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規范漢字表》正式出臺 其余字表將相繼停用
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正式出臺的《通用規范漢字表》,這是我國社會應用領域使用漢字的一件大事。《通用規范漢字表》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通用規范漢字表》共收字8105個,分為三級,一級字表通常為常用字級,收字3500個,主要用于基礎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二級字表共收字了三千個,僅次于一級;三級字表共收集了1605個,像人名和地名、科學技術術語和中小學語文教材文字中未進入一級二級編輯的較通用字。
據了解,新中國成來以后至今,社會上出現了一些異體字和繁簡用字混用的情況,專家對這種成立后60余年的漢字進行了規范的整合和挑選,通用規范漢字表是對50余年來的漢字規范整合的優化后的最新成果,也是信息化時代漢字規劃的新起點和新發展,對提升國家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主要為了方便大陸地區和廣大港澳臺地區和海外僑胞的交流文字。
《通用規范漢字表》最后附有了規范字與繁體字一體字的對照表,以及通用規范漢字表的筆劃簡字表,通用規范漢字表經歷了8年研制和2年的公示征求意見,反復修訂和公布后,社會一般應用領域的漢字應使用它為準,除此之外相關字表應當相繼停用。
分享到: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