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120周年美術教育藝術作品展舉辦
丹青百廿,丹心鑄魂
——南京師范大學120周年美術教育藝術作品展舉辦

迥立向蒼蒼——徐悲鴻(鑄銅) 2006年
吳為山 中國美術館藏
中國美術館迎來“120歲的學術藝術老人”——6月28日至7月6日,作為南京師范大學120周年校慶重要活動之一,由中國美術館、中國教育學會、中國美協、中國書協、江蘇省委宣傳部、南京師范大學共同主辦的“篤學致美——南京師范大學120周年美術教育藝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原文化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趙少華,原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原文化部副部長丁偉,中國文聯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楊承志等出席本次活動。
南京師范大學是中國現代美術史和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的見證者和親歷者,百余年間雖幾經變革,但美術教育傳統始終代代賡續、繼往開來,一大批藝術教育前輩高舉美育大旗,共同開創了現代中國美術教育之路。在南京師范大學眾多學院中,美術學院是歷史最悠久的學院之一,其前身為李瑞清創設的兩江師范學堂“圖畫手工科”,是中國美術教育史上首次開設的新型高等藝術學科。百余年來,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大師輩出、群星璀璨,涌現出了以徐悲鴻、陳之佛、呂斯百、傅抱石、黃顯之、秦宣夫、楊建侯、徐明華、尉天池、吳為山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美術教育家和藝術家,為開創我國現代美術教育事業、繁榮社會主義文藝作出了卓越貢獻。
本次展覽分為“筑基創先”“立學深耕”“繼往開來”“丹心鑄魂”四個板塊,通過240余件不同時期的精品力作和60余件珍貴的歷史文獻文物,梳理南京師范大學美術教育120年的歷史脈絡,呈現美術學院的歷史沿革和藝術傳承。“此次展覽全景式地勾勒了南師大美術學院百年歷史脈絡,集中呈現了學院各個歷史時期的高光時刻”,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王成斌介紹。展覽不僅展示了那些已經成為中國現代美術史經典之作,而且匯集了南京師范大學離退休和在職教師的代表作品,凸顯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在美術教育、藝術創作、教學體系、社會責任和國際影響等各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彰顯美育工作的時代內涵和精神價值。
“展覽既是對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的歷史回顧,也是對一代代名家大師的崇高致敬。南京師范大學美術教育的光輝歷史,是中國一個多世紀以來美術史、美術教育史的生動縮影,充分展現出我國美術教育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朱之文說。在中國美協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看來,南師大美術教育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重要縮影,辦學歷史悠久,學術傳統深厚,120年來名家輩出,名師云集,為國家和人民培養了大批優秀美術人才,在美術創作和研究上成果斐然:“這次展覽以大量珍貴的文獻史料和精彩的作品展示了南師大美術教育的發展歷程和藝術貢獻,為我們美術界、美術教育界的同仁了解南師大美術教育的歷史發展和當代創新,為廣大公眾欣賞南師大幾代藝術名家的創作風采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是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1987屆畢業生,他說,120年,南京師范大學見證了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發展。在西學東漸的激蕩中,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追夢、逐夢的偉大時代,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作出了杰出貢獻:“南京師范大學的未來根深葉茂,在新時代的雨露陽光下一定會結出更多、更美的碩果。”

和平之春(紙本設色) 1953年
陳之佛 中國美術館藏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