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實:建設專業權威的全國性文藝評論團體
在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
(2014年5月30日)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趙實
尊敬的家正主席,各位評論家、各位來賓、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召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成立大會,這是中國文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劉奇葆同志和中宣部的部署要求,大力加強文藝評論工作,推動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中國文聯主席團和書記處對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的成立,向新當選的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第一屆主席團成員和理事會成員表示熱烈祝賀!向受聘為協會名譽主席和顧問的各位老專家老同志致以誠摯的敬意!向長期以來為繁榮文藝理論評論事業默默奉獻的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的成立,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同志的親切關懷和高度重視,得到了中宣部和民政部領導的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今天中宣部黃坤明副部長又專程出席會議并將作重要講話,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對文藝評論工作的堅強領導和殷切期望。在此,我代表中國文聯對各級領導的關懷和各部門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文藝評論是文藝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引導文藝創作、堅持正確方向、探索文藝規律、推介優秀作品、提高鑒賞水平、批評不良傾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黨中央一直高度重視文藝評論工作,中央領導多次對加強文藝評論工作作出明確指示,強調要把握正確的評論導向,開展積極健康的文藝批評,培養高素質文藝評論隊伍,加強文藝評論陣地建設等。這為我們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和中宣部的要求,近年來,中國文聯通過抓隊伍、建陣地、搭平臺,實施文藝評論工程,努力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
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我們聘請了一批知名文藝評論家擔任中國文聯特約研究員、特約評論員;通過舉辦中青年文藝評論家高級研修班,建立文藝評論人才庫等,凝聚了一大批中青年文藝評論骨干;專門召開工作交流會,推廣各地文藝評論家協會的工作經驗和體會,目前全國已成立省級文藝評論家協會23個,團結凝聚了2萬多名文藝評論工作者。
在陣地建設方面,依托中國文聯系統所屬報刊、出版、雜志、網站等傳播媒體,下功夫辦好文藝評論專刊專欄。《中國藝術報》、中國文藝網緊密貼近文藝創作實踐,積極開展有效的文藝批評,努力開創文藝評論新風,連續發表了數百篇觀點鮮明、敢于直言、有針對性、有戰斗力的評論文章,在文藝界和社會上產生良好反響,也多次得到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同時,各地文聯也積極辦好所屬文藝評論報刊和網站,不斷鞏固和加強了主流文藝評論陣地。據統計,全國文聯系統擁有公開發行出版的文藝專業報刊、網站120余家。
在平臺搭建方面,召開各類文藝理論和作品專題研討會、座談會,組織編撰年度中國藝術發展報告,認真開展文藝評論獎、專題文藝論壇,努力擴大文藝評論工作者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從2013年起,中國文聯開始實施文藝評論工程,得到了中宣部的有力指導和支持,我們從中國文學藝術專項資金中撥出專款用于支持文藝評論工作,通過開展理論評論課題研究研討,與知名報刊合辦專題專欄等,積極引導文藝創作,倡導科學健康的文藝批評風氣,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積極申請成立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中心,目前,已經得到中編辦、財政部正式批復,我們正在抓緊組建。評論中心作為中國文聯直屬正局級財政補助的事業單位,將成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開展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基礎平臺。
中國文聯發起成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的目的,就是要很好地發揮協會組織的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維權的職能作用,認真貫徹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團結凝聚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在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指導下,緊密聯系文藝創作實踐,精心組織開展有說服力、影響力、公信力的文藝評論,壯大主流文藝評論的聲音和陣地,形成強大正能量,營造良好的文藝發展生態,努力繁榮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征、專業特點的文藝評論事業,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做出新的貢獻。
這里我就做好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的工作提幾點希望:
