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二等獎:煤礦文化面臨的挑戰和戰略定位
摘要:我們的企業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戰,過去的管理思維,機制體制已經不適合當年市場環境的變化。在多方壓力的沖擊下,煤炭文化要發揮中流砥柱作用,通過文化層面思維方式的轉變、解決干部職工的思想包袱、最大限度調動職工的智慧才干,助力企業的轉型跨越發展,煤炭文化不僅不會消磨,而且還要比歷史中任何階段都重視煤炭文化,高舉煤炭文化的大旗,企業就能絕處逢生。
關鍵詞:煤礦文化建設;煤企轉型;戰略定位;著力點
隨著國家“十三五”規劃的新鮮出爐,處于寒冬中的煤炭行業迎來了一股產業轉型發展的暖流。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出了文化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確定了通過科技創新協同文化創新,帶動中國產業的順利轉型的新路徑。為處于新常態經濟形勢下的文化產業打了一針強心劑,對于從事煤礦文化工作的我們來說,更是吃了一顆定心丸。自2012年來煤炭行業下行的壓力持續加大,轉型和產業鏈的重新布局舉步維艱,多方預測未來仍不樂觀。在煤炭經濟形勢下滑的今天,我們煤炭文化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是:我們還有沒有必要加強煤礦文化的建設?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從煤礦文化所包含的內容及其特點、價值、煤礦文化的意義等幾方面分析理解。
一、煤礦文化不僅要加強,還要下大力氣加強
(一)內容和特點.煤炭文化包含了企業發展的重要法寶
煤炭文化是企業文化和行業文化的具體分支。它包含著三個層次的內容:(1)物質文化,又稱“硬文化”。包括廠容、廠貌、機器設備等。這是煤炭文化物化的表現形式,也是其載體和平臺。(2)中間層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領導體制、規章制度等。這是煤炭產業上層建筑中可以規范準確記錄和測定的指標,是成文的記錄,是可以直觀感受到的。(3)核心層的精神文化,又稱“軟文化”。包括各種價值觀念,行為規范,職工素質等。是煤炭文化的核心,集中體現在企業精神和企業品牌。不易測量,但這是企業文化的真正力量所在,形成的文化內核,品牌價值是某一煤企區別于其它煤企的顯著特征,也是企業自豪感和榮譽感的來源。
作為建立在煤炭經濟之中的上層建筑,煤炭文化從產生之日起就有著鮮明的產業烙印,在具有獨特人文內涵的同時,也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最初,煤炭文化是作為一種管理文化進入煤炭企業的,煤礦文化建設較其它行業起步較晚。在經歷1997年煤炭企業跌入低谷的陣痛后,隨著2000年以后煤炭經濟復蘇。煤炭經濟的逐漸繁榮漸漸有一些問題出現: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化發展的背景下,如何積極應對挑戰,加強企業管理,凝聚職工的力量,成為擺在煤企老總面前一個重大課題。煤炭產業的發展激發了研究煤炭文化相關內容的現實需求。煤礦文化既是企業自上而下推行的經營理念、規章制度的集合,企業內聚于眾外化于外的形象;也是每個普通工人在日常工作中的行為習慣、價值理念和自身的集體榮譽感。以上兩方面互相作用,最終形成企業提供經濟效益的助推器、品牌形象的代言人。
近年來,中煤集團堅持“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理念,通過不斷結構調整和業務重組,構建了圍繞煤炭綜合利用、優勢互補的完整產業鏈,打造規模化、集約化、園區化循環經濟模式,形成了以煤炭、煤化工、坑口發電、煤礦建設、煤機制造為主的五大產業格局,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這是企業的奮斗目標,前進方向和轉變思維方式所帶來的成果。但也要看到,煤企一煤獨大的優勢基本已經喪失,甚至逐漸成為了影響企業深化改革的桎梏。在接下來的轉型升級過程中,以怎樣的面貌面對企業面對的困難,怎么凝聚干部職工共識,怎樣調動工人的積極性共度時艱,毫不夸張地說,煤炭文化的作用將起到生死攸關的重要作用。只有解決了干部職工思想上的問題,才能讓其放下包袱,甩開膀子奉獻智慧和才干,才能開創企業繼續繁榮發展的新紀元。
(二)特性決定價值:煤炭文化的價值決定了其不可動搖的地位
煤礦文化與生俱來的“干勁”和首要強調的“安全”文化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煤礦安全生產是各級領導主抓的,有安全才有一切。我們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煤炭產業的騰飛,所有工人身上體現出的凝聚力、向心力,上下擰成一股繩,服從命令聽指揮,集中全力攻克難關,實現了單一礦區產煤量超億噸級的目標。企業通過舉辦文藝演出、技能比賽等活動,鼓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展現了我們當代平朔人過硬的專業技能。每個職工家庭也都享受到企業飛速發展的成果。
現在企業遇到了困難,要比過去任何一個階段更強調凝聚和奉獻。煤礦文化要常抓不懈,在企業效益好的“溫室”時期為企業記錄輝煌成績,增強廣大干部職工的集體榮譽感;在企業面對困難的時候,更要發揮企業文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舞全體干部職工共度難關。
(三)煤礦文化的轉型:煤炭文化也需要適應新的歷史階段,不斷推陳出新,與時俱進。
煤礦文化來源于“安全文化”,在實踐過程中,從加強企業自身競爭力中形成了學習型文化,在國家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領導更加注重綠色文化,改善煤炭文化過去能耗高、對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大的弊端。當前,立足于煤企普遍困局,盲目的擴大生產已經不是很現實的手段了。當下最現實的問題,應該思考的重點是煤礦文化怎么助力煤企突出重圍。
