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喜迎“金鐘客”,作得琵琶聲入云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2012年11月15日,
習近平總書記以這樣一句真誠、質樸的話語
為新時代答卷起筆。
日前在浙江寧波鎮海舉行的這場琵琶音樂會,
以一曲《歡樂的日子》開場,
生動活潑的音樂語匯和豐富多姿的節奏,
表達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也奏響了琵琶藝術工作者對新時代的回答——
傳中華文脈、弘國樂強音!

闊別四年后,中國音樂小金鐘全國琵琶展演再次在寧波鎮海舉行。7月24日晚,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寧波市委宣傳部、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琵琶之夜”名家名曲欣賞——中國音協琵琶學會換屆音樂會暨2023中國音樂小金鐘全國琵琶展演開幕音樂會在寧波鎮海大劇院精彩呈現。
本場音樂會是中國音協琵琶學會新一屆主席團首次集體亮相,也是整合聚力后琵琶藝術領域集大成的一次集中展示。音樂會由青年指揮家俞極執棒寧波交響樂團,吳玉霞、周韜、董楠、湯曉風、楊婷婷、江洋、趙聰、陳音、楊靖、張強等名家紛紛登臺,特邀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中國音協理事王勇擔任音樂會導聆,呈現了中華傳統音樂的魅力和琵琶藝術的獨特風采。
一、琵琶與樂隊《歡樂的日子》
作曲:馬圣龍
編曲:陳思昂
演奏:吳玉霞 周韜 董楠 湯曉風

吳玉霞、周韜、董楠、湯曉風演奏《歡樂的日子》
2016年受著名琵琶演奏家吳玉霞委約,
作曲家陳思昂改編了
由馬圣龍先生創作的《歡樂的日子》,
以樂隊協奏的方式
將上世紀經典的旋律
展現出新時代的風貌。
二、琵琶協奏曲《琵琶行》
作曲:徐振民
演奏:楊婷婷

楊婷婷演奏《琵琶行》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p>
在“長安三萬里”的唐詩璀璨星河中,
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稱千古絕唱。
這是偉大的詩人為后世所留下的
中國古典音樂與中國古典文學交融的成功典范。
三、琵琶協奏曲《晚秋》
作曲:李博禪
演奏:江洋

江洋演奏《晚秋》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中的名句,
成了青年作曲家李博禪在2014年創作的靈感來源。
作曲家認為,新時代的音樂創作
既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又要采取現代音樂的表現方式發展。
樂曲中的現代無調性音樂和流行元素,
正體現了這樣的創作思想。
四、琵琶與樂隊《絲路飛天》
作曲:趙聰
配器:尹天虎
演奏:趙聰

趙聰演奏《絲路飛天》
如果說作曲家的創作通常著眼于樂曲的整體結構,
演奏家的創作則更傾向于
樂器本身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著名琵琶演奏家趙聰2014年于敦煌采風、
在美國創作完成的琵琶協奏曲《絲路飛天》,
疊加多種創新演奏技法、
融入當代世界音樂語匯,
再現敦煌文化的氣象萬千、輝煌繁榮。
五、琵琶協奏曲《星火燎原》
作曲:王云飛
演奏:吳玉霞

吳玉霞演奏《星火燎原》
琵琶用來詮釋傳統題材音樂作品可謂行云流水,
表現當代題材音樂作品也頗具氣勢。
《星火燎原》是大型民族管弦樂
《團結就是力量》的重要一章,
受吳玉霞委托改編的交響樂版
于本次音樂會當晚首演,
再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
偉大的共產主義信念與革命精神,
讓全場觀眾深受感染。
六、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
作曲:吳祖強 王燕樵 劉德海
演奏:陳音 楊靖 張強

陳音、楊靖、張強演奏《草原小姐妹》
1972年春,
著名作曲家吳祖強、王燕樵
和著名琵琶演奏家劉德海
創作了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
表現蒙古族孩子龍梅和玉榮
在暴風雪中保護羊群的動人故事,
這是將傳統民族樂器琵琶
與西洋管弦樂隊結合的最早嘗試,
突破傳統演奏技法、增添鮮明的時代氣息,
一舉成為不朽的經典。
七、琵琶與樂隊《唱支山歌給黨聽》
作曲:朱踐耳
改編:吳俊生
配器:楊春林
演奏:第三屆中國音樂家協會琵琶學會主席團成員

第三屆中國音樂家協會琵琶學會主席團成員演奏《唱支山歌給黨聽》
20世紀70年代,
吳俊生先生把《唱支山歌給黨聽》
改編成為琵琶獨奏。
琵琶聲聲訴衷情,
人民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深情,
在第三屆中國音樂家協會琵琶學會主席團成員
集體演奏中,
讓全場觀眾入耳、入心、入情。
宋飛、王宏、吳玉霞、曹強、傅丹等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音協琵琶學會、浙江省音協相關負責人,寧波市、鎮海區相關負責人,以及琵琶界知名專家、藝術家,全國琵琶骨干教師培訓班學員,小金鐘全國琵琶展演選手和當地觀眾共同觀看了音樂會。
“作為一名琵琶藝術工作者,有三件事讓我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第一件事是敦煌壁畫中出現的‘反彈琵琶’,再現了絲綢之路的輝煌與燦爛;第二件事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留下了琵琶藝術的千古絕唱;第三件事就是我們擁有劉德海先生這樣的充滿著高尚家國情懷的偉大琵琶藝術家。”創作并成功演繹琵琶協奏曲《絲路飛天》的中央民族樂團團長趙聰,在7月23日晚舉行的琴海游思——紀念劉德海先生學術研討會上如是說。

琴海游思——紀念劉德海先生學術研討會現場
在本次小金鐘展演開幕之前,由中國音樂家協會琵琶學會、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專業委員會、中共寧波市鎮海區委宣傳部、寧波市音樂家協會琵琶學會聯合主辦的這次研討會上,多位琵琶藝術家紛紛深切緬懷劉德海先生,追思劉德海先生為琵琶藝術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所作的卓越奉獻,表示要堅持弘揚他不斷攀登琵琶藝術新高峰的“爬坡”精神,為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不懈努力。
同時,為大力培養優秀琵琶教學和演奏人才,推動我國音樂事業健康發展,在展演舉辦前夕,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全國琵琶骨干教師(含新文藝群體)培訓班于7月20日至24日在寧波舉辦。培訓班特邀新版《全國琵琶演奏考級作品集(第二套)》教材主編及編委吳玉霞、楊靖、陳音、劉剛、董楠、張強等6位專家授課,來自全國的140余名琵琶骨干教師參加了現場培訓,3萬余人觀看了培訓班視頻直播。


全國琵琶骨干教師(含新文藝群體)培訓班現場
中國琵琶之鄉
鎮海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海防和商貿重鎮、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碇港。
鎮海與琵琶淵源深厚,
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王范地和王惠然
都是鎮海人;
劉德海先生是“鎮海女婿”,
吳玉霞是鎮海區引進的首批文藝大師之一。
2021年,
在中國音樂家協會的指導和支持下,
鎮海獲評“中國琵琶之鄉”。
琵琶藝術是民族音樂文化的燦爛瑰寶,
一代代琵琶藝術工作者為之前赴后繼。
通過本次小金鐘全國琵琶展演的舉辦,
新時代琵琶藝術的傳承推廣
一定能再上新臺階;
以琵琶藝術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也將持續帶給人們美的體驗,
滋潤新時代的美好生活。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