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礦井寫生,真正接了一次地氣——孔維克

孔維克深入付村煤礦寫生,與礦工們親切交談并合影留念
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及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0周年,我們組織了深入基層、走進生活的寫生活動,來到了聞名業界的山東省棗莊市付村煤礦。這是我平生第一次下礦井,同行的畫友也都是第一次來,書軍兄說以前曾下過井,我們很是感佩。但幾天后才知道他下的是招遠的金礦井,這與煤礦井還是很不一樣的。在歡迎我們的接待晚宴上,付村煤礦書記韓濤說:我們現在號召礦領導要‘轉作風、下基層、接地氣’。我突然覺得群眾的語言是那么的生動,我們來到煤礦,還要深入到地下500多米的礦井,去真實地體驗礦工的工作和生存環境,這不就是接地氣么,比我們常說的深入生活生動多了。
陪我們這幾天下井、寫生的是付村煤礦工會主席楊愛民,他家四代都是礦工,從他身上能領略到社會發展的腳步和新時代的風采。他爺爺是第一代礦工,親歷了棗莊煤礦的發展初期,那時中國山東剛剛有了重型工業的礦業開采,是中國由封建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百年歷程的開始。他父親經歷了抗戰、鐵道游擊隊、煤城怒火等血與火的歲月。他是在新中國誕生不久后出生,隨著共和國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第一代礦工,由一個普通的礦工成長為礦領導,并且是做思想及組織工作的領導,有一種當家做主人的意味在其中。他為人豪爽、豁達,又不失細膩、智慧,說到自己的兒子這新一代的礦工時,他非常自豪地說:他們就更享福了,無論礦工的工作條件、工作環境、工作強度,還是礦工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是地上花園、地下工廠,洗浴有如城市大浴池,吃飯可超過時下大酒店,采煤作業機械化、控制電子化,這和爺爺輩、父輩們的光身下井、匍匐前行、手工刨煤、人工拉煤,與‘下去不保命,上來一身黑’的工作條件比,真是今昔兩重天了。但礦工們每天下井5至800米進行作業,其意外風險和隱患還是存在的,這一行當仍是一個高危的行業,所以他們把抓安全生產作為頭等大事,國務院規定全國礦業單位的礦級領導都要輪流帶班與工人同時下井、升井。他是副礦級領導,每月在礦領導輪班中有8天與工人們一起下井工作,每次帶班下井都要在井下工作8個小時。我們去付村礦山的4天里,恰逢他帶班,一天沒見他,事后才知道了這些故事。
我們這次面對一線礦工和勞模直接寫生,是一次獨特的藝術和生活體驗。礦工們由于體力勞動和工作狀態的單純,在精神風貌和形象特征上有著特有的風采。他們的工作裝束雖然多年來大致不變,但使用材料和外觀設計上卻有許多變革和升華之處,如礦工帽原是用柳條編的,現在用的是耐抗壓的輕型塑料;礦燈也由以前的單一蓄電池改為長效可控3個光源頻段的燈;其他如現代化的防塵、電子報警跟蹤裝置更是以前所沒有的。這些工作裝束使我們一看就是印象中的礦工,大家畫起來也饒有興致。
我自大學畢業后30年來少有機會對著人物直接畫寫生。去年3月,為了為農民工塑像全國中國畫展的約稿及5月為清華大學水墨人物畫研修班上課,開始重新拾起水墨人物寫生。回想起當年在學生時代畫模特的情景,那是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是找了些道具為模特化裝、生硬地擺各種動作。而這兩次為農民工和礦工寫生則是在生活中直接掘取鮮活的人物,表現他們歷盡滄桑的形象及生活瞬間,他們給我的視覺沖擊力與化妝模特是不一樣的。每每下筆都充滿了激情,筆下的人物當然也就生動傳神,落墨時往往想到的不是對比、塑造等已有的技法概念,而是如何用畫筆去貼近那些血肉之軀;用線時想到的也不是勾描那些形體,而是如何捕捉那些生動的瞬間。在用畫筆與那些鮮活形象的對話中常常不自覺地觸發出陣陣激情,同時每一筆下去也往往會遺憾自己的筆拙功差,不能盡如人意地表現出預想的效果,好在形象的生動總能再啟發靈感的筆筆生發,又往往會將錯就錯地再涂抹出另類的、出其不意的效果。
在短短的兩天寫生中,我畫出了這4張六尺寫生的作品,拿回畫室后掛在墻上仔細觀摩,其生動的形象、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用筆的豪放無忌,都是在畫室里閉門造車或比著照片而描摹所達不到的。這又一次印證了毛主席的那句話生活是藝術的唯一源泉。

付村煤礦勞模轉業軍人劉峰(紙本水墨)--孔維克

付村煤礦勞模單茂田(紙本水墨)--孔維克

付村煤礦工文工團舞蹈演員傅穎(紙本水墨)--孔維克
孔維克簡介:
1956年生于山東省汶上縣,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統促會理事、民革山東省委副主委、民革中央委員、民革中央畫院副院長、中國美協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清華美院高研班導師、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畫院院長、山東省美協常務副主席。
代表作《孔子周游列國圖》《公車上書》《沐》《杏壇講學》《高士圖》《白英點泉》等在國際大賽和全國美展中分別獲金獎、銅獎、優秀獎、榮譽獎。先后在北京、深圳、臺灣等地以及日本、新加坡、美國、韓國、奧地利、法國、德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舉辦聯展和個展,國內外許多重要學術刊物均做過專題報道。作品及傳略被收入各類畫冊和辭書、代表作數幅入載《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畫卷、壁畫卷、插圖卷。出版有孔維克畫集、文集、書法集、寫生集等20余種,獲中國畫壇百位杰出畫家稱號,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并舉辦作品研討會暨作品集首發式;代表作《公車上書》在七屆全國美展獲獎后入選百年中國畫展(19002000)、新時期中國畫之路(19782008),2007年簽約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文集《硯耕堂隨筆》獲山東省第三屆劉勰文藝理論獎;被推舉為當代優秀中國畫家之一參加全國政協組織的大型晉京調展;被中國收藏家協會列入中國首屆收藏界排行榜十大畫家之一;應文化部、國防科工委之邀參加搭載神舟六號、七號宇宙飛船遨游太空的中國畫的創作;在青島落成孔維克藝術館;主創作品《不拋棄不放棄》(合作)入選第三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并獲山東省第二屆泰山文藝獎一等獎。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