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華語媒體對911事件的最早播報者——龐哲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遇了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傲然屹立在紐約的世貿雙塔瞬間倒塌,整個曼哈頓島籠罩在一片濃密的煙塵之下,如同好萊塢災難大片在現實中真實上演,短短幾個小時之內,昔日生機勃勃的繁華之都隨即彌漫在一片悲傷氣氛之中。也是在這一天,因為鳳凰衛視紐約記者龐哲的報道,使得鳳凰衛視成了香港、大陸乃至世界華語媒體對911事件的最早播報者。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龐哲說: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選擇,作為記者,我的第一反應還是要留在現場,把消息第一時間傳遞出去。
災難,突如其來

2001年9月11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8點,和往常一樣,龐哲來到位于華爾街的美國證券交易所辦公室,距離9:30開盤還有一段時間,龐哲開始準備化妝,也就是在這時,她聽到窗外的一聲巨響,然后窗外漫天飄飛的紙屑。回憶起上次棒球大游行,臨近辦公樓上紛紛洋洋落下的紙屑,龐哲想,這又是在舉行什么慶祝活動?邊想她邊走向窗子,令她震驚的是,根本就不是什么慶祝活動,街上幾乎所有人的表情都寫像是寫著恐懼二字,所有人都朝著一個方向張望,順著人們的目光,她發現,一街之隔的世貿中心正在冒煙。
看到這一情景,她的第一反應是馬上跑回辦公室抓起電話,在她看來,作為紐約地標性建筑不論是什么樣的飛機,如果撞到世貿中心,都是比較重大的事件,即便是一個事故,也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故。與此同時,在香港,《時事直通車》欄目主編劉荔看到節目的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吳小莉已經坐進了直播室。這時,值班記者對她說,龐哲從紐約打來電話說發生了事情,劉荔跑了過去。電話里,龐哲特別緊張,有點語無倫次:一架飛機撞上了紐約世貿大樓,現在我看到的就是漫天的紙屑和濃煙。

劉荔馬上打電話給臺長王紀言,王紀言指示,馬上組織播出,然后把情況報告給劉長樂。距離《時事直通車》開始只有幾分鐘了,通過龐哲的描述,劉荔很快就把信息記錄在一張紙上,來不及猶豫直接沖上主播臺遞給吳小莉。
北京時間晚21時10分,《時事直通車》發出了鳳凰衛視關于911的第一條消息:美國紐約世貿大樓被襲起火。
此時,在得知世貿大廈出事后,證交所的保安立即開始疏散現場人員。龐哲被迫離開現場。但跑到門口,她才意識到自己的手機不能撥打國際長途,為了不與電視臺失去聯系,龐哲決定回辦公室。于是,她偷偷溜進了電梯,回到了辦公室。為了不被保安再趕出去,龐哲將辦公室的所有燈關上,躲在辦公室門后將電話抱在懷里,繼續向香港總部報道最新情況。
報道,持續不斷

此時,窗外人聲、警笛聲響成一片,美國總統布什發布電視講話,華盛頓五角大樓遭襲,一駕飛機在弗吉尼亞州墜毀,美國全部機場立即禁止了所有飛機的起飛隨著事態的發展,龐哲一一將最快的訊息報回了香港總部。
不久,又傳來一陣更近、更沉悶、更有壓迫感、更急速的呼嘯聲,整個大樓開始抖動,那一瞬間就像經歷了地震海嘯般驚險,響聲過后,四周陷入了一片漆黑之中,四處硝煙彌漫。龐哲心想,沒有電了,我必須趕快出去找電話連線。
打開緊急通道,一陣熱浪撲面而來,顧不了那么多了,看到下邊沒有火情,龐哲拉起和她一樣尚未撤退的攝影記者趕緊往下跑。到了大廳之后龐哲就四處找電話,這時保安告訴她,通訊已經完全中斷,現在他們只能緊急撤離到地下室去。
到了地下室之后,龐哲也是一門心思找電話。看到一條電話她馬上就拿起來,當時跟香港這邊撥不通,就撥北美洲,后來撥通吳臺長的電話,只是他沒有接聽,只是留言。這時候美交所的幾個保安、主管就過來說,這個電話他們要用,是唯一一臺可以通的電話。無奈之下,她只能讓開。這時候,龐哲才定下來看周圍,九十五歲的邁克是紐約交易所年紀最長的一位老人,他說,我兒子在世界之窗開會,就是世貿大廈的頂層,他什么時候回來啊?聽到這句話,周圍的人眼圈都紅了。
失聯,死里逃生

