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發揮文聯優勢, 為新的奮斗征程凝聚文藝力量
積極發揮文聯優勢,
為新的奮斗征程凝聚文藝力量
——七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
在新的奮斗征程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是每一個文藝工作者肩負的神圣使命,也是文聯組織應當發揮的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需要在黨的領導下,廣泛團結凝聚愛國奉獻的文藝工作者,培養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的文學家、藝術家”,“中國文聯、中國作協要發揮文聯、作協系統的組織優勢”,“要發揮文藝界人民團體的專業優勢”。講話高屋建瓴、視野開闊,深刻闡述了文藝、文化與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之間的關系,更對新時代新征程上的文聯工作諄諄囑托、寄予重望。廣大文聯工作者重任在肩、使命光榮。
中國文聯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文聯在不同歷史時期積極發揮職能,廣泛團結凝聚文藝工作者,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建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眾多優良傳統和不斷健全完善的工作機制。新時代新征程,文聯組織要積極做好黨和政府聯系文藝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工作體系,積極繁榮創作、服務人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做好文聯工作,就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始終不忘初心,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黨的堅強領導,是文聯組織不斷得到發展、不斷取得新成績的根本保障。文聯組織的成立,可以追溯到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廣泛發動人民群眾、積極影響廣大進步文藝工作者,領導革命文藝工作的光輝歷程。黨領導下的百年文藝,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與時代同呼吸,與人民共命運。在文聯組織70多年發展歷程中,始終貫穿著“黨的堅強領導”這一基因血脈。這是中國文聯團結凝聚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最鮮亮底色。在新的奮斗征程上,文聯組織要不斷加強思想引領,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不斷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共繪同心圓、共筑中國夢。
做好文聯工作,就要充分發揮文聯組織優勢,加強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自律維權,不斷增強文藝工作者的凝聚力和歸屬感。70多年來,文聯組織不斷發展,形成了中國文聯和各全國文藝家協會、省級文聯、產行業文聯及遍布全國、輻射廣泛、覆蓋省市縣到鄉鎮、街道的多級文聯組織網絡。文聯組織要緊扣“做人的工作”這一任務,積極發揮“上聯下聯、左聯右聯”的作用:一方面不斷加強行風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大力倡導德藝雙馨,營造行業風清氣朗環境;一方面誠心誠意同文藝工作者交朋友,辦實事、解難事、真辦事,讓他們感受到“文藝工作者之家”的溫暖。通過打造“全國文聯一盤棋”的整體格局,為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更好地凝聚力量。
做好文聯工作,就要聚焦創作生產優秀作品這一中心環節,充分發揮文聯組織的專業優勢。對于文藝來說,創作始終是中心,是根本;沒有大量優秀作品的涌現,既談不上文藝繁榮發展,也談不上服務人民和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期待。文聯組織團結凝聚了包括文學、戲劇、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曲藝、雜技、民間文藝、文藝評論等眾多藝術門類的藝術家和專門人才,這是文聯組織的獨特優勢。近些年來,中國文聯在加強指導、組織創作、開展培訓等方面,如組織主題創作、創作采風等,發揮了重要作用,就是這一優勢的生動體現。在新興科技、新興審美潮流之下,跨界融合需要更多的互聯互通,文聯組織天地廣闊,文聯工作者大有可為。
做好文聯工作,就要不斷與時俱進,積極深化改革,以充滿朝氣和活力的面貌不斷砥礪奮進。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特別是新時代環境下新的文藝樣式、文藝形態及新文藝群體不斷涌現的背景下,只有不斷通過深化改革,創新工作體系,才能始終保持文聯組織的權威性、公信力、影響力,才能更好地因時因勢應變,始終保持文聯組織的朝氣與活力。對于文聯組織來說,如何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刻把握民族復興的時代主題,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愿望緊密結合起來,是一個重要的時代課題。文聯組織要守正創新,積極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以文弘業、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書寫新的篇章。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