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獎:煤礦文化建設的特點與規律研究
摘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髓,同樣,對于來說,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靈魂,是企業開拓創新、不斷壯大的命脈和源動力。本文分析了煤礦文化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同時結合永煤集團城郊煤礦的文化建設成功案例說明煤礦文化建設對企業長遠發展戰略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煤炭企業 文化建設 管理 核心競爭力
引言
文化是企業的軟實力,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煤礦文化建設是職工長期在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逐漸形成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群體意識,是員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與企業發展過程中培育形成的內在精神、核心理念、價值觀念與行為準則。煤炭行業是進入市場較晚的行業,最近幾年才開始引入和發展完善文化建設機制。認真研究和探討文化建設對煤炭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煤炭文化建設的現狀與特點
煤炭企業的文化建設是屬于管理的范疇,具體而言,它是指煤炭企業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通過長期的生產經營實踐活動所形成的并為全體員工遵循的價值觀念、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煤炭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除了應鞏固現有優秀文化,還必須與時俱進從以下幾個方面健全文化體系。近年來,許多煤炭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 制訂了本單位文化建設戰略并取得豐碩的成果。
(一)文化建設成果的現有特點
1.自上而下建立引領體系。依據煤炭企業內外環境,制訂企業的戰略目標、戰略方針,并根據戰略目標、戰略方針構建全體員工的共同愿景,增強企業的凝聚力、戰斗力。從實施企業發展戰略出發,圍繞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企業精神, 提出系統的、完整的文化理念。對于這一完整的體系, 通過宣傳, 滲透、灌輸給所有員工,使員工在短期內對其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并在工作中遵守和執行。永煤公司自成立以來率先實踐和形成了以“人企合一、順勢而行”為企業哲學,以“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為核心價值觀的先進文化體系,并植根和內化于干部員工的心中,引領和助推了企業的科學發展。
2.為保障文化長期穩定的實施,建立了文化建設的支持體系。文化作為一種理念要變為礦工們的精神風貌,需要經歷艱苦細致的滲透過程。普遍做法是:印制《文化建設手冊》,使職工們人手一冊,并在群眾會、進班會等場合開展文化禮儀,天天誦讀;開展行為文化建設,對全體職工進行軍事化訓練、安全培訓和文化培訓,歌唱企業之歌比賽。以行為文化指導制訂職工行為規范, 使文化理念成為廣大員工的職業價值取向,并轉化為推動礦井發展的自覺行動。
3.建立企業識別系統。我國煤炭企業大部分都屬于單一的煤炭開采,由于原煤不適合商標注冊,所以煤炭企業過去都沒有自己的企業標識。通過文化建設,許多煤炭企業都建立理念識別系統、戰略識別系統、聽覺識別系統、視覺識別系統, 配合企業標識、企業旗幟、企業之歌以及環境刷新等活動,使煤炭企業的社會形象大有改觀。
(二)文化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財富》500強評選總結中提到,最能預測公司各個方面是否最優秀的因素是公司吸引、激勵和留住人才的能力。通用電氣的CEO韋爾奇提出:“要用快速、簡易和自信引導公司文化, 通過人的力量實現生產率增長與競爭優勢。”就是在這種文化的指引下, 韋爾奇用18年時間使GE成長為1 000億美元的巨人公司。企業持續發展要靠其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來自于管理和技術,而管理和技術靠的是文化,文化就是管理上升為文化的更高層次的管理手段。