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協召開“創作中的細節”主題性創作線上座談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宣傳生態文明理念,講好中國生態環保故事,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中國書協策劃舉辦的主題創作書法系列展——“美麗中國”篇于6月2日在線上開展。6月1日下午,中國書協召開了“創作中的細節”主題性創作線上座談會,以此次展覽為例,圍繞主題性創作,聚焦創作的細節,探討書法藝術如何更好地深入生活、書寫時代。宏觀的視閾與細節的契合,主題的彰顯與藝術的表現,問題的思考與實踐的困惑,碰撞、交流、開放,熱烈而坦誠。
中國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李昕,中國書協分黨組副書記、秘書長鄭曉華,“美麗中國”展專家組成員李剛田、劉洪彪、葉培貴、張繼、朱培爾,審讀組代表、參展書家以及媒體工作者等四十余人參加了本次在線座談。會議由鄭曉華主持。
李昕在致辭中提出“主題”“創作”“展覽”三個關鍵詞。希望通過主題性創作引導書壇更好地關注時代、深入生活、感知社會,傳達書法的精神力量。邀請書家與專家對談書法創作過程中的困惑與思考。“美麗中國”為靈活組織常態化、高品質展覽進行了探索性的有益嘗試。
座談會上,專家組代表李剛田與劉洪彪分別提出“如何把握主題創作中的‘藝文兼備’”和“如何統一書法展覽的主題性與藝術性”兩大議題。參展書家紛紛就議題進行發言,同時就自身創作實踐中的疑問與專家組進行了探討。主要包括創作中如何做到“藝文兼備”、主題展中主題選取可否多樣性、個性風格創作的度如何把握、新出土材料如何借鑒、思想性與藝術性雙重價值如何實現、內容與形式能否完全契合、審讀作品時對用字的判斷采取怎樣的標準等問題,二十余位書家踴躍暢談自己的創作細節與經驗,五位專家深度解讀了各位書家拋出的問題。思想的碰撞、經驗的交流、坦誠的氣氛、深入的探究,兩個半小時的會議,意猶未盡。
在堅持“藝文兼備”的基礎上推進主題展和學術的跟進互動,是中國書協近年探索主題性創作展覽策劃的新舉措。本次座談會不僅是一次理論層面的深入研討,也是一次傾聽基層一線作者意見建議的調研實踐。五位專家就作者們的提問給予了鮮活而開放的引導,鼓勵書家深入生活,在對社會、生活、人生的感受認知與經驗累積中找到與書寫時代相匹配的恰當展現方式,在實踐中摸索、解決當代書法從書齋到展廳、從功能性書寫向藝術性創作的轉型問題,展示筆墨視覺與文字閱讀的雙重審美度量。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