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勤:熱情謳歌礦山的西部詩人

他,早在1979年在原華亭礦務局安口煤礦職工子弟學校上高中時,就癡迷上了業余文學創作。高中階段,他已開始嘗試詩歌、散文寫作。到了高二年級,他已經在《飛天》文學月刊和北京《詩刊》上發表了2篇短文。1983年,他在楊家溝煤礦參加工作,在煤礦當上了一名井下通風工。三十二年來,不論是面對下崗、還是身處困境,他都矢志不移地追求著崇高的文學理想。他,曾把準備用來結婚的積蓄拿出,自費出版了第二本詩集《初戀的冬天》。他把青春交付詩歌,直到41歲才結婚。他就是華亭煤業集團馬蹄溝煤礦人力資源科職工培訓干事潘勤(筆名師榕)。2013年1月,他當選為中國煤礦作家協會理事。
2011年4月27日,一條來自中國煤礦文化網的喜訊從首都北京傳到了煤城華亭,神華杯第六屆全國煤礦文學烏金獎評選揭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師榕的詩集《海在山外》喜獲詩歌類提名獎。詩歌類獲獎作品共計19部(篇),它是從參評的39部詩集、71篇組詩中勝出的。他由此成為甘肅省唯一的獲獎作者,也是華能集團系統唯一的獲獎作者。這是他第二次榮獲全國煤礦文學烏金獎。
三十二年來,他當過煤礦工人、教師、新聞記者,他始終沒有忘記為身邊最可愛的礦工歌唱。他熱愛礦山,熱愛煤礦文學事業,癡迷詩歌創作。他默默承受了生活的不公和命運的磨難,在孤獨和清貧的境遇里堅守藝術的良知,在詩壇享有西部礦山詩人和雪地詩人的美譽。他現已在《詩刊》《人民文學》《飛天》《星星》《綠風詩刊》《陽光》《南方日報》《南方周末》《中國煤炭報》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五百首(篇)。他出版了三部詩集《今冬無雪》《初戀的冬天》《海在山外》。他從一名普通礦工成長為在全國煤炭系統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煤礦作家,2009年被中國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成為華亭縣歷史上唯一一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1993年5月,潘勤的處女詩集《今冬無雪》由甘肅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書中有一集煤炭詩礃子面沒有四季,抒發了他工作后對礦山傾注的一片深情。著名詩人、原《詩刊》副編審王燕生先生,當年欣然為其作序《尋找靈魂的歸宿》(原載1996年4月14日《中國煤炭報》)。他的長詩《祖國,我對你說》,真誠抒發了20世紀90年代礦工的豪邁之氣和對偉大祖國的摯愛情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1994年2月15日《文學芳草地今晚八點半》節目,配樂播送了這首長詩。這是他初試鋒芒之作,電臺播出后一時在華亭引起了轟動,受到了廣大職工的好評。1994年6月,他被甘肅省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1995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煤礦作家協會。這個生在華亭,長在小山溝的煤黑子開始向外界展露他的藝術才華。
20世紀90年代的潘勤,生命的根須深深地植根于關山雪原,植根于關山腳下華亭礦區深厚的煤層里。他在那里工作、生活、寫作,悄然地深入礦井,又默默地行走在被煤塵染黑的一個叫安口鎮的街道上。他只能在詩歌里表達著心靈的渴望:??!祖國/母親/我該怎樣對你說/我該怎樣對你講/在你威嚴而又慈祥的容顏面前/我不僅坦率地承認我的不足/我還要驕傲地對你說/我是一股強勁的電流/我是一段優質的鋼(《祖國,我對你說》)。這時期,高貴的詩歌無疑是引領潘勤走出人生困境的精神礦燈,一步一步從黑暗中走向更加光明的人生境界。