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造就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動力之源,它不僅能夠增強企業內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是企業應對市場競爭、創建國內一流企業的內化動力,對企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和對外擴張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煤炭企業文化建設,就要立足于市場競爭和長遠發展來培育自己的文化、塑造自己的企業形象,使其產生強大的滲透力, 既能夠凝聚全體員工,更可以對外輸出和擴張,從而有效地支撐企業的長遠發展規劃,實現戰略目標。在煤炭領域,永煤集團的創新和經營理念早已被專家學者當做案例研究,而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正是城郊煤礦乃至永煤公司文化和經營理念的延續,其多次入選《財富》雜志評選的“世界500強”榜單,關鍵是優秀的文化,其技術創新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則植根于其獨特的文化中,使企業呈現出了強大的活力和市場競爭力,企業規模效應和影響力也得到了不斷擴大。
二、煤炭企業文化建設的具體表現和實行途徑
煤炭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 除了應鞏固現有優秀文化, 還必須與時俱進從以下幾個方面健全文化。現就永煤集團城郊煤礦的文化建設成果為例談點粗淺的看法。
(一)安全文化建設理念
作為高危行業的煤炭企業,井下工作始終受到 水、火、瓦斯、煤塵、頂板五大自然災害的威脅,其安全文化建設的研究已成為安全文化建設研究的重中之重。永煤集團城郊煤礦秉承“生命至高無上,安全發展第一”的安全文化理念,嚴格執行“012345”安管模式,將安全管理升華到敬畏生命的人本高度,安全為天,生命至尊。始終把安全當成生命工程經營,“不要一兩帶血的煤”,不斷加大安全投入,持續創新管理手段,牢守安全底線,強力打造本安礦井。
1.牢樹雙零理念。堅持“從零開始,向零奮斗”安全理念和“十個零理念”,將安全管理升華到敬畏生命的高度,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把職工當兄弟、當親人,帶著感情抓安全,牢固樹立全面全員安全管理原則,建立健全安全責任制,管人、管事、管業務必須同時管安全。堅持多上設備少上人,最大限度減少密集作業人群,促進了人、機、環境、過程的和諧,為員工生命健康創造了最佳保障。
2.塑創本安模式。細密梳理了礦井、區隊、專業科室、班組、職工五個層次安全主體責任,創新實施了員工自律、班組自主、區隊自治、科室自控和礦井保安“4+1”安全管理模式,在各層級間建立安全管理銜接流程,逐級目標包保,實現了以礦井保安為“引針”,四級安全主體“穿線”管理,構建了全方位覆蓋、全時空掌握、全過程互動、全員參與的安全管理網絡,奠定了礦井長效本安管理基礎。
3.夯實“三基”建設。以抓基層、抓基礎、抓基功為重點,持續加大安全投入,嚴格執行“5E”標準,在井上、下建立6處實操基地和安全教育展室,深入開展“安全三人行”、“1+9”零點行動和盲時、盲區、盲行為“三盲”干部走動式管理,強力推進“四步五型”新班組建設,促使全員牢牢守住安全底線,連續8年無死亡事故,2009年一舉消滅輕傷以上事故。實現了長周期安全運行,為打造高產高效礦井構筑了堅固壁壘。
(二)管理文化建設理念
高度決定視野,目標決定未來。城郊煤礦緊密結合管理實際,把技術進步和管理創新作為提高礦井核心競爭的不竭源泉,凝聚制高合力,打造善戰團隊。
1.內驅聚力提效。以學習型組織建設和準軍事管理為抓手,理念故事化,行為制式化,激活創造潛能,引導員工把把升華崗位價值,當作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人生機遇。建立了以業績為導向的薪酬分配體系、干部選拔體制和“星級員工”評選機制,開通了管理、技術“H”型成長“雙通道”。始終堅持勞務工與正式工的“五個一樣”,人盡其才,形成了平等、開放的“賽馬”氛圍。員工把企業當家,把崗位當命的使命意識,為礦井發展匯聚了強大合力。
2.開展全員創新。創造性的提出“無中生有”的創新導向,積極營造“鼓勵創新,寬容挫折,容忍失敗”的創新氛圍,建立起科技項目“招、拍、掛”和“科技騰者”全員公投評選機制,成立“員工創新工作室”,定期舉辦成果發布會,重獎“雙創”有功人員,讓員工通過創新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打造“雙創”百萬富翁。完成管理創新500余項,科技創新342項,獲國家專利18項、挖掘絕活絕技174項,收購實用科技成果46項,累計增效3億多元。
3.加大科技投入。按照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總要求,不斷加大科技投入,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投入1.2億多元,對礦井綜采、掘進、運輸等系統進行了全面優化升級,裝設了礦井供電、運輸、通風、監測監控自動化設備及系統集成技術。全自動綜采面、無人值守變電所和充填開采新技術正加緊實施。礦井采掘生產機械化、輔助系統自動化、皮帶集中控制化、安全監測數字化,設備開停集控化的“數字化礦山”目標已基本實現。
