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探原》完稿40年后出版 共230萬字
2014年10月12日,慶賀羅君惕先生《說文解字探原》出版暨語言文字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師范大學召開。上海各高校相關方面語言專家、文字研究學者等近30人出席了研討會。《探原》一書共230萬字,分為十大冊,羅君惕花了40年寫就,書稿問世后,幾經波折,終于得以在書稿完成40年之后,由中華書局于2013年影印出版。
羅君惕于1905年生于江蘇鎮江,是知名的文字研究學者。自25歲開始,羅君惕潛心研究石鼓文,撰寫《秦刻十碣考釋》一書,同時開始撰寫《探原》。后者是羅君惕積數十年之功而成的古文字學研究專著,全書共230萬字。研討會上,羅君惕的長孫羅允和追憶道:曾聽祖父說起出版書稿的難處當年出版社技術有限,能夠刻古字、生僻字的老師傅不超過10名,即便把這僅有的幾位召集到一起,10年也刻不完。 1984年,羅君惕帶著遺憾離世。直到書稿完成40年后的2013年,才由中華書局影印出版。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是中國首部字典,但是許慎寫作時尚未見過甲骨文,對漢字的起源認識難免偏差。羅君惕著力研究漢字音、形、義的訓詁,用甲骨文梳理了《說文解字》的源頭。從1950年代以后,羅先生發表的東西很少,所以外界對他不是很了解。現在《探原》一書能夠出版,不僅是了了羅先生的心愿,而且對學術界進一步開展漢字研究有很大作用。實際上,它是在提醒我們在現有的條件下,怎么更好地學習古代的文化。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字學家陳五云介紹道。
分享到: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