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寫就對黨的忠貞——讀《忠誠與背叛——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紅巖》所感
一個人的信仰到底有多大力量?當面對生死考驗、利益誘惑等多種干擾時,一個人又如何堅守對心中那份信仰的忠貞?在我們當今所處的時代,沒有硝煙炮火的肆虐,沒有動蕩凄厲的恐慌,人們心中該如何為自己注入一個堅強的信念支柱,并虔誠地為之堅守與崇奉
忠誠與背叛在敘述信仰的忠貞與迷失中,標示著精神的永生與腐爛;在描繪歷史潮流的涌進中,昭示著共產黨員信仰之舟的航向。
打小時候開始,具有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的父親就經常教導我:任何時候都要堅信共產主義。我也經常在想:一個人的信仰到底有多大力量?當面對生死考驗、利益誘惑等多種干擾時,一個人又如何堅守對心中那份信仰的忠貞?在我們當今所處的時代,沒有硝煙炮火的肆虐,沒有動蕩凄厲的恐慌,人們心中該如何為自己注入一個堅強的信念支柱,并虔誠地為之堅守與崇奉
帶著這些思考,我多次捧讀《忠誠與背叛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紅巖》,近日又有幸聆聽了作者何建明以忠誠與背叛:紅巖精神解讀為主題的輔導報告,深深為我們黨千千萬萬的優秀兒女而感動和自豪。不覺間,心靈為之震撼,精神得到洗禮,心中再次燃起一股信仰的圣火,禁不住動起筆來抒發自己的感受與情懷。
該書以生動紀實的寫作手法、翔實可信的檔案史料、鮮為人知的故事情節,真實感人地講述了小說《紅巖》中眾多人物的生活原型,在精彩與深刻、鮮活與凜然、生動與悲壯中,折射出由周恩來領導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艱苦卓絕的斗爭中所鑄就的紅巖精神,在信仰與迷失、美好與丑陋、崇高與卑微中,標識著信仰的力量與光輝。
忠誠與背叛在敘述信仰的忠貞與迷失中,標示著精神的永生與腐爛。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細讀《忠誠與背叛》所描述的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場景,禁不住讓人思索,是什么讓陳然、唐虛谷、江竹筠、鄧惠中、李青林、楊漢秀、黃顯聲、張學云夫婦、王振華夫婦等老一輩共產黨人在敵人的嚴刑拷打、威逼利誘面前始終矢志不渝、英勇不屈?是什么讓他們堅定理想信念、為之奮斗進取?是什么讓他們經受住各種現實考驗和嚴重威脅,勇于挑起國家和民族的重擔?是什么讓他們寧愿舍棄生命,也要嚴守黨的機密,保持革命氣節?是什么讓他們毫無畏懼,從容面對敵人的屠刀,以頑強不屈、雖死無悔的大義凜然將革命進行到底?是忠誠,是信仰。
在很長的時間里,我面對歌樂山,卻總也不明白為什么這座埋葬了無數花一般青春生命和譜寫了那么多悲愴故事的山,竟然會叫歌樂山?后來我終于慢慢地明白:那是前仆后繼的共產黨人為誕生中華人民共和國而犧牲后,所選擇的一塊天造的安魂之地。過去,我也不明白為什么這片被汽油和彈藥燒焦了的灰崖竟然叫紅巖?后來我也終于明白了,那些硬梆梆冰冷的石頭其實是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將其染紅了的巖體,或者說紅巖就是革命先烈的化身。這就是作者對信仰問題的深入解讀。這一感悟既來源于作者的激情之旅、忠誠寫作,更來源于共和國誕生前后發生于重慶的那段殘酷歷史。
江竹筠面對老虎凳、辣椒水和插竹簽的威脅,不但沒有被嚇倒,反而還大聲呵斥了敵人的卑劣行徑,深深地激勵了獄中的戰友,這是信仰在支撐;許云峰,拖著銹蝕的腳鐐,不再回顧鵠立在兩旁的特務,神情自若地移動腳步,徑自跨向石階,向敞開的地窖鐵門走去,面對步步逼近的鬼門關,他沒有表現出絲毫害怕,反而還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毅然決然地選擇死亡,這是信仰的尊嚴。獄中20多名女性,其中有3名還是幼女,面對敵人的欺詐凌辱,而沒有一個人叛變自己的信仰和組織,以至于該書得出人類學式的論斷女人無叛徒,這是對信仰的堅守。宋綺云之子宋振中,長著大而有神的眼睛,因挨凍受餓而顯得又瘦又高,被獄友憐愛地叫做小蘿卜頭。這個9歲的男孩不懼怕敵人的任何威脅,主動擔負起為戰友送信的任務,這是信仰的影響。許曉軒在赴刑場就義前的幾分鐘時間里,告訴戰友:請轉告黨,我做到了黨教導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幾分鐘,仍將這樣希望組織上務必經常注意整黨、整風,清除非無產階級意識!這是信仰的力量,也是對崇高革命理想的自信、守護和向往。他們的精神得到了永生。
