅游,給職工補貼500元,家屬補貼1000元,讓職工體面生活、快樂工作。同時,為更加突出民生發展,我礦每年為職工發放工作服、西裝、棉衣、洗浴用品等勞保福利達50余種,極大地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開設井下超市服務職工。在礦井各采區建立井下超市,配備各種食品和井下防爆飲水機,解決了職工井下就餐難、喝熱水難問題;堅持讓上夜班職工喝咖啡,預防職工疲勞上崗;同時給行下超市配備醫藥箱,針對職工發生的突發性身體不適和身體外傷及時救治。
5、堅持職工身體健康狀況檢查。給每個區隊配備了體溫計、血壓計、酒精測試儀,要求班前會對職工進行測試,讓身體健康狀況差的職工回家休養。同時,為職工購買了拉力器、握力器、啞鈴、擴胸器等,提高職工身體素質,筑牢職工入井前的安全防線。
6、建立困難職工愛心基金。王村煤礦建立愛心洗車臺,利用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排放水清洗車輛,本礦職工 “愛心”洗車臺洗車每次收取5元,外單位人員到“愛心”洗車每次收取10元,整個收取費用作為愛心基金,救助個人及家庭出現緊急意外導致困難職工,為困難職工、弱勢群體提供奉獻愛心。
(三) 柔情溝通減輕工作壓力
1、建立一站式服務中心,每天派出善于能說會道善于溝通的女工及職工家屬坐臺,及時與職工談心拉家常,了解職工所思所想所為,通過女性和煦春風、娓聲細語,把服務中心變成政策解釋的中心、職工心理疏導中心、職工困難救助中心、三違家屬幫教中心。
2、王村煤礦開展信息直通車活動。礦黨委要求礦黨政領導和中層干部手機24小時開機,職工可以直接跟礦領導對話,直接向礦領導反映區隊安全隱患、個人生活困難、技術創新思路、安全管理點子等,礦領導可以隨時了解、答復和解決職工群眾反映的生活和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用短信架起干群交流、溝通、互動的橋梁。
3、開展“尋找最需要溫暖的人”活動。對全礦區在職和離退休職工的家庭和生活情況進行統一摸排,并有計劃的長期幫助,讓全礦干部職工關心弱勢群體、同情弱勢群體、幫助弱勢群體,在礦區形成尊老愛幼、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崇尚文明的良好風尚。
4、開辦職工開心農場。為了幫助職工減輕壓力,王村煤礦針對農合工多的特點,開辦開心農場,種植四季各種蔬菜,引進孔雀、鴕鳥、鱷魚,開挖蓮藕池、養魚塘,讓職工餐后漫步農場中,感受到家鄉那種空氣清香、炊煙渺渺的生活,感受與城市不一樣的清新和寧靜,王村煤礦就是自己的家鄉,使工作壓力瞬間得到釋放。
5、開展活動豐富職工生活。在重大節日舉辦活動之外,王村煤礦開展周歌、月舞、季聯歡活動,舉辦羽毛球、乒乓球象棋、圍棋擂臺賽,定期每月開展“情系開心園共筑王村夢”活動,讓職工自編自導自演,實現自我調節、自我調適、自我解壓。
(四)真情服務解決后顧之憂
1、推行“去向告知牌”管理。在全礦中層干部及機關工作人員中推行“去向告知牌”服務管理,服務部門工作人員因故離開辦公室,要及時填寫離開時間,事由和去向、返回時間和聯系電話,方便辦事人員業務聯系,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2、推行“首問告知”制度。外來人員和本單位職工進礦辦事存有疑問,部門工作人員要嚴格執行“首問告知”規定,及時向來客和職工認真解答疑問和指明辦事單位,以此轉變干部作風,提高服務意識,提升企業形象。
3、推行窗口微笑服務活動。把全礦干部、職工按照崗位職責的不同,分別劃分到真情服務、誠信服務、溫馨服務、禮貌服務四個窗口,礦領導被劃為真情服務窗口、各級管理人員被劃入誠信服務窗口。推廣每個窗口都按崗位工作內容制定了文明用語規范、接待禮儀規范,并將微笑元素融入到兩個規范當中,以增強干部的服務意識和親民作風。
4、困難幫扶一對一凝心聚力。王村煤礦開展礦處領導與區隊幫扶一對一、與特困職工一對一,區隊領導與困難職工一對一,班組成員與困難職工手挽手。礦工會每月深入鄉村、城鎮、學校走訪,開展金秋助學、愛心捐款等活動,及時解決職工的實際困難和有效的進行心理疏導與精神上的安撫,建立“六必訪、七必談”制度,穩定職工思想情緒,并使其心情舒暢的投入到安全生產工作中去。