1997年2月,33歲的潘勤把準備用于結婚的積蓄拿來出書,得到了原甘肅煤礦工會主席石立身、華亭礦務局工會主席王正榮的有力支持,這才有了第二本詩集《初戀的冬天》。這本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詩集,迅即在全國詩壇給他帶來了聲譽?!对娍?997年8月號發表了著名評論家阿紅先生為這部詩集寫的序文《尋找愛情的家園》。阿紅說:礦山出煤,煤給人以物質的熱與能。詩人出詩,詩給人以精神的熱與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子夜詩會》節目對他的詩集作了點評,配樂播送了四首代表作品。1997年7月,潘勤作為華亭礦務局的代表出席了甘肅煤礦文聯成立大會,并當選為理事。1998年4月,潘勤赴京出席了全國煤礦青年文學創作會議。2000年,《初戀的冬天》獲得甘肅煤礦文學二等獎,2001年他又獲得第四屆全國煤礦文學烏金獎詩集創作獎。2000年3月8日《甘肅日報》人物版,刊發了評介潘勤創作歷程的專訪《礦山深處的寄托》?!吨袊禾繄蟆贰豆と巳請蟆贰镀經鋈請蟆犯拭C電視臺、甘肅人民廣播電臺、平涼電視臺都相繼對潘勤的業余創作作了報道和專訪。
2005年臘月,41歲的潘勤終于成家了。這年7月,他懷著對礦山的滿腔熱情和眷戀,帶著新娘一起回到華亭煤業集團馬蹄溝煤礦工作。詩人用生動的筆觸描寫了鮮活的礦山生活,寫下了大量煤炭詩:《隴東的煤》《熱愛礦工》《在黑暗的井底飛翔》《與黑暗一起奔跑》《在黑暗中,觸摸光亮》《星星,在煤海閃爍》《井口的燈》《選煤樓上一棵樹》《老礦工》《煤鄉的滿月》。這些發表在《中國煤炭報》《陽光》《星星》詩刊上的詩歌,在詩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2009年,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煤炭詩史論》(冉軍著),把潘勤作為35位煤炭詩人之一,寫入中國煤炭詩人論,進行了專篇論述。
難能可貴的是,盡管潘勤的生活環境還不盡如人意,但他能夠自覺地承擔起一份社會責任。他謳歌火熱的礦山生活,關注和反映普通礦工的生存現狀與命運。在詩人眼里,礦工兄弟,礦區的選煤樓,礦區的景物無不是他多情詩篇的素材。比如,他有感于山西礦難而作的詩歌《在黑暗的井底飛翔》《我與黑暗一起奔跑》(原載《星星詩刊》2006年第11期),感情真摯,發人深省。他把煤礦當作取之不竭的文學富礦,以理性的、多元化的藝術眼光審視礦工個體生命的存在。他發表于《陽光》2007年第4期的組詩《隴東的煤》《熱愛礦工》代表了他的的藝術成就。甘肅省喜慶建國六十周年的獻禮之作《新時期甘肅文學作品選》(詩歌卷),也收入了他的詩歌《在黑暗中,觸摸光亮》《在黑暗的井底飛翔》《海邊奔跑的人》《風拂動樹葉的聲音》。
2009年9月,三卷本《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辭典》在北京隆重出版。身為華煤人,潘勤的名字和照片躋身其中,他為華亭煤業集團公司贏得榮譽和驕傲!2011年4月,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省文學院編選的《甘肅的詩》由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收入了潘勤的《火車從六盤山下蜿蜒而過》。他關注時代進程,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他寫出了詩歌《孩子不哭》。他積極參加集團公司和礦黨政組織的捐款活動,他響應上海文學報社牽頭實施的向災區孩子贈書的號召,給災區捐贈價值600元的《海在山外》20本。他積極參加集團公司和礦黨政組織的各項捐款活動,及時向玉樹地震災區,云南干旱災區玉溪市,特大泥石流災區舟曲縣捐款,獻上了自己的一片愛心!
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彭金山教授說:他的詩歌是生存體驗與生命欲望的一種形象化顯示,體現著他永不沉寂的生命欲求和面向世界的現代意識。這位在煤礦默默工作了30年的礦工,終于實現了他心中的夢想。身為華煤人,他以此至高的榮譽回報著養育他的礦山和家鄉的父老鄉親。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