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模仿,越仿越沒文化
近日有媒體報道,最近一個月占據當當網圖書銷售排行榜第5位的勵志類圖書《正能量》有著大批模仿者、跟風者,作者來自世界各國,內容有講干部培訓的、幸福法則的、職業經理人養成的讀者選書已經不能完全依靠書名來識別了,在相似甚至完全一樣的書名背后,往往是數家出版社、數個作者的同臺競技。連其封面也是如同胞兄弟般相似。似曾相識的書名之下,正文、內容卻是文不對題的另一碼事。
書名模仿秀可以讓一些圖書省去不少營銷成本,甚至與該書能否暢銷緊密相連。比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之后出版的《好爸爸勝過好老師》,雖然書名是模仿了,但內容出彩,內容與書名匹配且相得益彰,這樣的模仿就不只是模仿,還有一定的創新。再比如,《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熱播之后,它的同名書很快成為暢銷書。但是,圖書市場上出現的無數舌尖上的某某質量就參差不齊了。在豆瓣圖書頻道搜索關鍵詞舌尖上,可以查到100多本書。與舌尖有關的圖書還勉強能叫舌尖上的某某,但有些書卻純粹只是書名模仿秀。這樣的圖書只能圖一時的走俏,不可能暢銷。
正如業界人士所言:書名模仿秀不算什么壞事,我們反對的只是粗制濫造。一本書取什么書名是作者或編輯的權利,但是,圖書銷售賣的是內容,如果沒有好內容,再好的書名也是白搭。盡管書名目前還不在著作權法保護范圍之內,書名模仿也不違法,但我們還是不主張跟風模仿。書與書的內容不同,模仿的書名很容易與書的內容成為兩張皮。可以肯定的是書名模仿越仿越沒文化,一本書只有一個名字最合適,作者和出版社還是出版名副其實的書更好。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