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三等獎:紅色文化融入企業文化的探索與實踐
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曾經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前赴后繼,教育一批又一批新人在紅色的天地里茁壯成長。新時期隨著企業文化創建持續加強,繼承紅色文化,傳播紅色文化尤為重要,將紅色文化融入企業文化是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教育實踐過程,同時,傳承和傳播紅色文化對于弘揚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企業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紅色文化的內涵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積淀、創造、整合形成起來的一種特定的文化類型。紅色文化在形式與內容上有著豐富的精神內涵。紅色文化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機統一體;是中國共產黨人繼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汲取人類先進文化的文明成果;是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文化支撐;是我們的革命之本、建國之本;是推進發展和改革的不竭動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傳承和弘揚好紅色文化。
二、紅色文化的發展過程
紅色文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發展階段,先后產生和形成了各具特質的紅色精神。如井岡山時期產生的“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的井岡山精神;長征時期孕育的“堅定不移,堅忍不拔,團結統一,聯系群眾”的長征精神;延安時期形成的“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西柏坡時期凝聚而成的“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實事求是,艱苦奮斗,依靠群眾,為民創業和守業”的西柏坡精神等。建國以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紅色文化精神的內涵已超越了革命主題,形成了“建設精神”或“創業精神”,如“兩彈一星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鋒精神”。改革開放以來,又形成了“改革創新精神”、“開放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紅色文化蘊涵著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理想、愛國情懷、思想觀念和道德追求,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和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三、大力弘揚紅色文化的必要性
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習總書記所說的“中國精神”就是紅色文化的重要內容,有著極其豐富的時代內涵,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中國精神的精神支撐,離不開和“中國精神”一脈相承的紅色文化。愛國主義、艱苦奮斗,是中國紅色文化的精髓。這兩種精神信仰是克敵制勝的法寶,也是戰勝一切困難、沖破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精神力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力支撐。
四、紅色文化給我們的啟示
啟示一,紅色文化永遠是我們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不管遇到任何艱難險阻,永遠也不能“懈怠”,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所有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理解、參與和支持。
啟示二,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傳承紅色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人們這種心靈需求,讓人們找到了堅實的精神之根。共產黨人的精神就是以艱苦奮斗為核心的延安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啟示三,紅色文化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支撐。紅色資源凝聚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大力實施文化強企戰略,積極挖掘紅色資源,把紅色文化融入企業文化,用紅色文化教育人、鼓舞人、提升人,是激勵廣大干部職工開拓進取、矢志不渝的強大精神支柱。
五、傳承紅色文化的探索實踐
如何更好地將紅色文化融入到企業文化當中?除了準確深刻領悟紅色文化的精髓外,重要的在于實踐。
實踐一、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鐵運分公司先后多次組織干部職工觀看《建黨偉業》、《開國大典》、《焦裕祿》等革命題材的優秀影視作品,引導廣大干部職工認真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偉大人格以及英雄模范人物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英雄氣概,從而增強了職工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企業、奉獻企業、建功企業的光榮感和自豪感。
實踐二、開展“唱紅色歌曲,永遠跟黨走”活動。近年來,鐵運分公司多次組織干部職工參加了公司(局)千人大合唱,大家精心演繹《歌唱祖國》、《四渡赤水》、《南湖的船、黨的搖籃》等紅色經典曲目。通過活動,進一步了解了中國革命走過的光輝歷程,潛移默化地從中受到了教育,豐富了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極大的滿足了職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實踐三、創建“歷史的豐碑”陳列室。2007年初,鐵運分公司結合企業實際,對本單位的發展歷史進行了整理挖掘,組織開展了“歷史的豐碑”鐵運史料征集展覽活動。職工積極參與,一千多件見證著鐵運發展歷史的實物、圖片在很短的時間內收集起來,經過三個多月緊張的自籌自建,一個占地面積200平方米的企業文化陳列室對外開放,先后接待全國乃至歐洲的參觀者5000多人次。鐵運分公司又將陳列室建成職工艱苦奮斗和革命傳統教育的主陣地。
實踐四、開展“弘揚延安精神,繼承革命傳統”黨課教育活動。延安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落腳點”,也是抗日戰爭的“出發點”,是中國人民的革命圣地,同時孕育出來的“延安精神”也成為中國人民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重要內容。近年來, 鐵運分公司開展了“延安精神進鐵運”系列教育活動以及“弘揚延安精神 加強黨性修養”為主題進行專題黨課講座,深刻闡述延安精神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實踐五、組織領導干部、勞動模范、青工赴“革命圣地----延安”參觀。通過參觀學習,大家親眼目睹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聆聽著一段段革命故事。當年那一幅幅驚心動魄、艱苦卓絕、感人至深的畫面仿佛呈現在大家眼前,讓大家在思想上、心靈上得到了洗禮,深切體會到延安精神的科學內涵,紛紛以實際行動爭做紅色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承者。
實踐六、把紅色主題教育與日常教育相結合。組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清明節、“五四”青年節、“七一”黨的生日、“八一”建軍節等節日進行祭奠先烈、重溫入黨宣誓、黨團主題教育等活動,使職工在實踐中,傳承紅色文化,傳播紅色文化,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引導干部職工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繼承和發展革命光榮傳統和美德, 牢固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積極為企業安全生產作出貢獻。
六、紅色文化融入企業文化的探索
把職工素質教育與傳播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相結合。在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個個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正是懷著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對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執著信念,歷經千難萬險、前仆后繼、英勇犧牲,推動中國革命不斷走向勝利。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和仁人志士前仆后繼、英勇奮起,努力尋求救國、強國、富國之路。當前,一些職工尤其是“80后”、“90后”的職工,由于生活在優越的生活環境里,同時受“西方文化”、“日韓文化”影響,了解認識紅色文化的不夠,忘了“本”。因此應傳承紅色精神,教育干部職工特別是“80后”、“90后”牢記歷史,腳踏實地,為企業的改革發展而努力工作。
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與傳承紅色文化相結合。隨著時代的變化,如何讓紅色文化的核心價值與新時代的價值觀念相融合,找到新的表達方式與人們的審美需求相結合,已經成為新的課題。需要我們領會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將紅色文化與“銳意進取、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相結合,從而教育和激勵職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積極推動企業發展貢獻力量。
把繼承紅色文化與提煉企業文化相對接。一些企業的企業文化搞得熱火朝天,有核心理念、有規劃、有檢查、有落實,但是缺少“紅色氣息”。大力弘揚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積極發揮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黨員的帶頭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就要倡導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精神,強化職工遵章守紀、工作作風和愛崗敬業意識,著力打造有著光榮傳統,鐵的紀律、英勇善戰的光榮團隊。
把培育職工緊跟黨走、矢志不渝的忠貞精神與企業文化相結合。把紅色文化教育作為一項長效機制常抓不懈, 使紅色文化與職工貼得更緊更實。職工上的第一課是“革命傳統教育課”,讀的第一本書是革命紅色書籍,引導職工經常收看革命題材影視作品,瞻仰革命先烈豐功偉績等,用生動活潑的故事傳遞紅色精神,讓職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浸潤紅色經典、激發職工的愛國熱情,堅定理想信念。
實踐證明,企業文化離不開紅色文化,將紅色文化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中,是紅色文化在企業的再發揚和再傳承,構建起具有澄合特色的企業文化,離不開紅色文化的精神支撐, 紅色文化是中國人的精神脊梁,同樣也是引領企業文化的靈魂。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