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創辦“明心書屋” 守護農村娃精神家園

圖為國慶節假期,朱仙鎮的孩子們在書屋讀書過節。 馬義恒 攝
中新網鄭州10月4日電 (馬義恒)村里的孩子需要用知識武裝自己,需要接受文化的洗禮。鄉村不僅需要他們去蓋房子、修路,更需要他們去改善精神面貌,建設新型農村。我希望開辟 一個能留住孩子們的角落,一個能讓村民充實自我的地方。10月4日,河南省開封朱仙鎮明心文化書屋創辦人李允明如是告訴記者。
當日,記者來到開封朱仙鎮李允明家中,拜訪了這個年近六旬的明心書屋創辦者。李允明的房子僅是兩室一廳的平房,裝修十分簡陋。但走到其中一間臥室,卻讓記者眼前一亮,近30平方米的空間整齊地擺放著近10個書架和課桌。
據李允明介紹,這里擺設都是為了方便讀者來這兒讀書、學習。書屋現有5000余本書籍,400余本裝訂成冊的報刊,而且在不斷擴充中。
如今,李允明的愛心書屋已經是第八個年頭。當年,我發現村里常有一些村民農閑時只顧自己喝酒、打牌,而孩子卻沒人管,于是,上網吧便成了他們的娛樂項目。我當時就想不能讓這些孩子沉迷網絡,應該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把他們吸引過來。
于是,李允明就想起在家中辦一個免費的鄉村文化書屋,讓孩子們有地方讀書,學習,把他們從網絡中拉拽出來。更好的效果是,孩子們可以在書屋獲得精神、生活上的愉悅,從而帶動他們的父母通過讀書、看報來代替打牌、喝酒等娛樂活動,從而提高文化素質,豐富內心。
現在,明心文化書屋在朱仙鎮可謂家喻戶曉。記者與李允明交談期間,書屋已經往來了10來個學生,有的是大人與孩子一同前來讀書。大家有序地挑選書籍、然后坐下精心賞讀,有的則選擇后帶回家中,李允明則熱情的為他們辦理借閱手續。
‘不喝酒來不賭錢,明心書屋轉一轉’,這句已經成為我們村民茶余飯后的口頭禪了。村民邢千言告訴記者,自從有了明心書屋,孩子就很少去 網吧,經常一來這看書就是一天,孩子學習進步了,變得很懂事,他很高興,有空便和孩子一同前來看書,他感覺自己的文化水平也有了提高,打牌也少了。生活 真的變充實了、有意義了。
在明心文化書屋讀書的學生小李告訴記者,他原先放假回家除了看電視、上網就不知道要干什么,知道了明心書屋后,他開始來書屋讀書、慢慢 愛上了這里,現在只要一有時間他都會來。我還把我爸拉來了,他在這讀了許多農業上的書籍,對家里種植用處很大,今年雖然干旱,但我們家還是迎來了豐收, 這都是科技興農啊。
朱仙鎮村民李小媛對于李允明感激不已。她說,是李允明辦明心書屋,給予她讀書的機會,她閱讀多本教育書籍,改變了原先打罵孩子錯誤的教育方式,學會了與孩子溝通。我們村民因為這個書屋后,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我認為朱仙鎮在知識的洗禮下悄然蛻變了。
村民對書屋,對李允明贊譽有加,但他卻認為這是分內之事。能夠有機會為鎮上的孩子提供學習、讀書的環境,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我感到很幸福。我只是堅持做一件件我認為正確的、有意義的事情,并樂此不疲。
明心書屋創辦8年間,李允明拿出了下崗補助金1.7萬元,同時每年都將省吃儉用的存款用于購置新書。當閱讀的人越來越多,李允明感覺自己的 能力不足以解決村民的讀書需求,他便開始四處化緣,找到開封圖書館、河南大學圖書館等,尋求將下架的圖書拿來豐富書屋書籍種類。
‘明心書屋’是我的寶貝,我也想讓他成為村民的寶貝。我很守護好書屋,和它,和鄉親們一同進步。李允明說,他會堅守書屋至他離世的一天。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