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蓓蕾復興花:總書記以文藝力量哺育新時代好兒童
“習藝強國”工作室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31日上午來到北京育英學校,看望慰問師生,向全國廣大少年兒童祝賀節日。習近平強調,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新時代中國兒童應該是有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新、敢奮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兒童。希望同學們立志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而讀書,不負家長期望,不負黨和人民期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關心關愛少年兒童成長成才,謀劃少年兒童工作發展進步,激勵新時代少年兒童向陽成長,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少年兒童的心靈都是敏感的,準備接受一切美好的東西。”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美育對于塑造美好心靈的重要作用,指出“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強調“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總書記用文藝呵護兒童健康成長的殷殷寄語和深切厚望,滋潤童心,呵護廣大少年兒童健康成長。

2013年5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到四川蘆山地震災區考察,看望慰問受災群眾。這是5月21日,習近平在蘆山縣體育館安置點一帳篷內親撫一小孩。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兒童文學很重要”
兒童文學凝結著一個民族和社會的夢想與希望,它給兒童打下精神的底子,養成未來的民族性格。
在2014年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殷切地說:“兒童文學很重要。”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兩年后,曹文軒獲得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成為中國首位斬獲國際兒童文學獎項的作家。
近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親切關懷下,我國兒童文學事業得到了健康快速發展。原創兒童文學在少兒閱讀中所占的比例有了顯著的提升,兒童文學作家隊伍迅速壯大,兒童文學作家的社會責任感、文化自信和藝術自覺不斷提高,涌現出一大批講述中國故事、體現中國精神、具有中國風格的優秀作品。在塑造少年兒童精神世界、助力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外,兒童文學走出去也取得了重要進展。除了曹文軒斬獲了國際獎項,不少中外合作的兒童文學項目也在穩步推進。
少年兒童要“多從經典作品中汲取營養”
2014年5月30日,六一兒童節前夕,習近平同志來到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看望少年兒童。

2014年5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參加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活動。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學校藏書閣里書聲瑯瑯,習近平走進去,傾聽學生們在老師指導下、伴著古箏樂曲朗誦的《弟子規》和《少年中國說》。肯定他們有激情、有氣勢,希望他們多從經典作品中汲取營養。習近平表示,你們就是要從小精神起來、抖擻起來。國家進步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文化軟實力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同學們要多背誦一些優秀古詩詞,長大以后才能文思泉涌。

2014年5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參加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活動。這是習近平聽學生背誦《弟子規》和《少年中國說》。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在海淀區民族小學墨韻堂,看到書法社團的學生們寫下的“精忠報國”,習近平有感而發。他表示,我從小就受這4個字影響,四五歲時媽媽買了小人書,給我講“精忠報國、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說“刺字不疼啊?”媽媽說,雖然疼,但岳飛會始終銘記在心。我記到現在。精忠報國,是我一生的目標。
當日上午,習近平主持召開座談會。他指出:“少年兒童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呢?應該同成年人不一樣,要適應少年兒童的年齡和特點。我看,主要是要做到記住要求、心有榜樣、從小做起、接受幫助。”在講到“心有榜樣”時,習近平同志特別提出優秀兒童文學藝術作品塑造典型人物的巨大精神價值、榜樣力量與審美作用:“心有榜樣,就是要學習英雄人物、先進人物、美好事物”,“過去電影《紅孩子》《小兵張嘎》《雞毛信》《英雄小八路》《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說的就是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家要把他們立為心中的標桿,向他們看齊,像他們那樣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

2014年5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參加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活動。這是習近平在學校與少先隊輔導員、教師、家長、學生代表座談。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總書記列舉的這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兒童電影,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原創兒童文藝精品佳作的代表,這些作品深深影響感染幾代孩子,成為他們美好的童年記憶。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要傳承下去”
2023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我們的教育要善于從五千年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優秀的東西,同時也不摒棄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養成為擁有“四個自信”的孩子。
近年來,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提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并勉勵少年兒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要傳承下去”。
2017年6月29日,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西九文化區出席《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其間,10歲的香港粵劇小演員利文喆與11歲的搭檔陸瑞徽一起,為習近平主席演唱了粵劇經典《紫釵記》之《拾釵》選段。

