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事跡報告:索維利,用善良演繹人間大愛
在河北冀中能源邯礦集團陶二礦,有位“謝延信”式的好礦工。他用深沉的愛,擔當起一個男人對家庭的責任,用善心撐起一個苦難的家,他就是“邯礦集團2011年十大道德標兵”之一索維利。
15年前,妻子撒手人寰。只因病床前的一句承諾,他義無反顧地挑起孝敬患腦血栓后遺癥的前岳父、體弱多病的岳母和照顧患先天性腦癱臥床的內弟的重擔,養育著殘疾的兒子和年幼的女兒。15年過去了,青絲變白發,他依然愛心融融、孝心不改,守諾依舊。他用的熾熱善良的心感動親朋好友,用淳厚樸實的情踐行道德至理,用誠摯感人的善行義舉呼喚人間大愛,在十里礦區演繹了一出感天動地、可歌可泣的情感大戲,譜寫了一曲弘揚民族傳統美德的贊歌。
頂嘲諷入贅農家
1988年國慶節,河北省邯鄲縣北牛叫村發生一件令人們熱議的新聞。國有企業陶二礦正式職工、英俊青年索維利頂著父母長輩和親戚朋友“門戶不當”的極力反對和勸告,毅然和父母漸老、兄弟殘疾、家中無壯勞力的農村姑娘房華麗結為夫妻,并住進了岳父母簡陋的農家小院。于是,小村中不少人嘲笑他“倒插門”“上門女婿”“傻蛋”。然而,這位突破傳統觀念束縛,充當當地“男到女家”“落戶農村”的始作俑者,對此含笑視之,依然我行我素,工余下地種田,照顧兩位老人和患先天性腦癱的內弟。為此,妻子華麗深感內疚,常對他講:“你在我家,除下地干活還得伺候老人和患病的弟弟,太受委屈了。”維利憨厚地答道:“咱們戀愛三年,情深意厚,我是心甘情愿入住你家的。父母養育之恩不能不報,我情愿與你分擔,只要父母少病、兄弟健康、家庭和睦,我受點兒累算不了什么。再說,愛一個人為她和她的親人做點兒奉獻是應該的。”
跪亡妻承諾誓言
1995年,索維利得到了二胎指標,但妻子卻在生女兒時患上“產褥熱”。一連40天,他帶妻子三次轉院、四換病房,在峰局總醫院收費昂貴的“ICU重癥急救室”連續搶救五天,最終也未能挽回住愛妻的性命。妻子彌留之際,眼含熱淚對他說:“維利!是你給了我家的幸福和溫暖,我卻委屈了你七八年。你對得起我,也對得起這個家。我死后你把兒子留給父母養老,趁年輕帶女兒另娶吧。”
索維利緊緊抓著妻子的手說:“華麗,都怪我沒照顧好你,千萬別亂想,不管花多少錢我也要救治你,只要還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決不放棄!”
1996年4月26日晨,妻子安詳寧靜地撒手人寰。極度悲傷的索維利當著岳父母和自家親戚的面,跪在亡妻面前發誓:“華麗,你放心走吧。我保證無論出現什么情況,都會像待親生父母一樣孝敬你的父母,照看好兄弟和一雙兒女。”葬妻后,索維利依舊住在前妻父母破舊的農家,恪守孝道、侍奉老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自己莊重的諾言。
攜新媳同盡孝道
生活的接連不幸和勇于抗爭命運的精神,讓索維利贏得了全礦干部職工和親朋好友的一致同情與敬佩。看到他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娘、又是女婿又是兒地忙碌,同事好友們熱心地給他介紹對象。索維利對女方唯一的條件是:與他共同贍養前妻年邁的父母,并照顧病癱的內弟,否則免談。這一“苛刻條件”,嚇跑了不少條件適當的求婚女。
為此,岳父母含淚勸道:“孩子,你已經仁至義盡了,別管我們了,可不要為我們兩個快入土的人拖累和耽誤一輩子啊。”維利動情地說:“爸媽,假如我們可以調換位置,您們能那樣做嗎?沒有起碼的良心和道義,還是人嗎?”
1996年10月,他的老班長主動保媒,將妻妹張瑞芳介紹給索維利。索維利將張瑞芳領到岳父岳母及本家長輩面前說:“小張,我的情況你雖然了解一些,卻未必有切身感受。現在反悔盡管走人,我也不落‘前妻尸骨未寒另尋新歡’的惡名;不悔就按照農村習俗,給兩位老人磕個頭,認作義父母,讓我們共同完成華麗未盡的孝道吧!”至此,所有在場的人無不深受感動,前岳父母更是熱淚盈眶,高豎拇指并哽咽著向親朋說:“俺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啊,維利處處替俺老兩口著想,真是個難得的好孩子!”
