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呼喚高品質的網絡文學
近日,上海網絡作家協會宣布成立,這是繼北京、浙江、重慶、江蘇等地成立網絡作協、網絡文學創作委員會之后,又一家將網絡作家納入組織的文學機構。又有文化報道說,中國作協已啟動成立中國網絡作家協會的相關籌備工作,將向有關部門報批。
但是,我們在看到網絡文學這些新變化的同時,更應理性、客觀看到網絡文學存在的一些問題,7月22日中國網文化頻道刊登的《網絡文學缺陷露端倪,或需在多元語境下重新審視》文化報道,對這些問題的梳理,值得重視。
網絡文學表現出的同質化的傾向十分明顯,起點中文網、縱橫中文網這些老牌的文學網站刊載的作品不僅是這樣,一些后來加入者呈現給受眾的也都是單一或者還有些格式化的容貌,作品的分類基本是玄幻、武俠、言情、都市、穿越、靈異等等。這是因為,建基于商業優先的核心欄目、推薦榜和點擊榜等運作模式,使大多數網站刊載的網絡作品丟失了個性化的特征,娛樂化、商業化過度,內容方面卻是跟風炒作、相互模仿,在審美和素質要求等方面僅僅是滿足于低俗,沒有高品質的文化的、文學的追求。
網絡走紅的一些寫手,日寫作量大多在萬字左右(或以上),這是一種工廠化的產物,其作品的基本的文句難以推敲,結構、邏輯、內容更是難逃陋俗,結果語言淺白、情節粗糙、故事重復、細節雷同、人物僵硬甚或空洞無物的小白文泛濫。
目前,網絡文學存在的這諸多問題,使筆者想起著名作家麥家對此的尖銳、深刻的文化批評。麥家曾說:如今,網絡文學好像來勢兇猛,其實雷聲大,雨點小。大家都在看、都在談網絡文學,好像閱讀網絡小說成了一個時尚的名詞,但是,一旦涉及具體作品,很難說哪一部作品已經相當完善了,網絡文學目前還沒有出現一個個人英雄,一個領軍人物。網絡文學在某種意義上說,還不是一種文學寫作。讀他們的作品,故弄玄虛的成分更多一些,好像天外來客一樣,充滿好奇與想象力,但是與我們的民族和文化,與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能夠交融在一起的東西還太少,與讀者真正實現內心交流的東西還太少。讀起來,好像更多的是喚醒了身體的本能,而不能將讀者的愛與恨等所有復雜的人類情感充分調動起來
這樣的看法很中肯,觸及到網絡文學思想和藝術的主要缺陷。所以,我們對待網絡文學的寫作矛盾,需要理性化、客觀化的審視和分析,這種對待網絡文學的態度,不僅對我們的網絡作家和網絡文學的讀者有意義,對網絡文學的發展也是有益處的。
為了網絡文學健康、高質量地發展,解決好網絡文學存在的內容上的、審美上的缺陷,筆者認為,網絡文學應該在文學觀、寫作態度、社會影響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調整或改變。首先要解決網絡文學的文學觀問題,網絡文學考慮商業因素應少一些,網絡作家也應像對傳統文學作家的要求一樣,在表現的思想內容方面多與我們的民族和文化,與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能夠交融在一起,不去依靠日寫作量、點擊率和版稅這些商業化價值產生文化的影響力,而是靠將讀者的愛與恨等所有復雜的人類情感充分調動起來,與我們的人民接近起來,賦予作品更多的內涵,提供給讀者更多屬于心靈的東西來贏得讀者,這也就像南派三叔所說,網絡文學需要的是廣大讀者的肯定。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