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文與畫

四世同堂(插畫) 丁聰
原著 老舍《四世同堂》
許多人都是從插圖中最早地接觸美、了解美的。可以說,插圖這種藝術形式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審美。一幅小小的插圖,既有對自然美的欣賞,也有對道德美的追求,還有對中國歷史進程中精神美的弘揚,更有對紅色文化內涵理想美、信仰美的堅守,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徑。
作為入選文化和旅游部2022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也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之一,“品讀文與畫——中國美術館藏文學插圖精品展”于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本次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展覽共展出館藏名家經典文學插圖作品138件/套(300余件),作品涵蓋水墨、版畫、水粉、素描等多種類別,涉及白描、工筆、拓印、布面拼貼、剪紙等多種表現形式,還展出了部分木刻插圖原版。許多作品在歷屆的全國美展等展覽評獎中榮獲過獎項。其中,大多數作品是第一次與觀眾見面,更有多件作品為首次全套展出。
展覽分為“畫與詩”和“文之象”兩個主題單元。第一個主題單元以文學體裁對插圖作品進行分類展示,并節選部分原著文字內容和出版物進行輔助展出,營造閱讀的氛圍和環境。第二個主題單元分“線的魅力”“黑白的節奏”“色彩的交響”“人物與場景的塑造”“語言的轉換”5個部分,展示美術家們如何通過造型語言去表達、擴展、延伸原文的內涵。除此之外,展覽還特別設置“畫中的革命經典”“紅巖”和“國外文學插圖精品”3個專題板塊,在展現插圖藝術魅力的同時,帶領觀眾回到文學作品陪伴的時刻,走進文學與美術的殿堂。
“畫難畫之景色,以詩湊成;吟難吟之詩,以畫補足”,雖說文學和美術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但當文學作品和插圖藝術相遇時,卻可以發揮各自特長。“圖-文”相映,增強作品深度,提升藝術境界。插圖可以解釋、拓展、延伸文字的內容和意義空間,重塑文字中的高潮時刻;文字則可以對插圖主題進行補充和闡發,揭示作者的創作意圖和情感,引導觀眾充分理解作品的象外之意。文字和插圖的組合可以增強版面的形式美感,使布局更加靈活多變。插圖在旁,文字更顯搖曳生姿,閱讀更加飽滿愉悅。
“閱讀,關乎一個民族的興盛和進步。插圖藝術在提供閱讀支持、點燃閱讀興趣、推進閱讀公平、建設‘書香中國’的行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使讀者的視野拓寬到文字之外,以直觀的視覺體驗激發讀者的興趣,為人民由‘知學’向‘好學’進而向‘樂學’的轉變提供更多可能性。”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希望本次展覽以插圖為窗口,進一步推動開展全民閱讀,引領新時代的“書香中國”,切實發揮藏品的社會價值和美術館的文化服務功能,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用優秀美術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文化,“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

阿詩瑪(插畫) 黃永玉
原著 彝族撒尼人經典傳說《阿詩瑪》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