不久,張瑞芳和索維利便操辦了婚事。婚后,瑞芳辭去了在邯鄲的工作,和他共同撐起了這個支離破碎的特殊家庭。從此,房萬明家里又多了一個女兒。每天,這個農家處處可見瑞芳忙碌的身影:打掃院子、收拾屋子、洗衣服、做飯,伺候兩位老人,給臥床的殘疾弟弟喂飯,為患有小腦萎縮癥的維利前妻的兒子按摩……
持誠心感動天地
2002年冬天,索維利的前岳父在山東省冠縣訪友時突發腦溢血癥,被朋友送到冠縣醫院急診科搶救。索維利接到電話后,拿出家里的積蓄,又找親朋好友借了幾千元錢,便急急忙忙地趕到冠縣。主治大夫見只來了索維利一個人,并且還只是女婿時甚是不解。告訴他病人腦溢血面積較大,隨時有生命危險,讓他速通知家人前來。當醫護人員得知房萬民的特殊家庭情況后,都暗暗地豎起了大拇指。
一連七天,前岳父昏迷不醒在醫院實施搶救,每天24小時連續輸液,他獨自一人在病床前陪護了七天。餓了啃幾口干面包、吃塊方便面;困了到洗漱間用涼水洗把臉提提精神;實在困得不行了,就讓同室病友陪護者替看一會兒針,鉆到病床下睡上十幾分鐘。在他的精心護理下,前岳父終于脫離了危險期,從死亡線上返回人間。為此,患腦溢血后遺癥的房萬明老人逢人便說:“我能獲得第二次生命,全歸功于女婿的一片真誠孝心感動了天地。”
遭厄運痛失親子
1999年,無情的厄運再次襲擊了索維利。兒子逐漸感覺耳朵聽不清楚,并經常無故跌倒,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索維利帶孩子三上石家莊,四下鄭州檢查治療,最終被河北省白求恩醫院專家確診為“先天性小腦脊髓供給失調癥”,屬不治之癥。后來,兒子的病情竟發展到腿腳嚴重變形、十個腳趾自行脫落了六個,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便秘腸道排泄不通。2011年5月,雖然連續三個月為孩子灌腸,并用手從肛門摳便排泄,最終也沒能留住孩子的生命。
街坊鄰居透露,索維利因一心照顧年邁的岳父母和病癱的內弟,耽擱了給親生兒子看病的最佳時機。當初,索維利帶兒子到邯鄲幾家大醫院檢查了幾次,沒查出一個明確的結果,兒子的事就放下了。街坊鄰居還說,這主要還是家里的經濟條件不好,他把有限的錢都用在給岳父母看病、改善岳父母及內弟的生活上了,忽視了兒子的病情,延誤了給兒子治療的最佳時機。
依善良詮釋真情
“房萬明這一家兩癱、兩病、兩幼,全靠維利和現任妻子張瑞芳照顧支撐,日子過得太艱難了。尤其是保亮在床上躺了這么多年,沒得褥瘡,真是不多見,多虧他有個好姐夫”。談到索維利,街坊鄰居有口皆碑。
索維利前妻房華麗去世后,前岳父一家人多災多病,處境極為悲慘。房萬明患腦溢血后遺癥偏癱行動不便,前岳母李文秀患低血糖癥經常頭暈。華麗的弟弟保亮是先天性腦癱,整個人收縮成一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吃喝拉撒睡全靠維利兩口子照顧。保亮由于常年臥床不活動,大便常常干結,索維利就戴上手套,給他一點兒一點兒往外摳;聽說茅草根可以利尿通便,他就到野地去挖,每天給內弟熬水喝。
今年27歲的房保亮,雖然因病癱長期臥床不起,但心中什么都清楚。他常心懷感激地對人們說:“姐夫就是我家的恩人和頂梁柱。”姐夫對這個家不離不棄的一幕幕,牢固地儲存在他的腦海里。保亮清楚地記得,當年姐姐病逝時,正趕上煤炭行業不景氣,陶二煤礦連續數月不能正常開工資,姐夫放了長假。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姐夫賣掉了摩托車、彩電,并到一家個體小煤窯打工,支撐著這個破碎、艱難的家庭。
昭日月演繹至愛
“要不是我女婿維利,我這個家早就完了。維利真是個好孩子!我患腦溢血后遺癥偏癱胳膊腿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15年來,維利每天來家耐心伺候;千方百計為我詢醫找藥、設法治療、隔三差五買些水果美食,改善生活,真比親兒子還孝順十分。”索維利的前岳父房萬明經常這樣動情地夸獎女婿。
每天下午6點,下了班的索維利就急匆匆地趕到岳父房萬明家中,給老兩口量量血壓,看看米缸里有沒有米、油壺里的油還夠不夠吃,衣服被褥是不是該拆洗了,地里的活該不該干。華燈初上,妻子張瑞芳做好了飯,一家人坐在一起共進晚餐。然后,他喂27歲的患嚴重腦癱的前妻弟吃飯。一切收拾停當后,才和妻子從岳父家出來,回到一公里外的陶二礦生活區休息。
北牛叫村的男女老少有目共睹,連續15年來,索維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先到前岳父家,料理家務、照顧老人和內弟。此事對他來說,好像形成了一條一成不變的生活規律。
古人云:“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索維利卻能堅持15年如一日孝敬患病的前岳父母;15年如一日照顧腦癱內弟。15個嚴寒酷暑,15個春夏秋冬過去了,這個看似普通的農家小院里,一種毫無血緣關系的親情依然在延續。索維利仍無怨無悔地用自己的孝心、善心和毅力支撐著一個支離破碎的家,演繹著人間大孝至愛,續寫著愛的傳奇。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