4.引領綠色經濟。本著對煤炭及其附產品“吃干榨凈”和“低碳開采”的原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引領綠色開采。先后投資240多萬元,完善了煤化工用礦井水處理系統。提升各品種矸石、廢舊物資的利用價值,形成制磚、水泥產業鏈條,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達到100%。以科技創新為平臺,超高水材料充填開采技術日臻成熟。建立回采工作面經濟技術檔案,成功運用“一淺一低”底板注漿法、“扇形旋轉”回采法等新工藝,為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發揮了開創性、示范性和帶動性作用。
(三)人本文化建設理念
企業間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 是企業凝聚力的較量,人才競爭是煤炭企業間較高層次的競爭, 歸根結底又是以人為本的文化競爭。以人為本, 就是要注重人的素質提高, 注重對人的價值理念的提升。升華人本理念,根植和諧之脈。
1.保障員工體面勞動。以發展鑄卓越、贏尊重,讓員工體面勞動、尊嚴生活。全面打破勞務工與正式工的身份界限,不僅實行“同工同酬”,而且搭設管理、業績、技術、學習四條成長通道,提干、選拔、留轉、賦能“四輪驅動”,先后有764名農民工留轉為企業合同工,289名農民工加入了黨組織,74名農民工走上了中層領導崗位。在這里,農民工定期免費體檢、購置私家車、入住新樓房,農民工不再是一個悲情字眼,而是一種榮耀和驕傲,被譽稱為“白領礦工”,真正體會到尊嚴的價值,品嘗到職業生命的甘甜。
2.改善生產生活環境。不遺余力地為員工創造優美的工作生活環境,巖巷全部實行機械化巖巷作業線,綜掘水平達100%,斜巷開設乘人猴車和助力裝置,大巷實行“公交化”人車,最大限度地降低職工疲勞程度。新建職工食堂5000多平米、澡堂3000多平米、區隊辦公樓2000多平米、停車場3100平米,建成符合國家級比賽標準的塑膠籃球場、羽毛球場,職工宿舍實行標準公寓化管理,購置了洗衣設備,設立了“榮譽餐廳”,新上了草坪音箱等公益設施,各種文體活動常年不斷,異彩紛呈。
3.完善美化職工之家。所有區隊均達到“職工之家”建設標準,投資300余萬元新購健身器械、棋牌桌椅、書籍等,裝備了閱覽室、圖書室等,成功承辦了全國煤礦第四屆職工運動會男子籃球賽分賽場比賽活動。多種人本關愛,全面激發了員工奮發向上的潛在激情,礦井風清氣正,人心思齊,連續7年實現無違紀、無違法、無犯罪的“三無”記錄。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增強,積極參與企地共建,相繼為四川汶川、青海玉樹等地震災區捐款260多萬元,社會形象日益提升。
三、新形勢下煤炭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和途徑
(一)企業領導者必須成為推動文化建設的中堅力量
煤炭企業在重組整合期度過后,其領導者需要在融合期更加關注文化的建設,要親自參與文化理念的提煉,指導文化各個系統的設計,提出具有個性化的觀點,突出強調獨具個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識,通過長遠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藝術,感染和影響員工發揮最大的潛力,推動企業科學和可持續發展。
(二)文化建設必須與企業管理相互融合
不論規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羅企業的一切活動,不能從根本上規范每一個員工的行為意識。而文化則是一種無形的文化上的約束力量,形成一種規范和理念,來彌補規章制度的不足。尤其對于重組后的煤炭企業,更是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文化建設必須堅持長期建設和不斷創新
文化建設工作的長期性,在于它伴隨著企業建設和發展的全過程,要使文化理念化為員工的自覺行為,必須有長期“作戰”的準備。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企業家和員工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去營造、培養和發展,就像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是永煤公司文化和經營理念的延續一樣,而城郊煤礦正是這種文化建設的標桿和引領。
結語
一個沒有優秀文化的民族,是無法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一個沒有優秀文化的企業,也是同樣無法屹立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當中,文化建設是企業的長期行為,也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企業的上層建筑,煤炭企業文化建設對煤炭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有著重要意義。只有充分認識到文化的價值所在,全身心不間斷地投入建設,才能形成企業自身的優秀文化,更好的發展員工的能動精神,才能適應新形勢下全球化經濟浪潮的挑戰,才能更好的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促進企業的前進發展。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