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開幕—— 唱響獻給新時代的交響詩
本報訊 第38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開幕式及開幕音樂會《復興的大地——獻給新時代的交響詩》日前在上音歌劇院舉辦。
開幕式上,“七一勛章”獲得者、著名作曲家呂其明,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協主席葉小鋼,中國音協副主席、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音協主席廖昌永共同為第38屆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啟動開幕裝置。
作為本屆音樂節的開幕演出,由上海歌劇院全新創排的交響合唱《復興的大地——獻給新時代的交響詩》由著名詩人、上海市作協副主席趙麗宏作詞,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趙曦、上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副主任劉灝、上海歌劇院院長許忠共同擔綱音樂創作,上海歌劇院副院長黃景譽擔任導演。該作品也入選了文旅部2022—2023年度“時代交響”創作扶持計劃。
演出主題鮮明、立意深遠、藝術多元。在許忠的執棒下,特邀歌唱家方瓊、石倚潔、沈洋、董芳,播音藝術家印海蓉,表演藝術家佟瑞欣,和上海歌劇院優秀青年歌唱家韓蓬、徐曉英、宋倩、于浩磊、熊郁菲等,集結上海歌劇院合唱團、交響樂團、舞劇團和中福會少年宮小伙伴藝術團合唱團,以260余人的演出陣容,音、詩、畫、歌、舞、誦等豐富的藝術形式,深情謳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浦江兩岸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景象。
作品以序《春天,請在我們中國落戶》和《大地的夢想》《水珠與湖泊》《開路之歌》《希望的鐘聲》《大港抒情》《浦江新夢》《心花盛開》《向往大海》等八首詩歌譜寫而成的洋溢著激情和理想光芒的交響合唱構成。其中,《大地的夢想》以氣壯山河的旋律,誦詠新時代新征程上巨輪遠征、掌舵領航;《水珠與湖泊》體現海納百川、人才匯聚的景象;《開路之歌》歌頌披荊斬棘、開拓創新的先鋒精神;《希望的鐘聲》唱出青年人才投身科創事業的熱情與激情;《大港抒情》贊美連接五洲四洋的東方大港,唱響鎮瀾筑港的人間華章;《浦江新夢》借海派畫家吳昌碩的視角,展現浦江兩岸日新月異的美妙景象;《心花盛開》表達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喜悅;《向往大海》高唱中國式現代化的鏗鏘樂章,召喚鼓舞中華兒女在澎湃浪潮中揚起風帆、奔向希望,實現復興夢想。每個樂章都圍繞一個主題,以優美的音樂、鏗鏘的演唱、激情的朗誦,抒發實現偉大復興夢想道路上的深切情感。
“今年的‘上海之春’有著特別的意義,不僅恰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踏上新征程的第一個年頭,也是今年全國兩會勝利召開之后的首個國際性音樂盛會,而上海演藝市場也隨著盎然春意春暖花開。在這樣的背景下,由上海歌劇院創排的《復興的大地》首演可謂正當時。”許忠表示。劉灝表示,在這次的創作里,大家力圖表達的正是“人民可聽、可唱、可共情的主旋律”,“把城市的精神體現在音樂中,把音樂的精神體現在音符中”。趙曦也表示:“在我寫的樂章里,音樂語言上,用向上的奔放的旋律體現人民內心,心花的盛開以及大地的復興。”印海蓉說:“希望這部溫暖而充滿希望的作品能夠傳遞給大家一種精神上的力量。希望這種力量可以凝聚起來化作建設國家的一種合力,一起勇往直前,砥礪奮進。”在方瓊看來,作品的每個樂章都有不同的詩意和不同的音樂詮釋與表達。排練過程中,大家都反復琢磨,精益求精,僅她和石倚潔擔綱的第八樂章,就曾數易其稿,直到上臺之前,彼此還在不斷交換意見。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