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文聯優勢,支持服務“文藝兩新”鑄夢人生
發揮文聯優勢,支持服務“文藝兩新”鑄夢人生
——記中國文聯第二期、第三期新文藝群體網絡培訓班
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大對新文藝群體及中青年、基層一線文藝工作者的培訓力度,擴大培訓覆蓋面,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今年3月、7月分別舉辦的中國文聯第二期、第三期新文藝群體網絡培訓班(以下簡稱“新網二期”“新網三期”),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在培訓規模方面的優勢,在招生時降低了在專業獎項方面的要求,并動員各團體會員踴躍推薦,“新網二期”共招收從事影視、舞臺劇創作的新文藝群體編劇人才學員260余人,比首期新文藝群體網絡培訓班規模擴大了117%;“新網三期”進一步擴大培訓規模,共有從事美術、民間文藝、攝影、書法等造型藝術領域創作的全國新文藝群體優秀人才319人參加了培訓。兩期培訓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承辦,而最近的第三期也剛剛圓滿結束,受到學員們的歡迎和好評。
在教學安排上,兩期培訓班切身考慮新文藝群體學員的專業所需和發展所缺,開設了“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文化通識教育”“藝術創作能力提升”三個課程模塊。特別是在提高文化通識和創作能力方面,“新網二期”邀請了舞臺劇制作人、影視網絡劇制片人、短視頻平臺相關負責人等12位專家,圍繞舞臺劇市場運營、影視網絡劇市場分析、短視頻劇本創作特點及發展趨勢等話題與學員深入交流。“新網三期”則邀請了陳振濂、吳為山、李舸、喬曉光等名家給學員上藝術通識課,由趙培智、羅楊、楊越巒、張維忠、李傳真、王錦強、嚴志剛、方放等行業專家作專題講座、進行作品輔導,讓學員們紛紛感到“解渴”。
“沒想到培訓課程的覆蓋面如此之廣。就作品創制階段而言,涵蓋了解讀選題、創作期方法論直至最終與市場對接;就藝術門類而言,涵蓋了影視劇與舞臺劇兩大門類;就實用性而言,細化到了兩大門類中的紅色題材影視改編、經典小說的戲劇改編等專業知識,以及舞臺劇中話劇、舞劇、雜技劇的創作理論。沒想到培訓課程的專業性如此之深,與行業特性貼合如此之緊。”北京幸福藍海影視文化集團文學策劃總監趙哲恩是中國文聯第二期新文藝群體網絡培訓班“畢業生”中的一員,他表示培訓的行業針對性很強、很有收獲。
“我們的戲劇工坊能夠生存14年,是依靠團隊的能力和在市場中打拼所獲得的經驗,我們順著風向、敏感于變化,但也時刻面對著風險。我們所做的究竟是為了生存還是追求藝術,我們走的路對嗎?名家導師把創作方法和思路分享給我們,我們有了一把尺子,去衡量文藝生產的過程中,我們摸索出的那些經驗是不是符合藝術的客觀規律。”“新網二期”學員、“沒想好戲劇工坊”團長胡曉波談道。在演出市場的新常態下,面對諸如戲劇工坊是進入劇本殺行業,還是創作一個申請藝術基金的新劇本等問題,胡曉波曾有許多困惑。胡曉波表示,他從導師那里獲得了對創作思路和從業經歷從更高維度上的剖析、判斷和指引,“導師們都詳盡、周密、科學地創作過,他們要規避的一些彎路,我們發自內心地認同。我們知道了為什么我們能夠存活下來、沒有半路翻車,也知道我們是誰、能做什么、能做到哪種程度了”。
“新網二期”學員李振平正在把自己創作的抗日題材長篇小說改編為電視劇,課程給他帶來了很多啟發。他說:“羅懷臻老師關于編劇跨界融合的授課讓我明白,文藝創作要以觀眾的選擇為選擇,以藝術的發展為核心,要走出舒適區。龍平平老師的授課讓我明白,重大題材創作要有正確的歷史觀,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是搞好劇本創作的前提,編劇要對歷史和人物有獨到的觀點和看法,要沉下去研究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宋寶珍老師授課時說,拿歷史說事的小說改編創作,劇作家的傾向性和道德律要越隱蔽越好,思想主題應當從人的行動和場面中展現出來,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培訓期間,“新網二期”學員、甘肅多彩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高文光向他的紀錄片攝制團隊詳細分享了學習的內容。“導師對拍什么、怎么拍、為什么拍進行了指導,對于此前糾結的文化取向等問題,我們明白首先要深入了解題材和拍攝對象,選取有價值的、給人啟示的人物,要向觀眾清楚地呈現所要表達的主題意義,傳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文光表示,自籌資金的自主選題紀錄片是團隊未來的一個突破方向。經過培訓,面對滿足不同文化需求、具有不同形式與效果的各種紀錄片潮流,他們找到了清晰的創作方法和遵循路徑。“新網三期”學員、湖南省書協理事程仁是文聯開展新文藝群體職稱評審后的第一批受益者。她表示,中國書協理事張維忠和方放兩位書法專業的導師在點評作品時,仿佛相知多年的師友,給出了相當中肯的建議和解決問題、提升作品的辦法,讓自己進一步從中獲益。
“近年來,攝影媒體、攝影藝術機構和藝術空間切入大眾市場比較精準高效,對藝術發展有很大的推動。”“新網三期”攝影導師、中國攝協副主席楊越巒表示,對新文藝攝影人才的輔導,主要是啟發他們專注于專題攝影,對一個主題“深扎”下去、做“讀書人”攝影師,幫助他們提升作品的藝術高度,同時也提醒他們要強化編輯意識,幫助他們找到作品的出口。
兩期培訓班舉辦期間,主辦方還邀請各全國文藝家協會會員工作相關負責人為學員介紹了協會“文藝兩新”工作,回答學員關心的職稱評審、項目資助、評獎評優等問題。據介紹,未來中國文聯文藝研修院將進一步做好新文藝群體培訓班學員延伸服務,通過“文藝兩新”校友談網絡鑄夢活動、“攜手鑄夢工程”創作扶持等工作持續支持和服務學員發展。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