能夠激發靈魂高貴與偉大的,只有虔誠的信仰。在最危險的情形下,最虔誠的信仰支撐著我們;在最嚴重的困難面前,也是虔誠的信仰幫助我們獲得勝利。信仰讓一個個先烈放棄安逸投身革命,在死亡面前無所畏懼,他們用鋼鐵般的意志、不屈的堅守和悉心的呵護,點燃迎接曙光的火炬,舉起用雙手一針一線縫制的紅旗,描繪出革命必勝的前景和共產主義理想的藍圖。但令我們感到痛心疾首的是,在無數革命先烈為信仰而奮斗、追求,甚至獻身的同時,還有諸如劉國定、冉益智、蒲華輔、李文祥、徐遠舉之類,氣節喪失、人性背叛和靈魂迷失者,他們經不起皮肉之苦,或貪錢財權貴,或戀舒適安逸,或念兒女情長,或懼怕死亡的威脅,面對國民黨特務匪徒好漢不吃眼前虧的規勸,他們違背了意志,叛逆了革命。甚至當時重慶地下黨內個別職位不低的領導干部,在被敵人逮捕后也爭先恐后地交代自己的情況,成了喪心病狂、殘害同黨的特務分子。由于他們的出賣,致使大批革命志士被捕,黨的有生力量遭受到巨大損失。同時,他們這些氣節喪失、人性背叛和靈魂迷失的人,也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成為怯懦、卑微和丑陋的象征,讓世人警醒和反思。他們的精神也因對信仰的背叛而腐爛。
忠誠與背叛在描繪歷史潮流的涌進中,昭示著共產黨員信仰之舟的航向。該書有一段意味深長的寫在前頭的話:8000多萬黨員中,黨員的純潔性、黨員的信仰感,似乎不得不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和警惕。由此可見,作者的立意非常明顯,一直在致力于構筑一座崇高的精神豐碑,運用史實論證的方法進一步提煉完善紅巖精神,用彌足珍貴的歷史精神和豐厚潤實的文化遺產支撐起當代人們理想信念、崇高信仰的精神大廈。小說《紅巖》之所以經久不衰地成為宣揚中國共產黨人英勇不屈的經典故事,其實就是圍繞了‘忠誠’與‘背叛’這四個字而展開的一幕幕斗爭史篇。事實也是這樣,作者以血染紅巖進行開篇,圍繞對黨和革命事業是忠誠還是背叛展開歷史敘事;以背叛的代價、女人無叛徒、另一種背叛進行闡述,將對革命理想和信念是忠誠還是背叛,作為評判每個黨員信仰堅定與否的標準;以忠誠之忠誠進行結尾,揭示真實人物內心和精神世界的本質,旨在讓身體、心理、靈魂等受盡折磨與摧殘的情形下,檢驗人的意志、品質和良知,衡量忠誠的底線,考驗信仰的崇高。是決不能玷污黨的榮譽,還是貪生怕死、茍且偷生‘紅巖’的歷史書寫了忠誠與背叛!流傳的卻是精神與崇高。精神即以忠誠于黨為核心內容的紅巖精神,崇高即理想的崇高、信仰的崇高、人性的崇高。
該書是一部長篇紀實文學,是一首黎明時刻的悲壯史詩,反復品讀之后,能看到小說《紅巖》中眾多人物的生活原型,感受到他們堅貞不屈、英勇斗爭、忠貞不渝、雖死無悔的英雄形象;該書也是一部鴻篇巨制,是一本震撼人心的共產主義教科書,反復欣賞之后,能夠得以再現11·27大屠殺,這個中國現代史上極其黑色而又悲壯的一幕,能夠得以回顧那段腥風血雨的歷史,更加體會到革命斗爭的艱辛殘酷和勝利成果的來之不易,更加清醒地看到以忠誠于黨為核心內容的紅巖精神這塊巨大的豐碑和共產黨員身上所映射出來的黨性的光輝,更昭示出今天我們共產黨員應該堅守的信仰之舟的航向忠誠。
忠誠是一名共產黨員最基本的黨性。《現代漢語詞典》對忠誠的解釋是:對國家、人民、事業、領導、朋友等盡心盡力。在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和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學習教育活動中,我也曾對忠誠進行過解讀。我理解,忠誠主要涵蓋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忠誠于黨,這是忠誠的本質和核心;二是忠誠于國家,這是忠誠的關鍵;三是忠誠于軍隊,這是忠誠的特質;四是忠誠于自己肩負的使命和職責,這是忠誠的基礎;五是忠誠于自己的政治生命,這是對忠誠的高度負責。作為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中的共產黨員,不管在什么時候、任何情況下,只有做到這五個方面,才能經受住任何形式的考驗,才可肩負起黨所賦予的各種任務,并不辱使命去完成。
