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論家解璽璋談路遙文學獎:文學發展需要民間聲音

首屆路遙文學獎評委向媒體詳細介紹評審過程。本報記者 孫戉攝
12月3日,是作家路遙65周年誕辰紀念日。
盡管文學界未有大型紀念活動推出,但他的讀者、他的忠實追隨者從來沒有忘記他。在北京,在他的家鄉陜西清澗縣,人們以揭曉首屆路遙文學獎、捧出 新書《路遙傳》、舉辦現實主義文學研討會等各種方式紀念他。同樣在這樣一個日子里,路遙的家人選擇了遠離喧囂,默默旁觀這一切,他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祭奠 親人。
路遙身后的日子,在這個寒冬有著如此豐富的內容。
首屆路遙文學獎爭議中揭曉
“祝賀《活著之上》,今天獲得首屆路遙文學獎。”昨天下午2時,路遙文學獎評委蕭夏林向作家閻真發了一條微信,但遠在湖南長沙的閻真回答卻是:“我不知道。”
事后,閻真說,他并不知道蕭夏林是評委,更不知道自己作品入圍路遙文學獎,只知道這位不熟悉的人曾經跟他要過長篇小說《活著之上》的電子版全文,“直到記者不斷來電話采訪,我才知道自己真的獲獎了,之前我半點兒都不知道。”
首屆路遙文學獎宣布,閻真將獲得稅后10萬元獎金,這筆獎金來自路遙文學獎國際研究中心。面對意外之喜,閻真表示:“我曾獲得的最高獎金是5萬元,這回創紀錄了。”
其實,《活著之上》殺出重圍經歷了一番波折。昨天一上午,八位到場評委始終在激烈地爭論,這些常年和文學打交道的文學期刊主編、大學教授,對文 學很挑剔。最后,在候選作品《黃泥地》(劉慶邦著)、《老生》(賈平凹著)和《活著之上》中,八位評委加上場外一位評委投票,《活著之上》才以五票獲勝。 “選擇這部作品,主要鼓勵作者堅持路遙秉持的現實主義創作理念。”路遙文學獎發起人之一高玉濤說。
在《活著之上》獲獎前近一年的時間里,幾位評委將一年來中國重要文學期刊發表的長篇小說全部閱讀了個遍,評委蕭夏林說:“大約是118部左右。”而這一年中,評審公告發布了四次,基本上一季度一次,每次評出兩至三部當季好作品。
明年3月,首屆路遙文學獎將頒獎。閻真說,他應該會到北京領獎,“知道這個獎有爭議,但沒那么敏感吧。”關于這個話題,路遙文學獎觀察員、文學 評論家解璽璋感觸很深:“常有人勸我不要趟這道渾水,大家擔心最多的是,家屬一直沒有授權,這個獎的合法性就會受到質疑。”解璽璋解釋,“目前重要的文學 評獎幾乎都是體制內的評獎,但文學發展需要這么一個民間的聲音介入。”
追隨者手寫完成《路遙傳》
在紀念路遙的日子里,一本名為《路遙傳》的新書昨天正在印刷廠加緊印刷,12月15日前后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這是國內第一部公開出版的路遙傳記。
延安大學教授、路遙文學館館長厚夫是這部書的作者。對他來說,他還有一個自己更看重的身份——路遙的忠實追隨者。
厚夫寫《路遙傳》的念頭,始于2002年路遙逝世十周年紀念大會上。厚夫在會上鄭重提到:“直到目前為止,社會上仍沒有一本擁有學術品格的《路遙傳》,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
2010年,經過多年積累后,厚夫開始動筆。那個時候,他也像路遙當年寫《平凡的世界》一樣,所有的文字都是一筆一畫在稿紙上完成,他把這次寫作叫作“一個人的戰爭”。路遙大起大落的人生狀態也經常影響到他的寫作,以至于他許多次因為陷入無限悲傷而停筆。
為了忠實再現路遙42年的一生,厚夫走訪了至少幾十位相關人士。厚夫和路遙同是延川縣中學的校友,至今厚夫的許多老師都對路遙的事情如數家珍。 1981年,路遙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全國“首屆優秀中篇小說獎”,延川縣中學老師是這樣說的:“我們路遙的小說獲獎了”,“我們路遙就在這孔窯 洞里住過”。
厚夫說,路遙創作完《平凡的世界》后,在給友人的通信中說:“當別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國這盤菜的時候,我并不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飯而害臊。”在厚 夫看來,這一方面是路遙在挑戰當年文壇的“唯洋是舉”,另一方面也是在向自己挑戰,“他寫《平凡的世界》從未喘息過,三部一百多萬字,一氣呵成。當年他被 查出肝炎,為了不耽誤寫作,他采取保守療法,耽誤了病情。”厚夫堅持自己的觀點,路遙其實是累死的。
厚夫顯然對一些人將《平凡的世界》視為心靈雞湯不滿意,他認為這是對路遙的矮化和誤讀,“它是在長期的文學閱讀中,大浪淘沙沉淀下來的經典。”
家人不敢細想他的離去
昨天,在陜西清澗縣路遙紀念館,一場“路遙與現實主義文學研討會”在此舉行。路遙的弟弟王天笑一口濃重的陜西口音從電話那頭傳來,“我沒發言,發言的人太多了,有30多個,輪不上我發言。”
王天笑和路遙的女兒路茗茗一樣,都接到了路遙文學獎的參會邀請。但王天笑說:“去不了,天太冷了。”他說,其實自己心里想的是,“說支持這個獎吧,就把茗茗得罪了;說反對,又把高玉濤得罪了。一邊是侄女,一邊是好友,真的是難說話。俺就不說話,不發言了。”
對路茗茗來說,她甚至對此事已不再直接表態,只是委托十月文藝出版社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之前對路遙文學獎的態度不會變,面對路遙文學獎揭曉,她更多是無奈。
和外界的喧囂不同,路遙的家人選擇了最質樸的方式紀念他。王天笑說,“我們會到哥哥的墓前祭奠,和他們的紀念方式不一樣。”他實話實說,至今不敢細想哥哥的離去,“我和哥哥一樣一樣的,從來是說真話,不像很多人從不愛說實話,把自己包裝得可好了。”
和千萬讀者對路遙的追隨不同,王天笑說,他的兩個兒子并不愿意別人知道他們是路遙的侄子,怕別人說路遙的侄子不學好。“但哥哥寫的書,他們都看過。”王天笑說,他們沒有大伯那樣的苦難經歷,他們理解不了大伯。
回顧路遙文學獎
2013年1月8日 路遙文學獎在京啟動。
2013年1月29日 路遙女兒路茗茗質疑路遙文學獎,明確表示,不同意目前設立該獎項。
2014年1月8日 在爭議聲中,路遙文學獎宣布正式開評。
2014年1月9日 路茗茗向獎項發起人高玉濤等發出律師函,稱當事人未經授權擅自使用路遙的姓名、肖像,已構成侵犯姓名權和不正當競爭,要求對方即刻停止獎項的設立及后續行 為。隨后,高玉濤稱,就該律師函咨詢過法律專家,專家認為其發起路遙文學獎評選,不是明顯或絕對的違法行為。而路茗茗未再就此事公開表態。
2014年12月3日 首屆路遙文學獎揭曉。高玉濤表示,近日將把評選結果和相關工作情況,通過電子郵件和書面形式發給路茗茗。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