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藝術人才(戲曲武戲、丑戲)展演”舉辦
“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藝術人才
(戲曲武戲、丑戲)展演”舉辦
由中宣部文藝局、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中國劇協共同主辦的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時代“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藝術人才(戲曲武戲、丑戲)展演”7月18日晚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拉開帷幕。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劇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陳彥,中國文聯書記處書記黃豆豆,中宣部文藝局副局長彭云,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主任謝力等有關方面負責人,以及戲劇界專家、各參演院團負責人觀看了當晚舉行的演出。
為全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繁榮發展戲曲事業關鍵在人”的重要指示與殷切希望,中國劇協在中宣部文藝局的指導下,經過兩年的精心籌備舉辦本次展演活動,全力倡導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戲劇界良好氛圍,引導青年戲劇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鼓勵大家多創新、出精品,支持他們挑大梁、當主角。力求通過展演活動,激勵戲曲演員苦練基本功,夯實精進技藝,攀登藝術高峰,激發創造能力、創新動力與創作實力,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發掘和儲備優秀戲曲藝術人才,在適應當代藝術發展進入高質量的新階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更多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反映人民價值追求的優秀戲曲作品,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努力營造濃郁熱烈的社會氛圍。
“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藝術人才(戲曲武戲、丑戲)展演”包括3場“京昆專場”和2場“多劇種專場”演出,來自全國各地、各戲曲劇種的30余位優秀青年武生、武凈、武旦、文武丑行演員,攜戲曲藝術武戲、丑戲經典折子戲亮相首都戲劇舞臺,充分展現戲曲藝術及各行當的獨特魅力與精湛技藝,為廣大觀眾和戲劇愛好者奉上精彩的戲曲藝術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演活動亮點紛呈,看點多樣:首先是參演劇目劇種多樣,覆蓋面廣泛。涵蓋了京劇、昆曲、河北梆子、粵劇、新昌調腔、揚劇、紹劇、婺劇、秦腔、桂劇、潮劇、川劇等12個戲曲劇種,涉及全國13個省區市。各劇種演員同臺競藝,交流展示戲曲藝術各行當創作成果,促進業務能力和表演水平的提升。其次,參演劇目精彩,經典傳承。既有如《林沖夜奔》《時遷偷雞》《挑滑車》《八大錘》等極具代表性的武戲、丑戲經典劇目,亦有《打棍出箱》《調無常·送夜頭》等獨具特點的精彩地方戲劇目,充分展現出戲曲藝術劇種多、題材廣、風格各異的藝術面貌。把子功、出手技巧、舞叉技巧、吃火技藝、軟硬毯子功、矮子功,戲曲藝術的絕技與絕活令人目不暇接。再者,本次展演節目觀賞性強。7月18日、20日、22日舉行的“京昆專場”,19日、21日舉行的“多劇種專場”,以豐富的戲曲劇種、戲曲表演行當及特點充分滿足戲迷觀眾的多樣化審美需求,提升百姓的精神文化獲得感。另外,本次展演優秀年輕演員匯聚,迸發青春活力。參加展演的演員平均年齡31歲,充分體現出戲曲藝術各行當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據悉,本次展演活動是中宣部文藝局、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和中國文聯相關全國文藝家協會組織實施的“新時代青年藝術骨干培養計劃”年度成果系列匯報演出之一。該計劃面向全國各省區市選拔優秀青年藝術人才,通過選拔、培養、展示、推廣,調動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性。成果匯報演出涵蓋戲劇、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5個藝術門類,將于7月至8月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陸續展開,共演出15場,展示推介80余位優秀青年藝術人才,充分營造文藝界“大比武、大練兵”的氛圍,提高青年人才培養的組織化程度,給青年人搭建高規格、專業化、機制性的展示平臺,打造文藝人才成長品牌。
作為中華戲曲人“數家珍”“亮家底”的一次集中檢閱,本次展演活動從7月18日持續至22日,以劇場演出和線上演播的方式與廣大觀眾見面。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