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致青春》為何能破5億?
趙薇執導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近日在全國各大院線熱映,截至5月7日,票房已突破5億元。如此傲人的成績令人驚嘆。感慨之余,人們不禁要思考,《致青春》為什么這么受歡迎?一部青春情感類型片究竟觸動了觀眾哪根神經?
由趙薇執導,改編自作家辛夷塢同名小說的青春情感類型影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下簡稱《致青春》)近日在全國各大院線熱映,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截至5月7日,制片方宣布電影票房已突破5億元。這樣的票房佳績雖說與這些年國內影院銀幕數量的大幅增加,電影消費市場的擴大不無關聯,但相對數千萬元的投資,如此傲人的商業成功仍令人驚嘆。感慨之余,人們不禁要思考,《致青春》為什么這么受歡迎?一部青春情感類型影片究竟觸動了觀眾哪根神經?
一次70后、80后的共鳴
一場青春懷舊的宣泄
階梯教室、操場、中心舞臺、招聘會,《致青春》中各種校園場景和那個年代特有的符號語言喚起了70后、80后觀眾對學生時代深藏心底的記憶。不少影迷坦言,自己就是沖著青春二字走進影院的,希望借這部電影,祭奠已逝的青春。從上課、自習、戀愛、聚會,到騎腳踏車、吃桶裝泡面、住集體宿舍,電影里很多事我都經歷過,跟著主人公的喜怒哀樂,我自己也回到了學生時代。網友大灰灰看完《致青春》在微博上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對此,中國電影資料館副館長饒曙光評價說,創作者注重細節的真實,影片隨著年代的變遷,變幻著場景和氛圍,具有很強的節奏感。不僅如此,個性化的語言和情緒化的表達方式,恰如其分地迎合了70后、80后的情感呼吁。
開始是初生牛犢的青春熱血,到后來一步步長大成熟,《致青春》幾乎涵蓋了青春歲月中全部的心理歷程,尤其是前半部分的校園生活,很有共鳴。影迷唱歌的小石頭的微博道出了很多觀眾的內心感受。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周星認為,《致青春》人物的情感沖突和生活遭遇比較準確地詮釋了青春少年的典型經歷。
女主角鄭微對陳孝正先恨后愛的怪異心理變化,朱小北被冤后怒砸超市的沖動,張開數十年執著純真的暗戀,阮莞為了愛人一忍再忍的自我迷失以及陳孝正在事業與真愛之間的艱難抉擇影片前半部分一幕幕荒誕可笑卻理所當然的悲歡離合,在青蔥歲月每一顆未經世事打磨的柔軟心中掀起軒然大波。后半部分刻意為之的灰色基調,進一步凸顯了青春已逝的主題。所謂歲月是把殺豬刀,每個人身不由己地駛上生命的高速路,面對命運的嘲弄和社會的沖擊。職場的明爭暗斗、家庭節外生枝,經歷了風起云涌、爾虞我詐的‘錘煉’,誰還敢輕易奢談愛情?回望當年的歸人過客,愈顯青春的純粹與珍貴,這也是這部電影中最體現思想深度的地方。一位影評人在微博中這樣感慨道。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