讀罷此書,掩卷遐思,內心深處不由得浮想聯翩:我們的黨在中國革命最為艱難的歷史時期,不負天下蒼生之厚望而力挽狂瀾,擔當起救人民于水火的重任。這與無數共產黨員對理想與信仰的忠貞、對靈魂深處那份人性的崇高敬仰、對自己曾經向黨旗的莊嚴承諾的敬重和執著是分不開的。正如書中唐虛谷小說《紅巖》中老大哥的原型所言:我一直在反復回味我們的遠大理想和為理想所作的許許多多的勝利斗爭,當然還不斷地展望即將到來的全國解放。這么一想,也便自然會感到那里面有我們的一份貢獻和犧牲,而這份貢獻和犧牲中當然也包括了我們身上的這些傷口、劇痛和鮮血一想到這些,所有的私心雜念、痛苦煩惱通通都被掃得一干二凈。你說,我的傷痛是不是已經減輕了一半?有了對黨的承諾,并能將自己一生中的每一時每一刻和每一言每一行都付諸這份莊嚴的承諾,這就是忠誠。有了這份執著,就會對自己的每一份犧牲都認為是正當的、應當的,也是崇高的、偉大的,基于這份靈魂的自我肯定和贊賞,對黨的情感才會是堅貞不移的、對黨的奉獻才會是矢志不渝的。這就是忠誠!
想到此處,我們又不能不面對另一種可怕又可憎的一分為二,那就是與忠誠對立的背叛!這本書在還原歷史面貌的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血淋淋而又令人十分尷尬痛心的事實:由于同樣是革命陣營里的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內的高級干部的背叛,才有了令我們雖然敬仰但誰也不愿意面對的悲壯的紅巖故事。那烈士們用血和淚凝聚的獄中八條,何異于硝煙炮火中舍身取義的壯烈?這份匯聚了幾百位烈士熱血和生命的警示,在今天看來,仍是驚心動魄,想來令人汗濕衣衫。正如作者所說,他們在明知敵人一定會殺害他們的最后時刻,并沒有忘了還有最后一份責任,這就是要向自己的黨說說心里話,這心里話集中起來就是:自己的黨必須保持組織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除了敵人的垂死掙扎之外,我們的黨還有什么責任值得反省呢?這是顯而易見的。歸納成簡單的一句話是:出在黨內領導干部身上的蛻變問題,最嚴重,最可怕!
毋庸置疑,一個偉大的組織能夠長期存在,并且具有堅強而旺盛的生命力,她所主要依靠的既不是穩定的框架結構,也不是高超的管理技能,而是人們堅定的信念、固守的信仰和精神的力量。忠誠與背叛,這個信仰上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是每一個共產黨員都必須面對的政治選擇。我們黨從黑暗中摸索出了救國救民的真理,并在這種真理的指導下,完成了中國革命的歷史使命,領導著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實現了黨的組織理論健全和體制的科學完備,鍛煉和培養了一代又一代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骨干力量,發展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崇高理想的黨員。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世界局勢的變化,我們的黨也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一些不容忽視的脫離群眾、腐化墮落等現象和行為正在日益侵蝕著我們黨的肌體。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這些人沒有守住對黨的忠誠信仰,正在一步步地走向對黨的背叛。我們常說,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紅巖精神就是在共產主義這個偉大的事業中孕育形成的。倘若我們仔細地審讀并在思想上實踐這份偉大的紅巖精神,我們就會在生命的每一刻,都不為名利所動、不為金錢所誘、不為美色所惑,始終堅守著對黨的忠貞,哪怕需要付出我們的熱血和生命!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