(四)無情管理彰顯對生命尊重
1、制度建設是管理 “利劍”。嚴是愛、松是害,安全不抓害三代。在安全管理上,王村煤礦制定了十條安全紅線,制定了井下現場隱患辨識26條和嚴重“三違”行為辨識110條,干部職工不熟悉安全操作規程、不知道安全隱患辨識,實行一票否決即不能入井。安全違章實行追責制,安全事故實行問責制,從2012年王村煤礦因安全事故被撤銷職務就有班組長、區隊長、科室長就有二十多人。
2、經濟處罰是有效手段。王村煤礦根據現場安全管理辦法,對對五章34 款72條做出明確規定,制定出安全處罰詳細規定,小到職工自我測溫查體大到礦領導帶班到處查違章起數,條條有標準、項項有規定,經濟處罰最低100元,最高可達到10000元,2013年安全管理處罰達到38萬多元。
3、對事故人員處理實行絕情。王村煤礦事故人員三不放過,按照事故性質惡劣程度、事故的危害程度、事故的損失程度,按照礦業公司獎懲條例對相關人員處理分為八個等級:警告、記過、降級、免職、留礦察看、解除合同、追究刑責。最輕的進行警告,個人形象受影響;最嚴重的是追究刑責,個人進班房,給家庭帶來傷害。
四、親情文化對王村煤礦安全管理帶來顯著成效
三年多來,親情關愛在王村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深深扎根發芽,直接帶來了顯著的安全管理成效。
(一)安全生產的氛圍在增強
“爸爸,我在等你回家!”,“孩子他爸,你是家里的頂梁柱”井口安全長廊里到處洋溢著這樣的親人深情寄語。近幾年來,王村煤礦把對職工的愛融化于家庭父母之情、夫妻之情、父子之情、兄弟之情當中,收集安全親情寄語2100多條,安全親情家書600多封,這些普通而真摯深情都足以喚起職工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責任。生產創造財富,安全帶來幸福。安全是企業的生命,是家庭的幸福,是職工的效益。親人的一句句肺腑之言、父母的一聲聲諄諄叮囑、妻子溫存的眼神、孩子稚氣的話語,更能讓礦工感覺到對家庭的一份責任、對企業的一份責任,促進職工從對親人感情的珍惜上,不斷增強遵章守紀、自我保護的責任感和壓力感,營造出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親情最能打動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親情化管理”模式讓職工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營造了“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的良好氛圍,也讓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事故的數量在減少和事故的等級在降低
對事故人員處理,按照事故性質惡劣程度、事故的危害程度、事故的損失程度,王村煤礦按照礦業公司獎懲條例對相關人員處理分為八個等級:最嚴重的是追究刑事責任,最輕的進行警告;根據事故危害程度,經濟處罰最低100元,最高可達到10000元。2011年上半年,王村煤礦對3名班組長進行免職處理,并調離工作崗位;2012年上半年,對2名區隊黨政正職進行降級處理,對2名職工進行留用察看處理;2013年上半年僅對2名免去現場班組長職務。下面,用一組統計數字來表現親情文化在安全管理中的成效。
2011年至2013年1——6月份王村煤礦同期各類安全事故統計分析

現在,我們從2011年、2012年、2013年1——6月份同期從事故總體來說:2011年上半年發生事故次數為6次,2012年上半年發生事故為次數5次,2013年發生事故次數為3次,三年同期事故遞減率分別為83.33%和60%。從個體事故來說:2013年上半年消除了常見的頂板事故,極易發生的運輸事故也呈現了穩定控制態勢。