煤礦文化的轉型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向何方轉型,如何轉型。轉型沒有正確的方法就只能流于形式,成為停留在紙上的口號。要想轉型除了立足本單位的發展歷史外,還要吸取發達國家相關產業的成功經驗,汲取行業內外有識之士的見解,結合本單位實際,提高領導干部的素質和修養,做好煤企文化這條巨輪的舵手。只能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帶來煤礦文化的新一輪繁榮。中央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具體到我們中煤平朔更是要轉變過去的思維方式,改變過去一煤獨大、一業獨大的落后思維。優化煤炭的開采,發展煤化工消化高硫煤。加快發展電力,建立煤炭上下游的相關產業,發展礦區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我們的企業不能只享受得了溫室,卻見不了風雨。
如今,我們的企業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戰,過去的管理思維,機制體制已經不適合當年市場環境的變化。在多方壓力的沖擊下,煤炭文化要發揮中流砥柱作用,通過文化層面思維方式的轉變、解決干部職工的思想包袱、最大限度調動職工的智慧才干,助力企業的轉型跨越發展,煤炭文化不僅不會消磨,而且還要比歷史中任何階段都重視煤炭文化,高舉煤炭文化的大旗,企業就能絕處逢生。
二、煤礦文化的戰略定位和著力點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的水平顯著提高。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國家將文化產業作為支柱性產業。煤礦文化的戰略定位舉足輕重,煤炭文化在煤企的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煤礦文化為煤企提供智力支持。在企業機器設備、工藝流程等硬實力之外,還活躍著企業科技水平、宣傳口號、干部職工凝聚力責任感的軟實力。在既定的硬實力水平之上,軟實力在競爭的最終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通過企業內部、企業之間的技術比武、文化藝術交流、座談會、經驗介紹會、宣講會等方式交流先進科學技術,經驗心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它之長補已之短,鼓勵廣大職工為企業發展獻言獻策,通過體系化的文化研究成果,打造企業辨識度強的品牌,為企業發展提供科學可持續的發展。
(二)煤礦文化為煤企提供精神動力。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文化凝聚共識,良好的煤礦文化是煤企的靈魂。在煤炭文化領域被普遍倡導的“安全”、“務實”、“團結”、“發展”等精神在煤企的騰飛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指引一代又一代煤礦人繼往開來,不斷鑄就輝煌。如今,現實就在眼前,新一代一定要振作精神,鼓足干勁,逆流而上。
(三)煤礦文化為媒體創造新的增長點。作為煤企集團,過去粗放的資源驅動型增長方式難以為繼,必須轉變思維求變求新、自我革命,轉變到創新驅動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來。在李克強總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時代已經發展到不變革就要落后,變革慢了也要落后的階段。煤礦文化必須與時俱進,汲取國內外先進的理念,最大限度的鼓勵干部職工人人爭做先鋒,人人都是創業家的激情。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將理想和現實工作緊密聯系,讓思想為工作服務,工作為創造提供更高發展平臺。
三、培植互聯網+形態下的煤礦文化,互聯網+是發展煤礦文化最大的紅利
互聯網+是互聯網發展的新形態,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和傳統行業深度融合。被稱作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新引擎”.
(一)互聯網思維為煤礦文化的發展提供全新的思維模式。煤礦文化從根本上是要學會互聯網思維的開放性和多元化的特點。改變過去對煤礦文化狹隘的認識。站在歷史新的落腳點去看煤礦文化所蘊含的巨大的潛力。改變過去對煤礦文化“舞文弄墨”的偏見,要看到煤礦文化作為新的生產力的一面。充分發揮煤礦文化作為新時期煤企的增長極,鼓勵煤炭文化的推陳出新,為煤企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動力、創新增長點。
(二)互聯網+為煤礦文化提供新的平臺和載體?;ヂ摼W時代、自媒體時代的到來,為信息的傳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熬由钱愐?,善假于物也?!泵旱V文化跳上互聯網的“花車”上,借用新的傳播工具最大限度的宣傳所倡導的價值觀。“媒介即訊息”,使用的媒介對傳播效果的影響有時甚至是致命的。如我們創辦的《今日平朔》的微信公眾號,微信幾乎成為每位干部職工日常的交流工具。通過每日的推送,將時事新聞、企業新聞、原創文學、健康知識等內容圖文并茂的呈現,引起普遍關注。傳播效果比過去文件宣傳、同事互傳、宣傳欄的效果更好、更快捷、更便利,實現了一對一的精準投放,讀者可以自由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閱讀。正是互聯網+提供了這種可能。
在國家“十三五”規劃已經出臺的當下,煤炭企業轉型升級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口,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既要抓安全生產,也不放松對煤炭文化的建設,認識到煤炭文化的重要戰略作用,正確發揮煤炭文化的積極作用,振奮全體領導職工精神,積極創新,敢想敢為。在大浪淘沙的經濟浪潮中堅守陣地,把握機遇,讓煤炭文化助力煤企轉型跨越升級!
煤礦文聯動態
-
為總結行業集郵工作新成果,促進行業集郵協會溝通... [詳細]
-
7月16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 [詳細]
- 中國藝術報:以藝術之名 禮贊烏金…
- “新時代最美礦工”先進事跡發布
- 第六屆中國煤礦藝術節在淮河能源集…
- 2025年煤炭行業文化藝術工作會議暨…
- 中國煤礦文聯走進安徽華塑股份公司…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