一、牢牢把握文藝評論工作的正確導向,充分發揮文藝評論主陣地、主力軍、主渠道的重要作用,努力唱響當代文藝發展的主旋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成立以后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唯物史觀,學習云山同志、奇葆同志的重要指示和坤明部長的講話精神,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文藝評論是有導向、有立場、有靈魂的。面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益頻繁,文藝作品、文藝思潮、文藝業態、文藝傳播和文藝市場日趨復雜的新形勢,確保文藝評論科學健康發展,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要牢牢把握好文藝評論工作的主心骨。這個主心骨就是以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為指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理論。我們只有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品鑒文藝作品、觀察文藝現象、剖析文藝思潮,才能做到科學、準確、深刻、全面。為此,我們必須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文藝觀指導文藝評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藝思潮,用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推動文藝創作,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促進文藝批評健康發展。要團結引導廣大文藝評論工作者,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敢于直面問題、善于客觀批評、勤于學習思辨、勇擔社會責任。要理直氣壯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唱響時代進步和文藝發展的主旋律。要旗幟鮮明地告訴人們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贊揚的,什么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旗幟鮮明地批評不良傾向和錯誤觀點。文藝評論絕不能在當代文藝蓬勃發展、各種文藝現象斑駁陸離的關鍵時期缺位缺席或安于沉默。
二、密切關注當代文藝發展實踐,不斷提升文藝評論的引導力、公信力、戰斗力,努力開創文藝評論新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是繁榮發展文藝評論的重要原則,也是我國文藝評論的優良傳統。面對今天日新月異、異彩紛呈的中國面貌、中國故事、中國精神,面對文藝創作井噴式發展、文藝思潮百舸爭流的新態勢,面對網絡時代、創意時代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我們必須真情擁抱時代、擁抱生活,貼近受眾需求,及時發現和推介優秀文藝作品,善于觀察和分析社會關注的文藝現象和思潮,準確客觀地揭示當代文藝發展規律,提高文藝評論的引導力、公信力、戰斗力。要精心實施重點文藝評論工程,加強重點選題策劃,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增強文藝評論的引導能力。要密切關注當代文藝發展實踐,不僅要關注名家名作,更要關注新人新作;不僅要關注熱點焦點,更要關注重點難點;不僅要關注傳統文藝領域,更要關注網絡等新興文藝領域。要加強正面引導,激濁揚清,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處理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處理好主流與支流、繼承與創新、主旋律與多樣化、滿足與提高、立足中國與走向世界等一系列辯證關系。要加強對文藝作品本體的研究,深入剖析作品的主題內容、題材體裁、風格樣式、人物塑造、敘事手段、表演技巧等,不斷提升文藝評論的專業水準。要積極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堅持專家評論與群眾評價、市場反映、歷史檢驗有機統一,不能盲目跟著市場走,防止片面化、功利化和小圈子化。大力提倡實事求是、真誠友善,觀點鮮明、敢于直言的良好風氣,使文藝評論既有鮮明的價值立場,又有鮮活的話語表達,努力開創文藝評論新風。
三、加強協會自身建設,努力把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建成學術型、專業型、權威型的全國性社團。要盡快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全面啟動和開展協會工作,認真履行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維權的基本職能,把堅持正確導向、繁榮文藝評論事業、團結凝聚評論人才、加強行業自律與依法維權等作為重要任務,深入傾聽和反映文藝評論家和文藝評論工作者的意見、建議和訴求,依法維護文藝評論工作者的合法權益。要主動作為、積極作為,緊緊依靠各團體會員、科研機構、文藝單位、文藝院校、新聞媒體和廣大評論家、文藝家等各方力量,精心策劃主題性重點評論項目,深化重點評論課題和文藝作品研究,及時分析文藝思潮變化,準確研判文藝發展態勢,努力發揮協會在文藝評論工作方面的智囊團、專家庫的重要作用。要著力加強陣地建設,適時開展文藝評論基地建設,與主流媒體合作開辦專題專欄,積極開拓和利用網絡、手機、移動終端等新媒體陣地,有效拓展文藝評論傳播空間。改進和完善文藝評論評獎等激勵機制,保證評選的客觀、公正、權威。要著力加強文藝評論隊伍建設,努力團結服務著名文藝評論家,加大對青年文藝評論人才的培養和扶持力度,辦好各類文藝評論研修班,為評論家研討交流、深入生活、培訓研修、成果出版等創造條件、提供幫助,努力團結凝聚一支鐘愛評論事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評論人才隊伍,不斷推動文藝評論事業蓬勃發展。
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系統工程,必須依靠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但歸根到底要依靠每一位文藝評論家和評論工作者的創造性勞動。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新當選的第一屆主席團成員和理事,是推動我國文藝評論工作的骨干力量。大家來自不同地方、不同藝術門類和不同工作崗位,無論是駐會、還是兼職的同志,肩上都有一份信任和榮譽,更有一份職責和期望。兼職不等于掛名,而是體現代表性,這種代表性就應該體現在具體評論工作中,就應該有所擔當,有所作為。我們衷心希望各位主席團成員和各位理事珍惜榮譽、精誠團結,發揮優長、各盡所能,團結帶領廣大評論工作者,為繁榮當代文藝評論事業多做實事。帶頭踐行愛國、為民、崇德、尚藝的文藝界核心價值觀,繼承傳統、勇于創新,實事求是、敢于擔當,褒優貶劣、激濁揚清,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樹立文藝評論家的良好形象,為文藝事業的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科學健康、寬松和諧的良好環境。中國文聯各團體會員、各職能部門和直屬各單位要更加重視和支持文藝評論工作,共同把文藝評論事業推上一個新臺階。
同志們,朋友們,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響應時代的呼喚和人民的期待,銳意進取,扎實工作,不斷推動文藝評論事業蓬勃發展,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