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保、科技創新” 主題攝影創作采風活動在神東煤炭集團公司成功舉辦

參加“生態環保、科技創新”主題攝影創作采風活動人員合影

由中國煤礦文化藝術聯合會主辦、神東煤炭集團公司承辦、中國煤礦攝影家協會組織實施的“生態環保、科技創新”主題攝影創作采風活動,9月15日至19日在神東煤炭集團公司成功舉辦。
活動邀請中國攝影最高獎“金像獎”獲得者、全煤系統攝影骨干共計18人,分智能礦山、地面生態、工業廠區3個小組,按不同的采風線路連續3天分別進行攝影采風創作。

活動旨在通過攝影作品來記錄和反映神東煤、神東礦、神東人,從攝影藝術的角度全面展示神東安全生產、科技創新、生態建設、黨建文化、員工風貌,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最大煤炭生產基地建設的時代風采,并將攝影作品推向全國。
讓更多的人了解神東的發展和美
“第一天踏上神東這片土地就讓我眼前一亮,特別是通過先后幾個點的采風,深切感受到神東發展的迅速,我們拍出的作品感覺十分好,而且每到一處覺得拍不完、拍不透,當然,我們也拿出了全部的激情和靈感對待這次創作,一定要用好的作品把神東宣傳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神東的發展和美!”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中國煤礦攝影家協會主席張兆增說著豎起了大拇指!
攝影:張兆增
攝影:張兆增
攝影:張兆增
“很榮幸能夠來到神東采風,漂亮的礦區、現代化的煤礦、嚴格的管理、高科技的裝備等等都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通過采風,我的鏡頭里也留下了這些精彩的瞬間?!痹@第四屆、第六屆中國攝影藝術最高獎金像獎的《北京青年報》編委、攝影部主任胡金喜表示。
工業廠區組張兆增、胡金喜、劉英毅、梁大明、張銳、高躍冬等6人,先后走進設備維修中心一廠、物資供應中心大柳塔總庫、洗選中心大柳塔環線裝車車間、大柳塔選煤廠大井淺槽主廠房、大柳塔煤礦、神東設備維修中心、布爾臺煤礦、寸草塔二礦、榆家梁煤礦創作采風。
現代化采煤竟然是這個樣子,今非昔比了!
9月16日上午,智能礦山組雍和、劉占崑、張鳳、王文揚、康泰森、崔新華等6人,來到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上灣煤礦8.8米超大采高智能綜采工作面創作采風。
(作者:新聞中心 劉惠 上灣煤礦 曹博文)
優越的采煤工作面環境震撼著所有的攝影師,“若非看見高聳的液壓支架與穿梭在工作面的檢修工,仿佛坐在電影院觀看3D動畫?!敝袊鴶z影金像獎獲得者崔新華不由感嘆,“神東采煤裝備處于領先水平,工人作業環境優越,這群樸實勤勞的礦工在這樣好的環境搞生產,現代化采煤竟然是這個樣子,今非昔比了!”崔新華大開眼界,感到十分震驚也很意外。表示要盡最大努力,拍出好片,拍出礦工的精彩,展示神東礦工最美的姿態。

(作者:新聞中心 劉惠 上灣煤礦 曹博文)
中國攝影獎金像獎獲得者、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雍和用“蔚為壯觀”形容神東采煤一線,他說“曾下過條件還算不錯的煤礦,但與井下‘8.8米’高的工作面比較,有些遜色。很多人看圖片不一定了解,印象也不那么深刻,建議實地參觀,了解一線工人、一流設備,優越的采煤環境。相信,一定會為我們自己、企業,乃至國家感到自豪。”
碧波綠樹風光美 難以想象是礦區
“我一輩子走南闖北拍攝記錄,在我早年所去過的煤礦,連馬路都是黑黢黢的。今天來到神東,讓我大為驚訝的是在這塊不毛之地能夠舊貌變新顏,儼然是碧波綠樹風光美,難以想象這是一個礦區?,F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和諧美麗,充滿陽光的綠色礦區,讓我為我們煤礦的快速發展倍感驕傲;為神東打造這樣一片綠水青山,點贊?!?《中國攝影》編委、首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于云天一番航拍后由衷地發出贊嘆。

于云天和李衛在創作采風 (作者:新聞中心 劉娜 環保管理處 胡學東)
在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中國煤礦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紅外攝影界委員會主席范霖的鏡頭中,展示的礦區綠色生態畫卷則是一種全新的視覺享受。他感慨道:“對神東礦區的現代化建設早有耳聞,神東的發展一直走在煤炭行業的前列,實現了幾代煤礦人的夢想。今天讓我實地領略了神東的生態建設,更是大為驚嘆。神東不僅把采煤沉陷區治理恢復得這么好,還為當地百姓建設經濟林。我想等到春天山花爛漫時,這里一定更美麗,希望那個時候我們可以再來采風。此行,我要多用紅外攝影展示所見到的景象。”

風光攝影大師李少白 (作者:新聞中心 劉娜 環保管理處 胡學東)
地面生態組于云天、李少白、朱恩光、翟東風、范霖、李衛等6人,先后走進神東(哈拉溝)生態示范基地、生態文明廣場、花海、上灣紅石圈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基地、布爾臺10萬畝生態基地、大柳塔西山常綠林、李家畔生態園小區等地創作采風。

賬號+密碼登錄
手機+密碼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