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出版社社長怎么當?
滿腹經綸、學識淵博這曾是人們印象中傳統出版社社長的樣子。時至今日,當傳統編輯都在朝著復合型人才發展時,數字出版時代對出版社社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帶領出版社布局數字出版、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成為了社長們思考的問題。
大勢所趨積極應對
在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社長李學謙看來,數字出版的到來是必然的事情。李學謙認為,所謂數字出版無非就是數字技術在出版環境中的普遍應用,在數字出版時代也同樣需要傳統出版讀物,數字出版無非是讓傳播手段更加多樣,介質更加豐富,讓閱讀體驗更加多元,并不是和傳統出版截然對立的。
南京大學出版社社長左健認為,出版業必須適應數字時代讀者的閱讀需求,作為出版社的領軍人,要帶領一家出版社在數字時代立足市場、發展壯大,就必須認清趨勢,早作謀劃,積極準備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掌好舵。
要以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數字時代的到來。左健進一步表示,很多社長,尤其年長一些的社長習慣了紙質圖書和傳統的閱讀方式,對新技術、新載體的應用比較生疏,這就需要主動去學習和了解,甚至投入到應用中。
對此,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張敬德也認為,社長應當盡可能地去了解數字技術及互聯網技術在出版業的應用,以及它們對編輯業務、印刷業務、市場營銷、銷售渠道的影響,對出版流程的影響等。他表示,出版社一直以來鼓勵編輯從博客、微博、論壇中發現作者,并進行產品推廣。出版社還組建了電子商務部、數字網絡部和貝殼閱讀網,以適應數字時代對圖書銷售、營銷等工作的要求。另外,出版社通過POD設備和技術,出版了讀者面相對較窄的短板圖書。
轉變觀念關注動態
最重要的是要轉變觀念。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這樣說道。他認為,進入數字時代,首先要確定這個世界已經變了,知識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以及傳播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按照傳統的生產、消費、傳播方式進行運作,都不適宜當下時代的需求。其次,要全面推進傳統出版活動的數字化。謝壽光認為,用原有的紙筆方式不可能適應現在的生產需求,做不做數字出版是每家出版單位自己的事,但是有一件事的任何出版單位都回避不了的,那就是出版活動的數字化,這是核心的問題。
另外,作為社長還應積極探索數字出版的商業模式。廈門大學出版社社長蔣東明認為,數字出版時代已經來臨。但數字出版的營利模式、產品的形式、產業鏈等目前并不十分明朗,出版社社長需要時刻關注數字出版的相關產業發展情況,并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數字出版路子。正如左健所說,各社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才能求生存、求發展。對大學社來說,學校數字化的教學科研成果并不能全盤拿來,大學社畢竟是企業,要追求盈利,因此也要有所選擇。要選擇那些有商業前景的項目,尋找雙方的利益結合點,探索有自身特色的商業模式。
重視數字化人才培養,促進人才隊伍建設也是數字時代社長關心的重點之一。左健認為在人才培養方面,可以采取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的方式。據了解,南大社鼓勵所有編輯關注、參與數字出版工作,并在每一個圖書出版中心設立專人開展相關的數字出版業務,很多數字出版項目都由各中心策劃和實施。左健認為,應當使數字技術特長和出版特長優勢互補,把數字化出版的行業要素進行有效地結合,以此為切入點來培養和引導人才。
重構流程加強管理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調整結構、重構流程、內容管理成為了社長們在數字出版工作中的重點。
蔣東明表示,廈大社的策略是適當調整出版社的業務結構,進而拓展數字業務。他認為,出版社需要在兩方面做些工作。一是考慮為傳統出版轉型為數字出版而做好基礎性的準備工作。如:做好數字內容資源的管理工作;出版流程適當數字化;編印發各個環節的數字化工作平臺建設;做好人員培訓工作等。二是適當調整出版社的業務結構,主動進軍數字出版領域,既可開展一些傳統出版資源延伸利用的工作,也可開展全新的數字出版工作。
對此,謝壽光表示,傳統出版社重構自己的生產流程、生產方式以及產品架構。社科文獻社十年前就提出,要從原來的傳統圖書出版商向內容集成商和經營商轉變。他說:出版社要搞清自己是做什么的,找準自身的定位,才能發揮自身的優勢,還要制訂整套的戰略規劃?;诖?,我們把原來以產品為導向改成以平臺為導向,一直在重點打造人文社會科學成果推廣與交流平臺。
此外,加強出版內容的管理也不可或缺。在數字出版時代,內容仍是數字出版的核心。因此,管理好出版社已有內容資源是從事數字出版的基礎工作。同時,如何利用好這些內容,是我們的數字出版能否成功的關鍵。因此,如何挑選合適的內容,如何將內容碎片化,如何對內容再加工,如何確定內容的表現形式,如何將內容投放到合適的市場,這些是我們今后在數字出版中要不斷探索的。蔣東明坦言。
社長培訓按需側重
說起社長培訓,左健打趣地稱自己曾當過培訓班上最大的社長學生。去年8月,我參加了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在北戴河舉辦的相關培訓。回到社里我就帶頭注冊微博,成立南大社微博營銷小組,要求相關負責人制定南大社的微博營銷方案,動員社領導和全社職工投入到微博營銷中去。左健回憶道。
對于目前專門針對社長的培訓,蔣東明表示,集中時間對社長進行培訓還是有較大的作用。首先,可了解宏觀層面的信息。其次,可加強同行的交流,學習經驗,吸取教訓。再次,可考慮出版社發展的問題。社長日常工作事務繁多,很難有整塊的時間可用于全面考慮出版社發展戰略等大的問題。集中培訓正好提供了機會,讓社長靜下心來想些宏觀問題。
與此同時,張敬德建議,更多地讓在數字出版探索中取得經驗的出版社進行工作交流更讓人啟發。中國版協科技委員會的數字出版培訓,通過知識產權出版社原社長的現身說法,給了我們一定的啟發。張敬德表示。
蔣東明也建議社長培訓應在形式上進行改進。他認為,針對社長的培訓內容,既要有政策導向、產業發展等宏觀的內容,也要有能為社長解決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困難提供思路的內容。如目前社長們對數字出版均非常關注,同時又對如何從事數字出版較為困惑,培訓中可加大這方面的內容。培訓的形式上,可加大同行交流的內容,讓社長們相互學習,解決實際工作中碰到的困難。在培訓的模式上,可采用專題的形式,讓社長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是否參加培訓。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