差不多過去了一兩個小時,地下室的人們聽到有人敲門,原來是個救火隊員,龐哲相信這個救火隊員也和他一樣,是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他在樓塌了、一切通訊中斷了的情況下繼續挨家挨戶的尋找。救火隊員把門打開,清點人數,然后安排大家撤到安全的地方去。這時,龐哲才得知,第二座樓也塌了。很多交易員把自己的制服脫了,撕下來沾著水,發給周圍人,蒙在嘴上,大家就這樣走了出去。到了外面一看,就好像在月球上一樣,或者又好像原子彈剛剛爆發一樣。每走一步粉塵都飛起來很高,把整個人都淹沒。剛剛行走了幾步后,只見一個蓋滿了粉塵的黑人,手中托著一摞用水浸過的餐巾,遞給每一個過路且沒有保護措施的人。而他自己則完全沒有保護,早已被粉塵蒙蓋得面目全非。當接過他遞給的餐巾時,龐哲心中感慨萬分。在這條餐巾的保護下,龐哲隨著人群,慢慢脫離了危險。而那個灰頭土臉,舍己為人的清瘦的黑人,一直深深地印在她的腦海。后來在救火隊員的指引下,眾人撤離到河邊,然后他們被送到對岸碼頭的安全地帶。脫離危險區域之后,她才知道,由于通訊中斷,始終和臺里聯系不上,臺里上上下下都十分擔心她的安危。
幾經轉折,下午4點左右龐哲終于到家了。當溫暖的淋浴從頭頂澆下時,想到紐約的驕傲、紐約的象征以及我非常熟悉的商店、廣場、景觀等等就這樣永遠沒有了,想到數以千計的世貿大廈工作人員目前還兇多吉少,想到無數家庭永遠失去了親人時,想到很多人的生活就此改變,她不禁放聲大哭。
北京時間9月12日早上6點鐘,當香港直播間的陳曉楠得知剛剛從危險中脫身的龐哲又要與她連線時,她對這位從未見過面的同事充滿了感激,不禁紅了眼眶。
回首,無悔來路

一看到突發狀況,就按捺不住的要告訴大家,記者職業病。在龐哲的微博中,她用這句話介紹自己。回憶起當時自己對堅守新聞陣地的選擇,龐哲無怨無悔,十年之后要是知道當時的情景的話,我想作為記者,第一感覺還是要做報道。我是個記者,不論發生什么,我第一反應就是趕快報道,沒辦法想到我現在處境是什么。如果你真正熱愛記者這個職業,就把這個職業和你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了,和你的生命都融在一起了。

如今,911過去十年,龐哲在鳳凰衛視走過的路程也走過第十個年頭,大事發生時她堅守現場,在工作中她堅守鳳凰這一新聞陣地,是什么樣的魅力使得她如此堅持和執著呢?首先一點就是在911的報道上得到的充分信任,我當時也很吃驚,沒想到領導判斷會這么快。他們對記者的信任會這么大,因為當時沒有其他新聞來源,而一般都要兩到三個新聞來源去考證新聞的可靠性然后才會去播。正是因為這份信賴感,使得龐哲覺得這個平臺尤為珍惜和珍貴。其二是龐哲對財經新聞的興趣,它是金融系統經濟學理論的一種學習,而經濟和政治又是息息相關的,很多戰爭和經濟,很多民族利益的爭端都是和經濟有關系的,所以我覺得經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層面。我能在華爾街又是金融中心,又是在鳳凰這樣一個平臺上,而且能夠做我喜歡,而且非常重要的一個報道,我沒有理由離開。

另外在龐哲做財經新聞的內容選擇和節目形式方面,鳳凰不論從總部領導到編輯再到美洲總編輯都非常支持非常信任她,給予她強烈的支持,這一點她也非常珍惜。實際上911事件是一個突發事件,不是我報道范圍內的事件。我報道的事件最難忘的是2008年開始的金融風暴,整個華爾街、整個全世界的金融系統幾乎崩潰,美國政府還有聯儲局要怎么做來拯救美國還有全球的金融機構。龐哲坦言,盡管是金融專業出身,又做了多年財經記者,她還是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同樣又是記者和媒體的責任感驅使她拼命學習,因為有那么多信賴鳳凰相信鳳凰報道的觀眾,在她看來,自己絕對不能懈怠。金融風暴期間我好像又上了一個學,拿到一個學位一樣。

十年過去,龐哲說她經歷過911事件之后,更懂得感恩和感謝,感激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更加珍惜生活,珍愛自己的工作。未來,她還將繼續奮戰在新聞一線,為全球華人帶來最新最及時的報道。而對于鳳凰衛視來說,正因為當時鳳凰衛視資訊臺的開播,讓我們在美國911事件發生之后,使得資訊臺有機會、有能力,第一時間、第一次全程的直播,36小時的連續報道,成了十多億中國人唯一的資訊來源,也讓全球華人記住了,鳳凰衛視資訊臺這個名字。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