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歷史回響,古樂也流行!
第24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接連上演拉美流行、古樂專場音樂會——
聆聽歷史回響,古樂也流行!
作為中國第一個專業古典音樂節,北京國際音樂節從創立迄今都在中國的古典音樂事業中不斷深耕,但音樂節歷史上也有過多次流行歌手、爵士名家帶來的跨界演出,體現出音樂節對世界音樂多樣化的包容與追求。10月19日,被譽為“歌壇常青樹”的成方圓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紅館為觀眾們傾情演繹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拉美狂歡”音樂會。音樂會中有《深情的吻》《世界多美好》《我要你》等中外經典流行、藍調、爵士等風格的歌曲,還有歌劇中最膾炙人口的詠嘆調《我親愛的爸爸》和音樂劇《音樂之聲》中人們耳熟能詳的歌曲《我心愛的一切》,風格獨具,令人耳目一新。
20世紀80年代初期,成方圓作為國內第一個彈吉他演唱的女歌手,她的形象深入人心,并開啟了國內流行音樂的先河。1998年,她制作并主演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并兩次獲得中國唱片界最高榮譽“金唱片”獎。她在電影《椰城故事》和電視劇《離婚啟示錄》中的精彩演繹也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演出,成方圓游刃有余地將熟悉的旋律賦予了匠心獨具的演繹。這場音樂會涵蓋了拉丁、爵士、藍調、流行等風格的中外經典歌曲和歌劇音樂劇中的膾炙人口的唱段,讓觀眾們不由得沉浸在音樂和回憶里。
作為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另一場重要演出,10月20日,恰空古樂團帶來了一場別具特色的古樂專場音樂會,以此紀念去世280周年的意大利作曲家維瓦爾第,以及巴洛克音樂時代的輝煌勝景。他們用復古樂器演繹了維瓦爾第以及和他同時代的4位音樂家的作品,用音樂帶領觀眾跨越時光,聆聽歷史的回響。恰空古樂團成立于2016年,承襲西方在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古樂運動”精神,由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歐美專門研習西方古樂表演的音樂家組成。樂團聚焦西方音樂史上的巴洛克時期,致力于以最接近本源又不失靈活的方式呈現西方早期音樂的原貌——樂團使用古代樂器或者復制樂器,遵循傳統的演奏法,再現從蒙特威爾第到巴赫之間燦爛的音樂文化,并賦予其新生命。
維瓦爾第是18世紀50年代意大利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共寫過400多首協奏曲,為他那個時代幾乎每一種樂器都寫過協奏曲。這場演出就是在維瓦爾第的《a小調豎笛、巴松與通奏低音奏鳴曲》之中開場,壓軸作品是維瓦爾第的《d小調三重奏鳴曲“佛利亞”》。觀眾在樂曲“平靜”與“熱烈”兩個主題此起彼伏的交替中領略到維瓦爾第對于弦樂律動的把控與對旋律美的展現。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