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成果豐碩 文化體制改革讓藝術院團煥發生機
8月3日,由文化部舉辦的2010年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在京拉開帷幕。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里,國家京劇院、國家話劇院、中央歌劇院等9個國家藝術院團的32個劇目將先后在國家大劇院等7個劇場登臺亮相,展示了近年來藝術院團在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中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打破大鍋飯提高演員積極性
演員應該成為改革過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因為文藝院團的生存和發展與演員是密不可分的。這是參演院團負責人的共同心聲。在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欣看來,轉制后的文藝院團,要盡可能為每位員工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和空間。在改革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到了每位員工的利益。對于年輕演員,公司盡可能地為他們創造優越的發展空間,提高他們的收入;對于老演員,在人員分流中,多了一份理解和保障,以消除改革的后顧之憂。顧欣如是說。國家京劇院在深化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徹底打破平均分配機制,著重看能力,做到多勞多得。院長宋官林表示,新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形成與實施,不但有利于藝術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劇院實力的增強,最切實的一點是全院職工能夠從中受益。
針對文藝院團中普遍存在演員進得來、出不去的問題,中國歌劇舞劇院有著自己的應對措施。該院黨委書記董天恒告訴記者,目前劇院在用人上堅持能借的不聘、能聘的不調的原則,實行個人專業業務年度上臺考試制度,對部分不能勝任的專業人員,在保證基本工資的前提下,以待崗方式督促其提高個人業務水平,另有部分人員采取轉崗的方式,進行內部消化。如此,不但使劇院的用人機制變得靈活,也打破了以往用人機制對演員的束縛。中央民族樂團的民族管弦樂大樂隊體制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但在團長席強看來,隊伍大了也有其弊端,容易出現大鍋飯的現象。席強說,為改變老局面,樂團每年會實行演出人員業務考核制度,通過考核結果來檢驗每位演員的實際演奏或演唱水平,以此為依據排列出演員在樂隊或合唱隊的座次和位置,這些座次和位置代表他們的等級,而等級直接與工資掛鉤,不同等級拿不同工資,這種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舉措自然就調動了演員的積極性和責任心。
藝術生產實現質與量的雙提升
隨著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文藝創作生產也不斷取得可喜成果,一大批從群眾需要出發、弘揚中華文化傳統精粹的優秀作品豐富著群眾的生活,也涵養著整個社會。據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周予援介紹,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中國兒藝專門成立了制作演出部,建立從劇目策劃、論證、立項、測算到制作、排練,再到宣傳、推廣、營銷、演出的一條龍工作機制,對于開拓演出市場,打造劇院品牌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令周予援深感自豪的是,從啟動優秀保留劇目輪換上演制以來,在中國兒童劇場和假日經典小劇場的每個周末都上演中國兒藝精心打造的優秀兒童劇作品,如《馬蘭花》《三只小豬·變變變》《罐頭小人》等。此次展演,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則帶來了兒童劇《天藍色的紙飛機》《小兔快跑》《西游記》(1、2、3部),接下來劇院還將在中秋及十一假期推出《小蝌蚪找媽媽》《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魔方大廈》等劇,這些無疑都是劇院創作生產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直接體現。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成立伊始,為探索提升創作生產的新思路,重新組建了四大演出分團:東方歌舞團重點創作演出亞非拉、歐美風格的節目;中國歌舞團重點創作演出民族音樂舞蹈節目;東方流行樂團力爭引領中國流行音樂時尚;東方民樂團則以創作演出世界各國的民樂為主。各個分團不再是單一品種的演出隊,而是人、財、物、營銷相對獨立,歌、舞、樂多品種組合,具有獨自作戰能力的混合型部隊。這不僅能使資源得到合理分配、有效利用,而且適應不同的細分市場。就以參與本次展演來說,東方演藝集團就集中推出了《秘境之旅》《愛的伊甸園》《樂起東方五洲情》《東方世紀行》4臺節目。
向市場化運作不斷邁進
面向市場、面向群眾,是各文藝院團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文化體制改革大背景下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周予援深諳此理:要想劇院全面與市場接軌,在作品的創作前期就要看準市場,創作出符合小朋友需求的兒童劇。據了解,為了吸引更多的孩子和家長走進中國兒藝的演出現場,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不僅積極探索建立多樣化的演出運行模式,而且高度重視市場的調研與分析,每個季度都要在觀眾中開展調查問卷活動,了解小觀眾和家長的所思所想,在演出過程中,也從各個角度做了數據統計。在市場營銷方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建立了現代化營銷網絡平臺,與教委、學校以及校外教育機構等多家機構建立了業務聯系,并與中國移動等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拉近了藝術創作生產與藝術市場的距離。
中央民族樂團則確立了一種直接面向社會的營銷機制演出項目經理制。樂團除自身設有演出部外,還將跟社會上其他專業演出公司或者有能力的個人建立合作關系,目的也在于拓寬藝術市場。對此,國家京劇院則不斷拓寬渠道,擴大京劇藝術的國際影響力。劇院已完成了與德國藝術家聯合創作的新劇目《中國貴婦》的創排和在德國波茨坦的首演,新創歷史劇《曙色紫禁城》今年在梅蘭芳大劇院揭開了面紗,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好評,此次該劇又和劇院復排的《滿江紅》《柳蔭記》《大鬧天宮》《楊門女將》4部精品劇目一同參加展演。劇院還將以2011年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為契機,策劃相應的劇目,推進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談到劇院未來,宋官林信心滿懷。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