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合礦業“追星人”--星軌拍攝手記
星空攝影一直是風光攝影中的熱門題材,絢爛的星空在各種氣象環境的光線下都可以收入相機的畫面,變化豐富多彩,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尤其是記錄滿天星星運動軌跡(簡稱星軌)的攝影作品,給人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這種攝影題材引起了我們幾名攝友的濃厚興趣。通過在論壇中查閱大量資料,我們從理論上初步掌握了星空拍攝的基本方法。
(澄合礦業 孫廣增 攝)
(澄合礦業 王貴成 攝)
2014年5月初,協會組織了7名攝友前往澄城縣安里鄉三門村,進行了首次星空拍攝嘗試。本次拍攝活動我們采用間隔星空拍攝法,與傳統的“單次長曝”星空拍攝法相比,后者存在諸多不足,比如因曝光時間過長導致傳感器發熱而產生的噪點,地面和天空光比過大后就會出現嚴重的過曝現象,最重要的是曝光參數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通過不斷實踐、比較和學習,我們逐步掌握了效果更好的間隔星空拍攝法。
(澄合礦業 王貴成 攝)
(澄合礦業 崔文生 攝)
選擇三門村作為試拍地點,是因為該村有一座古塔,周圍雜光少,符合星空拍攝基本要求。夜間10時許到達地點后,大家很快通過北斗星找到了北極星(為了拍出滿意的同心圓,每位攝友在拍攝前都做足了功課)。我們都知道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由于是自轉,必然有軸心,北極星便是通過北半球延伸至幾千光年外的軸心。確定了北極星后將相機固定于三腳架上,讓北極星收入相機畫面,并根據鏡頭焦距和視角調至滿意的構圖為止。接下來,根據現場的光比嘗試滿意的曝光參數。為了吸收更多的光線,將光圈開到最大,為了把肉眼看不到的星星發掘出來,并能達到粗壯有力的視覺感,我們把ISO根據相機和鏡頭性能調至800至1600,為了不讓星星產生拖尾現象,30S至60S的曝光時間是最佳的選擇。曝光參數設置好后,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環節“間隔時間”,為了避免出現“斷軌”,間隔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秒。拍攝張數約200張左右。在后期的過程中利用PS堆棧和疊加將噪點降低,識別出星星最亮點的最大值,一副絢麗的星空作品就呈現出來了。
(澄合礦業 李鵬 攝)
(澄合礦業 張吉平 攝)
后來我們嘗試了多種拍攝環境,如鐵路煤專線、合陽縣南王村青石殿等,大家實踐著、交流著,已經熟練掌握了星軌的拍攝方法,突破了慢門拍攝中噪點過多的瓶頸。攝友們創作熱情高漲,樂不思蜀,陶醉于追求藝術的過程中,將更多的前景參照物結合到星空攝影中,不同內涵、不同寓意的星空攝影作品脫穎而出,給人以驚艷的視覺享受。(張吉平 楊飛 李鵬)
(澄合礦業 楊飛 攝)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