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舉辦建院70周年紀念活動 中國藝術報新媒體全程直播

2022年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建院70周年。為全面回顧總結劇院發(fā)展的光輝歷程,展示人藝“出人、出戲、出精品”的藝術成就,北京人藝策劃了以“人民的劇院,藝術的殿堂”為主題的建院7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并于近日全面啟動。
據(jù)悉,6月6日至10日,每日將放送一部經(jīng)典劇目,包括《雷雨》《蔡文姬》《白鹿原》《嘩變》《窩頭會館》,并邀請濮存昕、楊立新、馮遠征、何冰、吳剛、徐帆、龔麗君等藝術家結合劇中角色進行線上導賞。6月起,安排3期“劇本朗讀”線上直播,包括韓清執(zhí)導的《阮玲玉》,何冰擔任表演指導、閆銳和楊佳音執(zhí)導的《鳥人》以及濮存昕執(zhí)導的《海鷗》3部劇目。
以精彩演出為劇院慶祝生日是北京人藝一貫的傳統(tǒng)。為迎接劇院70周年院慶日,在6月11日“向戲劇致敬——北京人藝建院七十周年紀念演出”和6月12日《茶館》的高清實時直播中,北京人藝新老演員將悉數(shù)回歸,齊聚首都劇場和曹禺劇場舞臺,為觀眾奉上兩場精彩的戲劇盛宴。
6月11日晚,在曹禺劇場舉辦的“向戲劇致敬——北京人藝建院七十周年紀念演出”中,濮存昕、楊立新、馮遠征、吳剛、丁志誠、王剛、高冬平、王斑、徐帆、陳小藝、龔麗君、岳秀清、鄒健、夏立言、盧芳、于震、韓清、雷佳、閆銳、李小萌、李勁峰、辛月、王佳駿、陳紅旭、聞博、伍宇辰檸、李京旭、石云鵬、陸璐、楊明鑫、楊琪芳、王俊淇、梁國棟、張曄子、劉奕、郭為、解天、原維、魏嘉誠、徐督、趙正添、張鑫名、方洋飛、周佳鈺、曾泳醍、李雪歌、李金濤等40多位北京人藝老中青三代演員將在舞臺上呈現(xiàn)《雷雨》《我們的荊軻》《哈姆雷特》《日出》《天下第一樓》《我可憐的馬拉特》《駱駝祥子》《萬尼亞舅舅》《名優(yōu)之死》《晚安,媽媽》《日出》《阮玲玉》《嘩變》等一批珍貴的人藝保留劇目片段。由詩人楊啟舫創(chuàng)作的詩朗誦《向戲劇致敬》將壓軸上演。北京人藝導演唐燁擔任晚會總導演,青年演員韓清、楊佳音、閆銳、朱少鵬共同參與執(zhí)導。
6月12日上午,將在曹禺劇場召開建院70周年紀念座談會。老藝術家代表、演員代表、劇院老領導、戲劇評論家代表等將齊聚一堂。會上,還將為80歲以上離退休人員代表頒發(fā)榮譽紀念牌。下午,開展院慶日主題訪談直播活動,包括探訪老藝術家、對話人藝藝術家、《茶館》開演前探班等。
6月12日晚上演的70周年紀念版《茶館》中,1999年第二代經(jīng)典演員陣容將再度集結,包括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何冰、吳剛、龔麗君、馮遠征、李士龍、嚴燕生、高冬平、孫星、米鐵增、李珀、王剛、張福元、李光復、蘭法慶、岳秀清、楊桂香、李珍、高倩、尹偉、張萬昆、王濤等在內的深受觀眾喜愛的演員們將悉數(shù)亮相首都劇場舞臺,再度講述老裕泰50年的滄桑巨變,在經(jīng)典演繹中體味人藝的歷史記憶。本次《茶館》由楊立新?lián)螆?zhí)行復排藝術指導,是北京人藝歷史上首次利用8 K技術錄制,并通過高清鏡頭同步在線直播演出,將助推院慶70周年紀念活動氣氛達到高潮。
據(jù)了解,6月中旬,北京人藝還以線上線下結合形式,組織召開紀念建院70周年學術研討會,屆時將邀請戲劇界、文學界、人文社科界專家學者共同為新時代北京人藝新發(fā)展建言獻策,促進北京人藝在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更好發(fā)揮作用。為了突出紀念活動的群眾性和互動性。上半年,北京人藝面向觀眾開展“我與人藝”主題征文。下半年,視疫情情況,適時在菊隱劇場舉辦“致敬與傳承”群眾戲劇展演。
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紀念活動將在網(wǎng)絡同步直播。

掃一掃瀏覽更多內容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