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彩亮

個人簡介:馮彩亮,48歲,大同煤礦集團燕子山礦“彩亮克塵工作室”負責人。他先后獲得2011年大同市科技標兵、2013年同煤集團勞動模范稱號,獲201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被評選為全國勞動模范。
頒獎詞:一干25年,憑借一份堅持,他領銜“彩亮克塵工作室”,完成“采掘機強力風水化學降塵裝置”,填補了國內綜掘工作面粉塵處理的空白。34項煤礦粉塵治理的技術革新和發明,一個個讓人陌生的技術名詞,成就了一個沉甸甸的技術人生。
煤礦粉塵的“克星”
馮彩亮1990年分配到燕子山礦工作,下井實習時他看到一線礦工在看不清人的煤塵環境中工作,特別是一些老工人被矽肺病折磨得痛苦不堪,對他的觸動很大。他決心把解決粉塵危害,保護井下員工身體健康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這一干就是25年。為了進行技術研發,他不厭其煩地在井下工作現場測試設備、測定參數,還經常自掏腰包購買配件,全身心地投入技術創新中。2009年,他牽頭成立了燕子山礦粉塵治理工作團隊,取得了一系列技術創新成果。
通過創新設計,對采掘生產中主要產塵點的防塵裝備進行了全面的革新和改造,設計了采煤機冷卻供水管路和噴霧供水路分開的供水系統,設計和改造了二次負壓降塵器,有效降低了割煤產塵量。綜采工作面設計安裝了隨機遙控自動噴霧,解決了原液控單向閥自動噴霧的缺陷,同時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另外對架間噴霧架進行革新,由松散型結構改造為緊湊閥式結構,保證了噴霧效果。
圍繞固定和流動塵源治理兩大重點,設計了防塵罩,保證了散料在運輸過程中不飛揚,在副斜井井口設計安裝了自動礦車沖洗站;對所有皮帶落煤點進行全封閉和半封閉;設計了巷道全斷面的旋轉噴霧;安裝了大巷噴淋系統;每12個小時噴淋一次,保證了大巷地面濕潤不起塵;安裝地噴水幕,進行立體噴霧降塵。
馮彩亮帶領他的技術革新團隊,通過發明、技術革新、引進、小改小革等措施,將綜合防塵裝備改造成無副作用、除塵效果好的防塵裝備。在轉載點和大巷噴霧上,他整合了多項技術,設計了雷達式微波傳感器,用于皮帶自動灑水的控制,成為國內最先進的自控灑水裝置。在煤流系統的防塵技術上,他發明了礦用噴霧降塵器,使噴出的霧粒直徑大減,不僅實現了巷道縱向噴霧降塵,而且使含塵氣流吸入霧流得以凈化,成為國內最先進的礦用噴霧降塵設備。
他發明了平面廣角扇形噴霧,安裝在石炭皮帶井,既保證了地面濕潤不起塵,又不影響猴車的運行和安全。在噴霧灑水的方式上,他自行研制了旋轉噴霧、錐形噴嘴等,同時對噴嘴結構進行了革新,實現了噴霧要求和水質情況有效結合。設計制造了用于副斜井的無電源噴霧灑水車,設計了膠輪灑水車,用于4#層軌道巷。他發明了“采掘機強力風水化學降塵裝置”,填補了國內綜掘面粉塵處理的空白,減少了使用除塵風機除塵的大量輔助工序,降塵率達70%以上。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