(三)企業形象在提升。隨著親情文化深入人心,王村煤礦職工形成了:保證安全就是保護自己的生命,保證安全就是保衛家庭的幸福;保證安全就是保證企業的發展的共識。親情關愛增強職工對企業歸屬感,他們自覺融入企業發展中,迸發出扎根企業、熱愛企業、奉獻企業的工作熱情,2012年,王村煤礦生產原煤180萬噸,安全生產實現2400多天。2013年,王村煤礦生產原煤200萬噸,安全保持平穩態勢。同樣,辛勤的汗水換來了豐碩的成果。2012年——2013年王村煤礦先后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國家安全生產總局、中國煤炭協會授予安全質量標準化示范煤礦、安全先進礦井、經營管理先進單位、安全質量標準化先進煤礦、瓦斯治理示范礦井建設先進煤礦等榮譽,王村煤礦已經成為陜煤化工集團標桿企業,社會青年把自己能成為王村煤礦一名職工作為一種榮耀,職工把能在澄合王村煤礦工作當成一種幸福。
五、親情文化在安全管理中應注意幾點
親情文化在王村煤礦安全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絕不是安全管理的靈丹妙藥,它是安全剛性管理有力補充,不能徹底杜絕違章和事故的發生。況且,親情關愛在安全管理應用中,過于或者片面強調了“親情”的人性作用,在一定程度弱化了管理制度的嚴肅性,甚至減弱煤礦作為高危行業剛性管理的執行力。因此,筆者認為親情關愛在安全管理中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思考一:親情文化必須是感恩文化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親情文化就是通過企業對職工點點滴滴的關愛,增強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這種歸屬感一旦化作無窮的動力,就會使每個干部職工從內心涌出為王村煤礦事業奮斗的激情。知恩——感恩——報恩,這是職工生存之道,也是企業發展之道。如果親情文化背離這個方向,那它就失去其應有價值。
思考二:親情文化應該用情有“度”
無情未必真豪杰,用情謹防過泛濫。親情關愛、親情文化建設有其有益的一面,同時也要注意防治用情過濫。我們在生活上、工作中關心、關愛職工是對的,過于看重親情文化作用或者夸大親情關愛的效力,時時處處人人講親情,就會弱化安全管理部門作用,使安全管理處于歌舞升平之中,那么危機就會悄悄地到來。
思考三:親情文化不能代替安全措施
在實踐中,我們并不諱言注重親情文化建設,能夠促進安全管理上調臺階、上水平,但是親情文化建設不是安全管理的萬能鑰匙,更不能代替安全具體措施。如果僅僅注重親情精神作用,而無視安全管理的真刀利劍,那么安全必然要出大隱患、大事故。
思考四:親情文化不能沖突管理法規
前面講過親情文化是安全剛性管理有力補充,安全規章制度才是安全管理的基石。我們都知道人性是有弱點的,剛性制度約束人的行為最好手段,片面認為開展幾次親情關愛行動就能杜絕事故隱患那是錯誤的,所以在開展安全管理不能本末倒置。
總之,加強親情文化建設是打造安全王村、五精王村、創新王村、綠色王村、幸福王村的不懈追求,就是用人文關懷和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職工對企業認同感,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同時也充分體現了企業關愛員工的真情。也只有在親情感召下,職工才會傾情奉獻王村煤礦,提高企業凝聚力、向心力和競爭力,促進企業又快又好發展。
煤礦文聯動態
-
4月16日至18日,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詳細]
-
1月25日,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服務活... [詳細]
- 2024年煤炭文化十大新聞
- 中國煤礦文聯“萬福迎春”文藝志愿…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山西古交開展“萬…
- 中國煤炭報:川煤杯2024年“煤炭紀…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淮北礦業杯…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