2017年6月29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西九文化區出席《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協議》簽署儀式。這是習近平同現場演唱粵劇選段的兩名兒童親切交談。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演唱完,習近平主席同兩位小演員一一握手,并說道:“很高興看到你們這么喜歡粵劇,這說明香港粵劇后繼有人,也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頑強生命力。”稱贊他們年紀雖小,但演唱很到位。
2022年,利文喆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動情地說,習爺爺當年的鼓勵,一直陪伴著他成長,見證著他在粵劇表演上取得的一個又一個進步。利文喆一直把習爺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要傳承下去”的鼓勵放在心上,更加熱愛粵劇表演,更加投入地練唱、練基本功。五年過去,利文喆已從昔日的小朋友成長為一名青年粵劇演員。彼時所穿的戲服,雖已不再合身,但他卻依然珍藏如初,疊得整整齊齊。
學習粵劇十余年,在利文喆眼中,粵劇對于他早已不僅僅是一個興趣愛好,而是他生活中重要的一個部分。粵劇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也不斷吸引著他。為了讀懂所扮演的角色,利文喆閱讀和觀看了大量歷史書籍與文化節目。他說,粵劇故事中傳遞出的中華傳統美德讓他受益匪淺,他也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去內地游覽參觀。
2014年5月30日,習近平在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召開的座談會上指出,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而且中華文明從遠古一直延續發展到今天。為什么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頑強生存和不斷發展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今天我們使用的漢字同甲骨文沒有根本區別,老子、孔子、孟子、莊子等先哲歸納的一些觀念也一直延續到現在。這種幾千年連貫發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見的。他強調,今天,中華民族要繼續前進,就必須根據時代條件,繼承和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特別是包含其中的傳統美德。

2014年5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參加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活動。這是習近平觀看學生書寫的毛筆字。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在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考察時,總書記駐足觀看孩子們書寫古訓警句:中國夢、與人為善、精忠報國、大公至正、誠信為本……他說,中國字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標志。殷墟甲骨文距離現在3000多年,3000多年來,漢字結構沒有變,這種傳承是真正的中華基因。書法是中華文化瑰寶,包含著很多精氣神的東西,一定要傳承和發揚好。書法課必須堅持。書法老師請習近平總書記為“中國夢”點上最后一筆。總書記對孩子們說,中國夢要靠你們來實現。“兩個一百年”要靠你們接力奮斗,還是你們來點這一筆吧。
“快樂閱讀,健康成長”
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全民閱讀大會上寄語青少年,“希望孩子們養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
2013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同全國各族少年兒童代表共慶“六一”國際兒童節,習近平對孩子們說,想象力、創造力從哪里來?要從刻苦的學習中來。知識越學越多,知識越多越好,你們要像海綿吸水一樣學習知識。

201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市少年宮參加“快樂童年放飛希望”主題隊日活動。這是習近平同孩子們在一起。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2018年3月,由人民日報社、人民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合作推出的《習近平講故事》(少年版)在國內上市,以《習近平講故事》的內容為基礎,針對少年兒童的特點,精選出47則故事出版發行。該書內容生動具體、通俗且深刻,是幫助廣大少年兒童建立文化自信、增強自我認同,助力他們樹立正確“三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優秀讀物。
“人們想起童年都是美好的、最難忘的。童年也是人的一生中經常會回憶的時光”,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時寄語全國各族少年兒童,美好的生活屬于你們,美麗的中國夢屬于你們。文藝,讓少年兒童逐夢未來,充盈內心,發掘真善美,傳播正能量,自覺擔負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
(內容綜合自央視網、新華網、人民日報、人民網、中國青年網)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