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三等獎:煤礦企業安全文化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分析
摘 要:分析了安全文化本質性、作用對象和作用范圍以及安全文化的層次性對煤礦經濟效益的重要性,分析了煤礦經濟效益促進安全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最后分析得出安全文化與經濟效益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關系。
關鍵詞:煤礦;安全文化;經濟效益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煤炭能源需求的增多,煤礦生產開采問題日益凸顯,煤礦事故災害事故頻發,導致了難以估算的經濟、財產損失,這些事故歸根結底還是安全和安全文化本身的問題。因此,研究煤礦生產中安全文化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
一、安全文化對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及推動作用
1.1 安全文化本質性對經濟效益的重要性
由于煤礦生產危險源多、安全技術措施和管理手段不到位,所以安全文化的構建和發展是基于一定的現實性因素和實踐觀點。良好的安全文化應該是讓各級各部門的管理人員和職工能夠主動認識安全,采取積極措施,減少和控制危險事故的發生,不僅僅是注重個人安全,同時也珍惜和愛護他人的生命安全,從而真正地為實現煤礦生產“零事故”努力。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并控制人身傷亡事故,和經濟損失,從而間接地提高煤礦企業經濟效益。由此可見,安全文化的本質性內涵對于煤礦企業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1.2 安全文化的作用對象和作用范圍對經濟效益的重要性
安全文化是實現企業持續健康安全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夠實現人的本質的安全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安全,減少傷亡損失,提高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主要還在于它相對于其他的管理、技術、法規手段有更廣泛的作用對象和作用范圍。(1)從安全文化作用對象而言,它包含整個煤礦生產系統的各層次群體。除了企業內部環境的人員具有安全文化,對于煤礦企業外部人群也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安全文化素養和訴求。不同層次不同范圍的人們對于安全文化素質的范圍要求往往也是不同的。(2)安全文化的作用范圍說的是安全文化的影響范圍和領域,不僅僅指煤礦行業、企業、地區自身安全狀況和形勢,更包含深層次的生產方式、職工對待安全的素質、生產作業環境特點和因素,以及家庭和社區的安全氛圍程度。
1.3 安全文化的層次性對經濟效益的重要性
安全文化對于煤礦企業控制事故發生,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性還表現在安全文化建設的層次性上。安全文化從層次結構上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安全觀念文化,二是安全行為文化,三是安全制度文化,四是安全物態文化。
安全觀念文化。安全觀念文化是煤礦企業生產經營決策者、管理者及基層職工共同認可和應當具備安全價值、標準、意識和理念,它是安全文化體系的內核,在建設及發展行為、制度和物態文化的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全行為文化,它是指在生產開采和日常活動中,煤礦生產和管理人員人們對待危害和事故在安全觀念的指導下的行為準則和思維方式。行為文化受安全觀念文化的指導和改變,煤礦企業生產需要發展的安全行為文化是通過科學的強化安全思維和安全教育學習、科學領導、指揮掌握和運用應急自救技能和安全操作等。安全管理文化,它是通過建立規范、約束性制度、規范和標準對煤礦企業組織人員意識和行為產生改變和影響,以此樹立、強化和端正法治意識和態度。嚴格地執法行為為輔,自覺的守法行為為主,必要時合理有效的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的獎懲措施系統也是必要的。安全物態文化,它作為安全文化的最表層部分是形成觀念、行為和制度文化的必要條件,它往往能夠反映折射出煤礦企業生產領導和管理層對安全的重視程度和認可態度、應對措施和安全成效。
二、煤礦企業經濟效益對安全文化發展及建設的積極作用
2.1 經濟效益促進安全文化的建設
基于現實因素出發,煤礦企業并非單一方向上的追逐生產經濟效益的獲取,煤礦生產企業決策層和領導層也是從實際出發,根據企業每年的經濟收益,科學地以一定的比例分配安全指標和安全經費,用于構建安全文化,發展安全文化,以此來反哺經濟效益。煤礦企業經濟效益更能使企業領導層提高安全觀念,注重安全經濟投入,發展安全文化;而經濟效益提升企業員工經濟物質的獎勵會激勵員工注重行為安全。
2.2 經濟效益促進安全文化的發展
經濟效益所增加的安全投入不僅表現在文化的建設方面,也表現在安全文化的發展方面。經濟投入對安全文化的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物態文化建設方面:表現在硬件設施,井上運輸、井下開采和提升等生產作業方式的本質安全性;生產生活中使用的工具及其相適應的安全檢測裝置、儀器、工具等物態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是觀念文化、行為文化、管理(制度)文化。表現在軟件措施上:煤礦企業操作層員工“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意識和行為方式,以及煤礦行業政府監管部門制定安全部門規章、安全法規、標準,煤礦行業企業制定行業標準、企業規章制度。
三、安全文化與經濟效益的相互制約作用
3.1 安全文化對經濟效益的制約作用
安全文化建設是系統工程,為了保證建設的完整性和企業安全的高效性,各方面的投資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會一方面改變煤礦企業在生產兩方面的投資方向和投資比例的改變和傾斜,顯然煤礦開采生產是謀求經濟利益,煤礦安全文化建設是為了減少生產事故所造成的直接間接經濟損失,二者相互作用使得企業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追求。所以說,安全文化建設會制約甚至削弱煤礦企業經濟效益。
而安全文化建設本身需要慎重考慮經濟投入的比例和幅度。投入過多會占比生產設施和企業發展擴大所需的資金量,從而造成經濟總效益的減少,同時也會造成安全設施的過量。相反,如果安全文化建設經濟投入過少的話,又會由于安全設施、安全組織的不健全從而導致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導致的生產事故發生率增加,事故損失增大,經濟效益也必然減少。
3.2 經濟效益對安全文化的制約作用
煤礦企業作為一個生產企業,其經濟效益的多少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企業經濟效益高低影響因素多。一方面,當煤礦企業發展勢頭良好,生產穩步增長、銷售渠道、市場需求良好時,經濟收益充足,這時企業就有充沛的資金投向安全領域,發展安全文化建設;另一方面,一旦企業生產下降、市場銷售渠道不通暢導致企業經濟效益不佳時,即便企業決策經濟投入在安全文化方面比例不變,由于經濟總額的減少,安全經濟投入也勢必會相應地減少,畢竟物質和經濟文化的條件,也是文化發展的基礎。
四、結束語
煤礦企業經濟效益本身的所得及效益的增加使得煤礦企業對安全文化建設加大投入所得,用以反哺企業安全生產獲取更多的客觀的經濟收益,如此形成良性循環,安全文化建設愈加完善,經濟收益也逐漸提升。可見,安全文化和煤礦企業經濟效益是一種雙向關系,共同促進、共同發展,兩者彼此之間關系重大,密不可分。
參考文獻
[1]蔣飛.新疆煤礦安全管理與經濟效益關系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4.
[2]余喜軍.我國煤礦企業安全文化體系的構建與評價研究[D].武漢:中國地質大學,2007.
[3]何國家.國外煤炭行業管理和政策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煤炭,2007(1).
[4]陳仲元.從安全文化角度談小煤礦負責人安全培訓[J].煤礦安全,2014(12):227-229.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